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
裴進紅所在的山西平順縣西溝鄉趙店村,山林蔥郁、群山環繞,480名村民分散居住。當越來越多的村民翻山越嶺,走向繁華的城市時,裴進紅卻堅守大山深處47年,憑著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守護著留守在村落的百姓的健康,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健康“守門人”。
1976年,裴進紅從衛校畢業后主動放棄在城里醫院工作的機會,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生他養他的趙店村,挎起藥箱,當起了鄉村醫生。他扎根山鄉,在鄉村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救死扶傷,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事業。守著大山,守護村民,成了他大半輩子的使命。
每日忙忙碌碌、千叮嚀萬囑咐的背后,是幫助村民用上藥、治好病的醫者仁心?!耙郧按謇锏穆凡缓米撸瑸榱私o鄉親們看病,幾個月就要磨破一雙解放鞋,自行車也壞了好幾輛。村里沒有電視,許多醫療保健的常識村民們不知道,除了看病,還要挨家挨戶地科普,按時給老人體檢,給孩子打疫苗。”裴進紅對記者說。
從醫四十多年來,他一直堅守農村醫療衛生第一線,扎根基層,服務鄉民?!摆w店村居民共有173戶、480口人,65歲往上的老年人83人,五保戶5人,殘疾人33個……”裴進紅心里清楚得很。
裴進紅回憶說,剛當村醫時,衛生所就是一間面積只有幾平方米的老坯房,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就是看病的全部家當,只能給村民們看頭疼腦熱的小病,掛個吊瓶都得去鄉衛生院。
“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衛生室蓋了新樓,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從里到外都亮堂堂的。藥房、處置室、治療室等一應俱全,硬件設施也跟得上,連我這個老頭子都學會了用電腦和打印機?!比缃褚呀?4歲的裴進紅感慨不已地說。
40多年,裴進紅工作在最基層的醫衛崗位上,沒有各種頭銜和榮譽,但他卻是群眾心中醫術高超、服務暖心的“專家”。裴進紅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村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半m然辛苦,但看到鄉里鄉親都健健康康的,心里就很高興,我多一分付出,村民們就多一分保障?!迸徇M紅說。
隨著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的逐步推進和落實,群眾受益越來越多。前段時間,一位村民被查出患有腎積水,到大醫院一查,還并發有直腸癌,前前后后醫療費用總計有3萬多元。費用報銷“一站式”結算,享受健康扶貧的兜底機制,最后個人只支付了5000多元?!斑@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貧困村民看病的大問題。”裴進紅打心眼里高興。
72歲的村民裴大爺患有半身不遂多年,行動不便,了解到他的情況后,作為“雙簽約”小組成員,裴進紅和小組其他成員來到裴大爺家,為他建立了健康檔案和服務聯系卡。裴大爺感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只要一個電話,簽約醫生就會上門服務。
據裴進紅介紹,健康扶貧“雙簽約”即家庭醫生團隊和鄉村干部分別與農村貧困人口簽約,采取“1+1”組合式簽約服務模式,遴選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和縣級醫療機構專科醫生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與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群眾“一對一”簽約。每隔一段時間,縣醫院醫生就會到村體檢問診;每個月,鄉鎮衛生院醫生也會上門服務,為村民制定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防治方案。
“裴醫生,我這兩天有點頭暈,你看看我是不是血壓有點高?”
“你的降壓藥要按時吃,生活作息一定要規律,飲食習慣也得多注意,不能太勞累了?!迸徇M紅一邊耐心地和患者叮囑一邊在病患冊上記錄。
清晨,在西溝鄉趙店村衛生室,村醫裴進紅早早地穿上了白大褂,坐在辦公桌旁,準備好醫療用品,為村民耐心診療,聽心跳、測血壓、量體溫,為前來領藥的村民派發藥品,反復叮囑村民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動作有條不紊。
為了能讓村民的疾病及時得到救治,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一個電話,他準能及時出現在村民的院子里,一刻不敢耽誤。哪家門朝向哪邊,哪家有幾個娃,哪家老人又有什么基礎病……正是一次次出診經歷,讓裴進紅的腦海中生成“一張地圖”,不僅能“顯示”通往各家各戶的鄉間小路,更“標記”著村民們的身體狀況和病癥。
憑借扎實的醫術和貼心的態度,他贏得了當地鄉親們的信任和贊譽。有一次,村上一個村民在大貨車上裝卸貨物時,不幸被空中的高壓電線擊中,口吐白沫,嘴唇發紫,當即昏迷不省人事。裴進紅獲悉后,立馬背上急救箱趕往現場,對傷者進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經過一番搶救,傷者逐漸恢復神智,挽救了一條生命。
四十七年,這樣從死神手里搶命的事兒裴進紅不知經歷過多少;四十七年,裴進紅從一個精神矍鑠的小伙變成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我現在已經退休了,衛生室也有了新的村醫來接替我的工作,其實我也打算歇一歇,可看到村醫王芳忙不過來時,我還是決定把這份責任扛在肩上……”裴進紅說。
王芳就是衛生室新來的村醫,她對記者說,她將繼續和裴進紅為鄉親們做好醫療服務,仔仔細細做好手頭的每一項工作,不辜負村民們的信任。
無言有大愛,老村醫退而不休。裴進紅已經習慣了用自己的雙腳丈量村莊,用大腦和紙筆為每一位村民記錄病情,用醫術與醫德守護著每一位村民,他用堅守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