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區在促進老年人再就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積極老齡化視角下,老年人再就業是“參與”的重要一環。本文在積極老齡化視角下分析了社區促進老年人再就業過程中老年人就業意識匱乏、權益保障困難、價值難以有效實現等三點困境,并對社區促進老年人再就業的優化路徑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積極老齡化;老年人再就業;社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1]參與是積極老齡化的三大支柱之一,而老年人再就業是老年人參與社會的重要途徑。老年人是社區的弱勢群體,社區已經轉變為籠絡社會資源、社會參與的主要場所之一。[2]社區理應為老年人再就業疏通渠道,成為老年人再就業的推動力。在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社區推動老年人再就業具有以下意義:一是老年人再就業有利于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過訪談發現,老年人從事一定的有經濟收入的勞動、開展網絡參與活動對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產生了積極影響。[3]老年人再就業使得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當中,消除老年人的孤獨感、空虛感等消極情緒,為老年人構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此外,老年人再就業給予了老年人參與適量勞動的機會,使得老年人在勞動的過程中得到身體鍛煉。二是老年人再就業有利于推動老年人參與社會發揮余熱。老年人再就業使得老年人在參與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讓老年人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積極參與者。三是老年人再就業有利于促使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尊嚴和自我提升需求的滿足是老年人生活得到 “保障”的重要一環,再就業給予了老年人獲得自我成就感與呵護自我尊嚴的機會。
一、社區促進老年人再就業的困境
(一)老年人缺乏主動再就業的意識
受到中國 “老有所養”傳統文化的影響,子女不同意父母再就業,認為丟面子,或者危害到老年人身體健康。[4]中國傳統的老有所養觀念推崇老年人退休后安度晚年,受此種觀念的約束,大部分老年人并不認可老年人再就業。此外,社會上流傳的 “老年無用論”“老年人占用崗位”等帶有偏見的觀念,使得老年人產生自卑心理,讓老年人不適合再就業等偏見成為思想束縛。加之社區缺乏對老年人再就業等相關信息的宣傳,使老年人缺少形成再就業思想觀念的環境。隨著老年人口規模的持續擴大和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勞動力結構性短缺、老年人撫養比上升、社會服務需求增大、醫療衛生資源短缺等挑戰接踵而至,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國家治理現代化、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基層社區治理和重塑老年文化都需要老年人的全面參與。[5]老年人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讓老年人正確認識再就業,是推進老年人再就業工作的當務之急。
(二)相關權益未得到保障
當前,國家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出臺了相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但其中沒有對于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權益做出明確規定。同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人力資源保障相關的法律法規中,也沒有對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作出解釋,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權益維護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6]老年人在就業市場中屬于弱勢群體,再就業專項法律法規的缺位使得老年人難以順利進行再就業,老年人在再就業過程中相關權益難以得到保障,這使許多老年人對再就業產生恐懼心理。如老年人在工作中產生糾紛時,由于相關再就業保障法律的空白使得老年人工作糾紛的解決無法可依,相比年輕人的就業權益保障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建設,老年人再就業則更顯劣勢,老年人在再就業過程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相對困難。
(三)個人價值未得到有效發揮
一是老年人接收再就業招聘的信息渠道窄,老年人再就業的信息來源主要依靠親戚朋友介紹,難以使用網絡招聘平臺獲取信息,而大部分提供老年人再就業崗位的企業通過網絡招聘平臺發布招聘信息。信息渠道窄使得老年人只能在十分有限的招聘崗位中進行選擇,因此老年人匹配到能允許其發揮自身技能與實現自身價值的工作崗位難度高。二是企業提供給老年人再就業的崗位較少,難以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與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再就業崗位。現今的人力資源市場更傾向于年輕群體,與老年人相匹配的崗位寥寥無幾,政府雖設有老齡辦和人社局等機構,但對老年人再就業問題很少涉及。[7]因此,在再就業崗位數量少且無法針對性地滿足老年人需求的情況下,老年人再就業時與崗位不適配的情況多有出現。
二、社區促進老年人再就業的路徑探析
(一)提高老年人再就業的自發性
1.端正老年人對再就業的認識
社區要主動加強與老年人的溝通。一是社區可以定期召開老年人再就業宣講會,向老年人講解黨的二十大中所倡導的積極老齡化概念內涵,通過優秀的老年人再就業的案例講解排除老年人的內心障礙,破除傳統 “老有所養”觀點對老年人思想的束縛,讓老年人認識到再就業的積極方面,增強對再就業的全面了解。二是社區可以積極進行上門溝通,采取一對一的形式與老年人進行交流,了解老年人的具體情況與再就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對老年人展開疏導,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糾正老年人對再就業的觀念誤區。引導老年人提出對再就業的相關疑問,為老年人提供耐心解答,消除老年人心中的疑慮。要積極建立老年人的自信心與尊嚴感,鼓勵老年人正確認識自身能力,破除社會中相關老年人就業的輿論偏見對老年人的影響。
2.打造社區再就業體驗崗位
許多老年人囿于傳統觀念、社會輿論及再就業權益保障等因素不敢涉足再就業領域,社區可以打造老年人再就業體驗崗位,使有意愿再就業的老年人親自體驗再就業的過程。一是社區可以與相關企業達成合作,由企業提供老年人再就業體驗崗位。體驗崗位無須支付薪酬,社區可以組織有意愿的老年人前往體驗。此外,企業可開設老年人再就業實習崗位,實習崗位正常支付薪酬,實習期間若發生權益保障等問題,由社區及時協調老年人與企業雙方進行解決。再就業實習期滿后老年人可以選擇進行實習考核,通過考核便可正式入職,或可以選擇結算實習薪酬離開。二是社區要及時走訪進行再就業崗位體驗的老年人,了解其體驗崗位過程中的困難與對崗位工作的建議,社區要及時為老年人解決困難,傳達建議。
