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瀅 連熙娜 王 虹 蔣鑫芳 王琳琳 陳燕花 劉海萍 林 菁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婦科,福建省閩侯縣 3501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好發于育齡期女性,以高雄激素血癥、卵巢多囊改變、持續無排卵為主要特征,可引起多毛、痤瘡、月經異常、不孕等癥狀,嚴重損害女性身心健康[1-2]。目前,PCOS引起的生育問題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應在控制病情的基礎上及時開展促排卵治療,以改善患者排卵障礙,促進卵泡良好發育,之后指導夫妻同房,從而提高PCOS患者臨床妊娠率[3-4]。但促排卵的效果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體重指數為PCOS患者病理變化過程中的重要指標,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內分泌代謝狀況及病情嚴重程度,其與促排卵療效的相關性值得臨床深入研究[5]。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體重指數與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療效的相關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治療的200例PCOS患者,將體重指數<24kg/m2的59例患者設為正常組,將體重指數≥24kg/m2且<28kg/m2的72例患者設為超重組,將體重指數≥28kg/m2的69例患者設為肥胖組。納入標準:均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治內分泌專家共識》[6]中PCOS診斷;均伴有不孕癥;年齡<35歲;配偶精液正常;精神狀態良好;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肝腎衰竭;其他因素所致不孕;存在嗜酒、吸煙等嗜好;存在生殖系統感染。
1.2 方法 所有PCOS患者均在開展促排卵前統計身高、體質量,計算體重指數,并于月經來潮第2~4天行血清基礎性激素檢查,經陰道超聲檢測雙側卵巢內基礎卵泡數量等情況。若無異常,則于當日予以促性腺激素(Gn),待優勢卵泡直徑達14~15mm或滿足優勢卵泡直徑>12mm、血清雌二醇(E2)>1 101pmol/L時,予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待存在2個或以上直徑>17mm的卵泡時,注射重組人絨促性素(rhCG)6 500IU,并指導1~2d內進行2次以上性生活。4周后行超聲檢查,可見宮內孕囊及胎心搏動為臨床妊娠。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特征:比較正常組、超重組及肥胖組患者年齡、不孕時間、E2、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左右側基礎卵泡數差異。(2)促排卵療效:比較正常組、超重組及肥胖組患者Gn總量、Gn總天數、獲卵總數、優質囊胚數、優質胚胎數、子宮內膜厚度差異。(3)受精率及臨床妊娠率:比較三組受精率及第一周期臨床妊娠率差異。(4)體重指數與促排卵療效相關性:采用Pearson分析體重指數與獲卵總數、臨床妊娠率的相關性。

2.1 臨床特征 三組年齡、不孕時間、LH、FSH、左側基礎卵泡數、右側基礎卵泡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E2水平高于超重組、肥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臨床特征對比
2.2 促排卵療效 正常組Gn總量低于超重組、肥胖組,Gn總天數短于超重組、肥胖組,獲卵總數、優質囊胚數、優質胚胎數、子宮內膜厚度高于超重組、肥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促排卵療效對比
2.3 受精率及臨床妊娠率 三組受精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臨床妊娠率高于超重組、肥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受精率及臨床妊娠率對比[n(%)]
2.4 體重指數與促排卵療效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體重指數與獲卵總數、臨床妊娠率呈負相關(r=-0.386、-0.397,P=0.000、0.000)。
PCOS病因復雜,臨床認為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為主要病因,一旦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則可促使機體代償性分泌胰島素,血液內胰島素水平升高,形成高胰島素血癥,促進雄激素合成[7-8]。而體內雄激素水平過高會干擾卵泡發育,使得卵泡閉鎖,誘發卵巢多囊樣改變,且雄激素水平過高會引起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形成持續無排卵狀態,導致患者難以自然受孕。目前,臨床對于該病患者多開展促排卵治療,以糾正患者排卵異常,并幫助卵泡良好發育[9]。而促排卵療效的影響因素較多,一旦受到負面影響,則會影響卵泡生長發育,降低胚胎質量,導致妊娠結局差。
相關研究顯示[10],肥胖與PCOS患者的妊娠結局存在密切關系,該類患者體內代謝異常更為嚴重,可加快雄激素釋放,影響卵泡及卵子質量。體重指數則是一種直觀反映患者肥胖情況的重要指標,明確體重指數與促排卵療效間的相關性對改善PCOS患者妊娠結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果顯示,正常組E2水平高于超重組、肥胖組;正常組Gn總量低于超重組、肥胖組,Gn總天數短于超重組、肥胖組,獲卵總數、優質囊胚數、優質胚胎數、子宮內膜厚度高于超重組、肥胖組;正常組臨床妊娠率高于超重組、肥胖組;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體重指數與獲卵總數、臨床妊娠率呈負相關;提示體重指數與促排卵療效存在明顯相關性,當體重指數偏高時則會減少獲卵總數,降低臨床妊娠率。分析原因:肥胖為PCOS的重要臨床表現,隨著PCOS病情的不斷進展,胰島素抵抗現象會加重,使得患者體重指數逐漸升高,且雄激素釋放也會隨之增多,使得體內E2水平下降,體內代謝嚴重紊亂[11-12]。而上述病理變化會降低卵巢儲備功能,臨床促排卵方案則需增加促排卵藥物劑量,幫助患者調節卵泡發育功能;反之體重指數尚處于正常的PCOS患者則卵巢儲備功能損傷較小,常規劑量促排卵即可獲得理想效果。同時,肥胖的PCOS患者在胰島素抵抗影響下,會干擾卵母細胞及顆粒細胞的正常攝入能量,加之肥胖患者體內脂肪氧化應激水平偏高,會激活多種炎癥信號通路,使得體內處于微炎癥狀態,也會影響卵母細胞及胚胎的發育,故該類患者在獲卵總數、優質囊胚數、優質胚胎數方面少于體重指數正常患者。因此,在上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體重指數高的患者臨床妊娠難度較大,總體臨床妊娠率偏低。
綜上所述,體重指數與PCOS患者促排卵療效呈負相關,體重指數越高則患者獲卵總數越低,臨床妊娠率越低,故臨床在計劃妊娠前可先行體重控制,以提高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