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姣 李洪濤
(湘南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并且在中華文化的搖籃下誕生了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當前,為了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也在不斷推進。而其中,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其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所沉淀下的精神文化財富,對各民族的精神導向和價值取向都有影響作用,因此,要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讓子孫后代都能夠享受文化的洗禮。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各民族在特定的生產環境下產生的精神文明財富,能夠給當地的人們帶來身心上的愉悅感。
雖然各民族間的文化因為地域不同具有差異性,但是在中華文化下,不同民族文化也具有共性[1]。我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底蘊,不同的民族文化也進一步反映了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和價值取向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民族體育文化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所形成的,本民族人民共同遵循和接受的文化積淀和財富。民族體育文化大多是從部落或者族群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的不同下演變而來的,來源于民族中的生產活動、軍事活動以及生活娛樂等。而民族體育文化也伴隨民族史和民族文化的變遷發展,在形式、內容與發展方式上變得更加多樣化,成為具有傳承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和價值觀念的重要的文化發展形式。
各民族由于所處的地域環境不同,具有相對的差異性,從而構成了具有民族區域特征的多元化民族體育文化發展形式,能夠幫助各民族的人民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能夠讓各民族人民通過體育活動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2]。而不同文化和地域所產生的體育文化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我國南方的地域,氣候溫和,江河眾多,水源充足,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多以游泳、賽龍舟等水鄉體育為主[3],而北方地區的廣闊草原則誕生了騎馬、射箭以及摔跤等體育活動。這種南北方地區的差異性也促進了各民族體育文化種類的多樣性。我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位于干旱區以及半干旱區,這種區域所流行的體育活動大多是在適應不同的環境下生長的,而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高原體育文化與平地的體育文化又會有所不同,草原上的體育活動多以騎馬、射箭為主。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是少數民族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并發展起來的,是具有顯著民族特點的健身、娛樂活動,也是民族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4]。如蒙古族的博克、達斡爾族的曲棍球、朝鮮族的秋千等,已經成為該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典型。按照少數民族分布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習俗、民族特色,策劃民族體育表演展示活動,打造民族體育節慶品牌和運動會,使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增加新的內涵,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5],如蒙古族的寶格德圣山敖包祭祀、達斡爾族的魯日格勒節、鄂溫克族的瑟賓節、鄂倫春族的篝火節等民間節日慶祝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
1.3.1 注重社會實踐
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是一種生動的社會實踐。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可以培養年輕人的韌性,并能夠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提升幸福感。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作為一種集體的文化活動,廣泛地存在于民族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構成了民族生活的基本內容,能夠讓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
1.3.2 身體語言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講究身體語言和肢體協調,強調通過身體的表達傳達信息和情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交際方式。這種肢體協調、跳躍、轉換和平衡的動作,是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魅力所在。在這種文化傳統中,體育活動尤其被看作是一種身體力行的方式,無論是打球、跑步、跳舞,還是射箭、摔跤和搏擊等,人們都在通過身體的力量來實現自我提升。
1.3.3 歷史積淀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許多傳統體育文化項目都與采摘、耕作、牧畜、藏傳佛教等民族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具有顯著的歷史文化傳承價值。許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都源于民族歷史、傳說和傳統習俗,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例如,藏族的賽馬、滑茶、手札,彝族的斗牛、斗雞、踩高蹺,維吾爾族的跳綢格爾、打骨碌等,這些活動在歷史長河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1.3.4 多樣性
中國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多樣性和地域性,民族之間的相互影響,能夠體現出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鑒、融合和交流的特點。
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豐富運動形式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其運動形式多樣。例如滑雪、滑草、箭術、摔跤、拔河、跳繩等運動,這些傳統體育文化形式參與起來比較容易,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可激發人們運動的興趣。
2.1.2 增強身體素質
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讓人們較為全面地鍛煉身體。比如摔跤、柔道等需要協調性強的體育項目,可以培養人們的協調能力,而拔河、抬石和射箭等體育項目注重的是毅力和力量,通過長時間的鍛煉,可以領悟到勝利來自于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從而十分有利于身體素質的改善。
2.1.3 增進身心健康
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僅是一種身體的鍛煉,還伴隨著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領會,從中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啟示與精神超越,從而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和健康水平。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宣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助于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傳承。宣揚民族文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
2.2.1 豐富民族文化
宣揚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豐富民族文化內涵,體現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獨特性。
2.2.2 廣泛宣傳民族文化
通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宣揚,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觸民族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的廣泛傳播。
2.2.3 促進民族交流交融
傳承和宣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促進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推動多元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2.2.4 增強民族自信心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傳統和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宣揚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民族認同感。
2.2.5 保護民族文化遺產
