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
關鍵詞: 物聯網技術 智慧養老服務 居家養老服務 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 F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91(2023)15-0249-04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長,養老機構已供不應求,再加上養老服務人員的匱乏和不專業,不僅加大了我國的養老負擔,也影響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針對這一現狀,有必要基于新技術、新理念,探索智慧養老服務的進一步應用。
智慧養老將互聯網應用到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方面,通過物聯網技術把人與物、物與物以信息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對其進行智能化識別、跟蹤、監控以及管理,實現了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的自動化信息的交互和處理。目前,我國已有很多個模范智慧養老社區,通過構建智能化的綜合服務平臺,不僅提高了公共服務能力,還完善了養老模式,讓老年人享受到實時、多樣化、全方位的養老服務[1-3]。而且,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養老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變化,手腕式血壓計、手表式GPS 定位儀等設備的上市,更是讓老年人享受到了個性化的智能養老模式。因此,本文對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養老服務中應用的研究具有現實借鑒意義。
1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將一些物品跟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并進行信息交換的網絡,以此來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以及管理等。其網絡架構共分為4 層,即物聯網應用、應用層、網絡層、感知層。其中:物聯網應用包括身份證、一卡通、智能設備;應用層主要是一些基礎的設施和中間件,包括信息處理、應用集成、云計算、網絡管理、Web 服務;網絡層包括電信網/互聯網、專用網絡、物聯網網關;感知層包括傳感器、執行器、RFID、二維碼、智能裝置。物聯網中的信息傳感設備包括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紅外感應器、射頻識別模塊等。
物聯網的出現,給老年人的養老帶來了新的體驗,其可以不用住進養老院,只需要在自己的家中就可以享受到養老服務。子女通過手機App 就可以隨時觀看老年人在家中的具體情況,一旦老年人身體感受到異樣,也會有報警機制,會有專門的醫療團隊上門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物聯網通過各類的傳感器,將老年人、政府、社區、醫療機構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就是智慧養老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健康舒適的養老模式,既可以化解老年人的多樣養老風險,又能提高其多元化的養老服務[4]。
2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養老服務中的應用
2.1 物聯網在養老服務中的框架
將物聯網應用在養老服務中,是借助物聯網技術在有需求的老人和服務提供方之間構建一個綜合性的服務平臺。該服務平臺主要有3層,即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
2.1.1 感知層
感知層包括攝像頭、傳感器、RFID、GPS 等,可以隨時隨地地感知老年人的身體情況與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
2.1.2 網絡層
網絡層是通過網絡將老年人的實時信息進行接入,并將信息進行篩選、交互以及共享。
2.1.3 應用層
應用層是利用各種智能計算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信息技術等,來對老年人的健康數據進行處理,并且建立一個健康管理系統,方便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必要時會提供相應的幫助。
2.1.4 協作框架
感知層有傳感器網關,傳感器中有虛擬聽覺系統、虛擬感覺系統、虛擬的視覺系統,其會經過互聯網的信息層、軟件層,以及核心硬件層去搜集居家老人的服務請求,并經過大數據來進行計算,然后進入網絡層。網絡層會將信息進行處理,然后傳輸到應用層。應用層為終端,其會將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篩選、修正,傳輸到服務單位,由服務單位向居家老人提供標準化的服務。
2.2 物聯網在智慧養老中的功能與作用
在智慧養老中,物聯網的作用就是提供、傳遞、延伸:提供主要是向老年人提供服務以及支持風險處理服務等;傳遞就是傳遞老年人的需求、風險信號,物聯網會第一時間將信號準確無誤地傳遞給服務商,服務商也會迅速地做出反應,及時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延伸就是延伸老年人人工養老服務的能力。目前,我國養老院、社區機構都處于人工養老服務的階段,具備互動性和直接性的特點,但是無法滿足日益龐大的老年人增長的養老需求。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就彌補了這種缺陷,通過智能化技術向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的服務,還能減少傳統養老服務的缺陷和風險。
2.3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養老中的具體應用
2.3.1 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中心
智慧養老服務可以有3 種模式:智慧養老院模式、智慧社區養老模式、智慧居家養老模式。其中,智慧養老院模式主要是向老年提供養老運營管理平臺、智能設備以及終端服務,其目的就是控制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增加盈利空間,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智慧社區的養老模式,就是以社區為主的養老模式,由社區通過物聯網實時地向老人子女推送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娛樂情況、社區的照護情況,子女通過物聯網實時地掌握老年人的身體指標、精神狀況以及服務記錄。智能居家養老模式,這是面向獨居老人提供的一種智能服務,老年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智能安防、智能健康、智能照明等服務。不管是哪一種模式,都利用了傳感網、5G 移動通信、Web 服務云計算,以及智能數據處理,將老年人、醫療機構、社區、醫護人員等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以此來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務、關懷服務以及緊急救援服務等[5]。
2.3.2 智慧醫療技術
