鄭穎 潘志豪
關鍵詞: 運河亞運公園 河道健康評估 生態修復 第19屆亞運會
中圖分類號: X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91(2023)15-0134-04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河道已經成為了城市生態環境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除了需具備傳統的行洪排澇功能,社會服務功能需求也逐漸成為了現代城市河道的新要求[1]。大運河亞運公園位于杭州市拱墅區申花單元,是2022 年第19 屆亞運會53 個競技場館之一,貫穿公園分布有永興河、北莊河共約1.9 km 河道。因此,對城市河道進行河道健康評估,不僅是出于河道生態健康的考量,也是為了保障第19 屆亞運會的會場周邊水環境質量。
生態修復主要包括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生物修復等修復技術[2],目的是恢復河道的生態系統功能,改善河道的水環境質量,提升河道的整體生態環境[3]。
1 河流概況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域概況
本文主要針對杭州市亞運公園永興河、北莊河河道進行河道健康評估。永興河、北莊河位于杭州市拱墅區西側祥符街道,河道處于平原河網地區,區域內河道縱橫,河網密布。亞運公園河道為西塘河杭州景觀娛樂用水區,水質目標為Ⅲ類。
1.2 河湖健康評價體系及數據來源
河道健康評估從水文、水質、形態、生物、社會服務和河湖管理6 個方面對河道健康狀態進行評估。主要數據來源為現場調查、生態環境部門監測報告、查閱的過往水文資料等。
2 生態修復措施
為保證亞運公園水生態環境,對永興河、北莊河實施了生態修復措施,保障水功能區需求[4]。主要措施如下。
(1)修復河道形態,在保證永興河、北莊河河道原有寬度的基礎上,對原有的單一的河道進行改造,柔化原有岸線,對局部進行適當拓寬。
(2)修復喪失的河岸帶植被,盡可能地保留原有植被,并采用多品種混種以形成不同的生態空間,對原有的硬質護岸進行改造,使用多種生態護岸型式,進一步地保障河流生態系統的穩定。
(3)修復河床斷面,對河道地貌進行改變,為不同的魚類提供不同的棲息環境。
(4)建立長期的監測機制,對水生植物、魚類、底棲動物、浮游植物等進行定期調研監測。有效確定區域水生生物本底名錄,保護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3 健康評估方法
3.1 河道健康評估權重
河流健康評估是指從河道對象出發,從河道的不同自然屬性入手,并提出相應的指標,對其賦予不同的權重,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健康評價體系[5-6]。評價權重如表1 所示。
3.2 評價標準劃分
本文將亞運公園片區永興河、北莊河河道劃分為5 個級別:非常健康、健康、亞健康、不健康、病態。具體情況如表2 所示。
4 生態健康指標評分
參照《浙江省河湖健康及水生態健康評價指南(試行)》中的評價方法與標準,對14 個指標進行評價。
4.1 基本生態水位滿足程度
由于亞運公園片區的永興河、北莊河河道并未確定生態水位,因此,按90% 保證率最枯月水位確定基本生態水位,最后確定基本生態水位為0.9 m,按下式計算。
QDR=Dm/D×100% (1)
式(1)中:QDR 為基本生態水位滿足程度;Dm為評價年生態水位滿足天數,單位為d;D 為評價總天數,單位為d;周期為完整的日歷年或水文年。
查閱永興河、北莊河水位資料,最后的評價結果為基本生態水位滿足程度100%。
4.2 水質優劣程度
由生態環境部門檢測的2021年的水質檢測報告確定[7]。河道水質狀況如表3 所示,該項評分為60 分。
4.9 防洪工程達標率
目前,亞運公園片區永興河、北莊河河道護岸采取以漿砌塊石護坡為主,部分地區采用生態護岸,現狀兩岸高程和河面寬均滿足規劃確定的河道控制規模,因此該項賦分為100 分。
4.10 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
主要參考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經檢測,共合格79份,合格率為94%,因此,評分為94分。
4.11 公眾滿意度
本項指標主要采用調查問卷的型式進行,最后得出的評分為77.33 分。
4.12 管控能力適應性
該指標主要通過檢測永興河、北莊河是否完成河道岸線利用管理規劃或一河(湖)一策編制、涉河涉堤項目審批是否規范、有無違法違規、有無破壞生態行為4 個方面進行評價,最終評分為100 分。
4.13 監測體系完備性
由于永興河、北莊河河段缺少水生態監測站點,評分為80 分。
4.14 管護手段先進性
主要為評價河湖空間管控手段的先進性和問題的發現、處置的及時性,最后得分為100 分。
5 健康評價結果
根據永興河、北莊河的各項評價得分,再參考表(1)中的賦分權重與公式(7)對各項得分進行計算得出最后的河流健康評價得分。
永興河、北莊河的河湖健康評價最終得分如表4所示。
最終,永興河、北莊河的河湖健康評估得分為74.08 分,根據表2,其評價分級為健康。
根據以上健康評價得分可以看出:生態修復措施之后,永興河、北莊河水體環境得到修復;河道橫向構筑物的拆除,岸線重新自然化使也使得河道開放連通程度較高,由于生態護岸的投入使用,其自然岸線比例也逐漸增高。生態修復的效果如下。
(1)完成護坡改造,生態緩沖帶建設,河道加寬等措施后,現狀兩岸高程和河面寬均滿足規劃確定的河道控制規模,沿線防洪工程防洪達標率為100%。
(2)經歷了以生態優先為設計原則的改造后,永興河、北莊河社會服務功能需求與防洪排澇需求逐漸趨向平衡,改造后的河岸更加自然,草地更加豐茂。
在狠抓污染治理,提升水環境質量的措施實行之后,永興河、北莊河河道未發生水體富營養化情況。
(3)從河湖管理方面可以看出,永興河、北莊河河道的水質情況良好,達到了三類水的標準,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始終處于穩定狀態。
(4)在對河流建立長期的監測機制后,永興河、北莊河流域的水生生物本底名錄初步確立。
在經過生態修復后,河流健康狀況有明顯改善,永興河、北莊河的河湖管理、社會服務、水文這3 個準則層與形態準則層中的岸線生態性的指標達到了健康水平,而形態層中的土著魚類保有指數和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群落組成等生物指標仍然需要以后季度生物調研以及后續生態修復措施的開展來提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