(二)注重老年人再就業的權益保障
1.幫助老年人樹立權益保障意識
社區一要加強對老年人再就業過程中權益保障的相關普法宣傳,使老年人了解維護自身權益的合法手段與渠道,正確認識再就業過程中的相關合法權益,樹立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能辨別權益侵害并懂得合理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二是通過再就業過程中老年人權益遭受侵犯的典型案例講解,讓老年人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權益保障意識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性,并建立典型案例庫,張貼公示相關老年人再就業遭受權益侵犯的案例供老年人學習防范。三是社區要積極發揮再就業老年人家庭成員的作用,積極提高家庭成員對再就業權益保障的認識,有效推動家庭成員對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的支持與幫助。
2.設立社區權益保障站
社區可以建立專門處理老年人再就業權益糾紛的社區權益保障站,為老年人再就業的權益保障保駕護航。社區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站一方面可以招募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再就業權益保障宣傳以及解答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的相關疑問;另一方面可以組建一批精通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相關法律的專家專門為老年人處理再就業過程中的權益糾紛,為老年人再就業提供權益保障的支撐。另外,積極老齡化中的 “保障”不僅涵蓋經濟保障、安全保障、醫療保障、養老照護等,還包括權益尊嚴、自我提升等全方位的保障。將傳統的 “以需求為基礎”觀念轉變為 “以權利為基礎”,進而保護并賦予老年群體各項平等權利。[8]社區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站全力推動老年人在再就業過程中獲得更多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呵護老年人的自我尊嚴,使得老年人的尊嚴得到保障。
(三)推進老年人自我價值的實現
1.暢通老年人再就業的信息渠道
社區要積極消除老年人再就業的信息阻礙。一是社區要通過走訪調查,通過與老年人面對面交談,詢問老年人的再就業意愿,收集老年人的就業意向及就業能力等相關情況,建立老年人再就業信息意愿與老年人基本情況信息庫,收集老年人及其家屬的聯系方式。二是社區要加強對老年人再就業招聘信息的關注,并及時通過張貼公告、召開再就業宣傳會等形式公布相關招聘信息,及時通知相關招聘信息匹配度高的老年人關注招聘情況。積極幫助老年人與相關企業進行工作對接,幫助老年人掃除應聘過程中的相關阻礙,讓老年人更加順利地進行再就業。三是社區可以積極與相關招聘企業達成合作,引進相關企業進入社區展開宣講與招聘,并定期組織老年人再就業招聘會,設立再就業的專門招聘平臺,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再就業的機會。
2.加強對老年人的能力培訓
一是社區可以對老年人進行掌握辦公技能、智能技術平臺使用方法、現代化工作觀念等基礎能力方面的培訓,更新老年人的工作觀念,使老年人掌握現代化工作能力。二是社區可以針對崗位要求,對存在再就業需求的老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再就業培訓,有針對性地彌補老年人能力短板。此外,社區可以搭建與企業的合作平臺,與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企業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培訓,企業為滿足崗位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再就業崗位。三是社區可以針對老年人的再就業意愿,為老年人打造符合其自身意愿的特色培訓課程,挖掘老年人潛力,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提高老年人再就業的特色能力,打造有特點的再就業老年人才。四是社區可以開設老年職場禮儀課堂,教授老年人相關的職場禮儀、為老年人提供免費職場形象設計等。
三、結束語
我國老齡人口數量龐大,當今老年人再就業仍然面臨著重重阻礙。在積極老齡化視角下,老年人再就業意識不足、再就業權益難以得到保障、老年人個人價值難以實現的阻礙都給老年人再就業套上枷鎖。社區如何積極成為老年人再就業的背后支持力量,推動老年人再就業突破阻礙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社區要牢牢把握積極老齡觀,從老年人的再就業意識入手,逐步打通老年人再就業渠道。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創造,2022,30(11):6-29.
[2] 張濤.積極老齡化視角下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20.
[3] 田園.社會參與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22.
[4] 羅潔.老年人再就業面臨的多元挑戰[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2,6(10):92-94.
[5] 謝立黎,王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視角下對老年社會參與的再思考[C]//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文集·2021[M].北京:華齡出版社(HUALING PRESS),2021:5.
[6] 額爾登高娃.低齡老年人再就業權益保障問題與對策研究[J].就業與保障,2020,265(23):186-187.
[7] 王宏,邢昊,李雅麗.積極老齡化視角下老年人力資源再就業問題研究[J].國際公關,2023,160(04):38-40.
[8] 李詩雨.積極老齡化視域下低齡老人就業影響因素及實現路徑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21.
基金項目: 1.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協同治理視域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權能邊界與優化機制研究 (項目編號:HNJG-2021-0665);
2.國家級創業訓練項目:忙點好——基于為低齡老年群體提供就業信息與服務的平臺 (項目編號:S202210534023X)。
作者簡介: 曾琪君,女,漢族,湖南武岡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公共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