智慧醫療技術也是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其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一種信息網絡系統。該信息網絡系統一共分為4 層,即服務層、平臺層、網絡層以及終端層,如表1 所示。服務層是醫院或者第三方醫療機構等,可以提供的服務有遠程疾病診斷、慢性病管理、緊急救助等;平臺層包含了計費系統、數據中心、統一門戶、業務管理系統以及健康管理平臺;網絡層包含了無線網絡;終端層包含了傳感器、檢測設備、智能手機、電腦、電話以及上網視頻。由此可以看出,該系統不僅整合了所有的衛生信息資源,還具備指揮、應急、管理以及監督等功能。目前,常見的醫療信息平臺包含了3 個子系統,即遠程醫療系統、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以及遠程健康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來向大眾提供自我健康管理。該系統可以采集老年人的各項指標,如血壓、血糖、血常規等,通過檢測設備及時地將這些數據傳輸到服務平臺,服務平臺在收到傳輸的數據后,會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傳輸到服務的終端,即醫院或者主治醫生電腦端,非常便捷。
2.3.3 智能家居系統
智能家居系統主要包括5 種子系統,即安防系統、遠程監控系統、智慧家電、可視對講、情景模式。智能家居系統可以讓用戶通過遠程終端就可以進行管理,其系統主要包括兩種功能,即遠程控制和后續服務,將這兩種應用到智能家居中,為用戶提供安全保障、便利以及愉悅等服務。其中:安全保障有安防系統,如紅外傳感器、門窗磁等;遠程監控系統包括PC 端、移動智能終端等;便利服務中有智能家電,還有可視對講機、可視電話等;愉悅服務有智能影音。該系統的應用不僅具備傳統的居住功能,還具備全面信息交換功能,保證了家庭內部和外部的信息通暢,也實現了對老年人“以人為本”居家生活的保障,進而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
2.3.4 便攜式生命體征檢測器
便攜式生命體征檢測器可以檢測老年人的生命體征,在老年人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救治時,其還可以協助醫院進行救治,并且在救治過程中,還會不斷地監測老年人身體的各種數據。以智能腕表為例,其具備定位、通話、防水、血壓監測、心率監測、吃藥提醒、計步提醒、播放戲曲等功能,老年人只需要佩戴智能腕表設置好安全電子圍欄,就可以方便子女隨時隨地了解其身體狀況。當老年人遇到緊急情況時,智能腕表會通過SOS 進行呼救,呼救時會將老年人的位置信息、心率、血壓等信息一起傳輸到終端App,方便及時進行救治。當老年人把腕表摘掉時,或者不小心脫落時,其會自動進行報警,這樣可以幫助老年監護人及時地發現,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智能腕表原理非常簡單,其是通過GPS 定位,利用了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傳感器的終端跟計算機網絡的無縫連接,以此來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我國老年人患老年癡呆的比較多,很多子女都會在癡呆老年人身上放一個自己的電話號碼,方便有好心人看到后,可以立即聯系自己,從而可以將老年人找回來。而這種方法比較被動。可以通過為其佩戴智能腕表的方式,隨時隨地定位老年人的位置信息,隨時隨地監測其生命體征,為老年人設置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區域,只要老年人走出這個安全區域,智能腕表就會立刻報警,這樣方便子女第一時間采取救助行動,防止老年人走丟。
2.3.5 可穿戴設備
近年來,我國很多城市都開始使用智能可穿戴設備,其是通過傳感器采集人的生理數據,并且將采集到的生理數據傳輸到醫療中心,以此來方便醫療中心來對老年人的身體進行全面、及時、專業的分析,并且還起到了實時監測老年人身體狀況,讓其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救治的作用。例如:床墊傳感器具備睡眠感應的功能,可以了解老年人的睡眠情況。很多老年人睡眠時間非常少,每天平均不到8 個小時,身體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睡眠感應會隨時隨地監測老年人的睡眠問題,了解睡眠少的原因,例如:一些老年人很容易受一些外界的干擾而睡不著覺,或者由于白天小睡所以晚上睡不著,或者老年人身患腦部疾病,又或者是老年人服用安眠藥等。床墊傳感器可以幫助相關人員了解老年人的嗜睡原因,并且利用互聯網技術隨時隨地提醒護理人員或者老年人自己“什么時候該去廁所了,什么時候該吃藥了”等事項,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又提高了其夜間安全指數。
2.3.6 智能管家服務系統
智能管家服務系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的一個智能管家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以向老年人提供購買日用品、凈化空氣、陽光服務等一些老年人日常需要的服務。以老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為例,當老年人有此需求時,就可以將自己所需的日用品信息上傳到智能管家服務平臺尋求幫助,平臺上會有專門的志愿者,當平臺看到老年人的需求時就會就近安排志愿者提供配送服務,尤其是一些藥品。就近的志愿者在看到老年人的藥品需要時,會第一時間為老年人解決藥品需求,既能保證藥品的安全性,還可以讓老年人享受到醫保服務。智能管家服務系統還有智能光科屋,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滿天星燈光服務;室內空氣凈化器,可以凈化室內的空氣,客戶老年人的健康;智能網關,是智能系統的中控設備;云臺攝像機,可以隨時隨地監測老年人的家居情況,同時還具備視頻回放功能[6]。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現有的養老機構已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將物聯網技術引入養老領域,在傳統養老模式的基礎上,可通過向老年人提供智慧養老的模式,解決更多老年人的養老需求。
智慧養老包含了智慧養老院養老、智慧社區養老以及智慧家居養老,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的養老模式。智慧養老包含了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中心、智慧醫療技術、智能家居系統、智能管家服務系統,涉及便攜式的監測設備,如智能腕表、智能防丟失系統、床墊監測設備等,可隨時隨地監測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并將監測到的數據及時地傳輸到醫院、社區人員以及老年人的監護人手上,方便第一時間去解決老年人的需求。
目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有健康問題,包括患有老年癡呆、睡不著覺、亞健康等。智慧養老可以有效地幫助老年人改善這些情況,可以隨時提醒老年人吃藥、分析老年人睡眠不好的原因、找到失蹤老人等,大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也解決了一些不愿意將老人送往養老院,但沒有時間陪伴老年人的子女的需求。未來,智慧養老會讓更多的老年人在養老過程中從被動成主動,也會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更多針對性的養老服務,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