傳承和宣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具有積極意義,能夠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從根本上來說,是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認同和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發揚。少數民族對于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民族文化認同,可以說,民族認同心理是認同主體的民族心理模式與民族精神價值的構成,它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種體現[6-7]。通過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揚和傳承來強化少數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同時能夠介入民族精神文化內涵來表達出民族文化中所蘊含的民族特有的世界觀、價值觀。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就是一種民族認同心理的傳承發展的過程,而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更是能夠讓各民族的認同心理在當前激蕩的世界文化中站穩腳跟。民族認同感在文化背后的同化或碰撞背景下已逐漸呈現出進一步增強的趨勢。而民族認同心理不單是傳承的問題,其對于民族文化的復蘇與喚醒更為重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可以讓人們了解到民族象征。民族文化會隨著社會變遷進一步地融合進新的文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是民族文化認同的具體體現,更是民族認同的根本。在當前文化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發展不僅僅只是文化原始的、自然的傳承過程,更是一種自覺的、發揮主動性的傳承過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也不再是簡單的文化項目的交流活動,更是在當前多元化文化背景交織下的文化傳承、發展和融合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過程,能夠讓各民族的共同體意識得到更好的提升,讓中華文化朝著多元化融合發展的方向前進。
為了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讓優良的體育活動得以延續和發展,政府作為引領者應該發揮主導作用,與文化部門聯合建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機制,對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要能夠明確具體的要求。同時,政府要在政策上對少數民族體育活動的開展給予傾斜,不能讓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變得邊緣化。政府要積極落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進行保護和扶持,給予適當的財政資金來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資料進行研究整理,要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積極地參與到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去。另外,政府需要建立專項小組,對少數民族優秀的體育文化活動項目,用文本、視頻等方式進行記錄并積極宣傳,要明確制定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總體規劃路徑。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凝聚中華文化共同體的核心,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能夠長久發展的基礎。
自然旅游是現代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少數民族的旅游開發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在吸引游客游玩的同時,也要積極主動地開發符合民族鮮明特色的體育活動,讓游客參與到活動中去。這樣既能夠發展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多樣性,也能夠為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基礎。各少數民族旅游業要積極宣傳和推廣民族體育文化,其中,鍋莊舞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文化的重要例子。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來發揚傳統體育文化,不僅能夠讓游客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文化習俗、人文地域,還能夠讓游客領略到少數民族獨有的傳統體育文化項目,這也是向全國甚至全世界推廣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形式和方法。當前,許多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文化與地方旅游業的有機結合,能夠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參與到獨有的民族特色體育項目中去,讓他們感受民族風情特色,體驗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
教育是傳遞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學校的體育教育課程教學如果能夠與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實際地參與到體育項目中去,就能夠極大地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學校教育教學要能夠具備科學的傳承方法和高素質的教育團隊,借助教學來開發傳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科學教育模式。在文化課上,開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課程資源,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向學生講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歷程,在體育實踐課上引入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項目,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讓學生明白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網絡傳承是近年來一種比較新的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式,主要是指借助互聯網平臺推廣和傳播傳統體育文化知識。網絡傳承的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3.4.1 傳統體育文化網站
傳統體育文化組織或者愛好者可以開設一些傳統體育文化網站,發布相關的文化知識、比賽資訊、視頻教程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傳統體育文化知識。
3.4.2 社交媒體賬號
傳統體育文化組織或愛好者還可以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開設公眾號、群組或賬號,發布相關的文化知識、活動通知、比賽資訊等,吸引更多人參與和了解。
3.4.3 在線教學平臺
一些在線教學平臺可以提供傳統體育文化相關的課程和培訓,學習者可以通過視頻教程和在線問答等方式學習相關知識,同時也可以和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和分享。
3.4.4 直播和短視頻平臺
現在很多傳統體育文化的教練或者運動員會使用直播或短視頻平臺發布相關教學內容或比賽視頻,吸引更多愛好者觀看和學習。
綜上所述,網絡傳承成為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網絡的覆蓋范圍更廣,可以讓更多的人接觸和了解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讓這些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推廣。
傳統體育賽事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和比賽。這些傳統體育賽事的傳承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播至關重要。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開始重視和支持傳統體育賽事,通過舉辦比賽、培訓運動員、推廣文化等活動,努力推動傳統體育文化在社會上的傳承和發展。
舉辦傳統體育賽事可以為少數民族群體提供一個展示文化和交流的平臺,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和諧發展。同時,如果賽事舉辦得當,還能帶來經濟效益和旅游收益,給當地村鎮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推動作用。
除了舉辦比賽,政府和社會組織也應該加強對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這包括記錄和整理傳統體育項目的規則和技巧,培訓和傳承傳統體育的教練和運動員,鼓勵年輕人參與傳統體育活動,以及建立相應的機構和組織,推廣傳統體育文化。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讓傳統體育文化在當代社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同時也可以將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下去,為人類文化多樣性做出貢獻。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其在歷史上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和城鄉交流的頻繁,傳統體育文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推動其傳承與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不僅僅是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更是保護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從政策、投入、制度、人才、技術等多方面加強保護和傳承工作,保護人文遺產,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創新和全面發展。發展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也能夠促進民族團結、民族繁榮、各民族共同進步,以及提升民族活力,展示民族風采,振奮民族精神。因此,要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傳承和發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增強民族共同體意識。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將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為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