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鋒 李小亮 韓云港
1 河南省濮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 457000; 2 焦作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 3 河南省胸科醫院檢驗科
原發性高血壓(EH)是高血壓疾病常見的類型,占高血壓疾病90%~95%[1]。EH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致認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是機體內重要的調節系統,研究發現,其在EH發病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巴胺是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可調節多種疾病生理病理功能,已有研究證明多巴胺與EH發病密切相關[2]。血壓在一定時間內具有波動性,動態血壓參數是評價EH動態變化的指標,可用于監測EH患者發生率和病死率。但EH患者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相關性研究少見。鑒于此,本文監測EH患者動態血壓參數,并檢測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以期探究其相關性。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35例EH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高血壓病情分級分為A組(1級,n=28)、B組(2級,n=66)、C組(3級,n=41)。分級標準:1級高血壓:140/90~159/99mmHg(1mmHg=0.133kPa);2級高血壓:160/100~179/109mmHg;3級高血壓:>180/110mmHg。A組:女15例,男13例,年齡37~72(53.78±6.64)歲,病程1.5~4.9(3.31±0.68)年,尿酸(366.70±32.68)μmol/L,三酰甘油(1.84±0.40)mmol/L,膽固醇(4.20±0.64)mmol/L,血肌酐(78.11±7.23)μmol/L。B組:女30例,男36例,年齡38~74(54.32±6.87)歲,病程1.5~5.0(3.02±0.71)年,尿酸(358.92±30.24)μmol/L,三酰甘油(1.79±0.31)mmol/L,膽固醇(4.23±0.71) mmol/L,血肌酐(77.24±6.58)μmol/L。C組:女19例,男22例,年齡39~75(52.70±7.51)歲,病程1.7~4.6(3.21±0.50)年,尿酸(361.51±28.70)μmol/L,三酰甘油(1.77±0.29)mmol/L,膽固醇(4.18±0.59)mmol/L,血肌酐(76.75±6.94)μmol/L。三組基線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中EH的診斷標準[3];收縮壓(SBP)≥140mmHg,舒張壓(DBP)≥90mmHg;入組前2周內未服用降壓藥;年齡超過35歲。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合并腎臟病、糖尿病和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傳染性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合并惡性腫瘤;重度貧血。
1.3 方法 (1)比較三組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用化學比色法檢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活性,放射免疫法檢測腎素(RA)活性、血管緊張素(Ang)Ⅱ水平、醛固酮(ALD)水平。ACE試劑盒購自迪信泰檢測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A試劑盒、AngⅡ試劑盒、ALD試劑盒購自上海將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取空腹尿液1ml置于離心管,用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檢測多巴胺。多巴胺試劑盒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2)比較三組動態血壓參數。采用Oscar2型動態血壓儀(美國SunTech公司)監測動態血壓參數。設置自動充氣時間,白天(06:00—22:00),每30min測量1次;夜間(22:00—次日06:00),每60min測量1次,經系統分析并統計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3)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相關性。

2.1 各組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比較 C組ACE活性、RA活性、AngⅡ水平、ALD水平高于A組、B組,B組高于A組(P<0.05);C組尿液多巴胺低于A組、B組,B組低于A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比較
2.2 各組動態血壓參數比較 C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高于A組、B組,B組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動態血壓參數比較
2.3 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RAAS標志物(ACE活性、RA活性、AngⅡ水平、ALD水平)與動態血壓參數呈正相關(P<0.05),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RAAS標志物、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相關性(r)
EH是多種因素所致的一種心血管疾病,該病病程持續越長,對腎、心臟、血管等多靶器官損害越嚴重。RAAS系統異常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亢進、自身免疫、氧化損傷等可影響EH發生發展,也是誘發EH主要機制。
RAAS系統失活與EH發病密切相關,可介導參與調節血管舒張、糖脂代謝、水鹽平衡代謝等,常見標志物有ACE、RA、AngⅡ、ALD等[4]。RA是由腎小球旁上皮細胞合成,可裂解形成腎素原;不良環境、創傷應激等能刺激交感神經亢進,促進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腎上腺素等釋放,抑制多巴胺分泌,導致腎小球動脈壓力降低,使RA釋放增加,從而催化形成Ang Ⅰ,Ang Ⅰ經過ACE水解形成AngⅡ,有效促進血管收縮,利于ALD分泌,最終導致機體血壓異常升高[5]。研究表明,ACE活性、RA活性、AngⅡ水平、ALD水平在EH患者血清內增加,并參與動態血壓調節,可作為高血壓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6]。本文結果顯示,三組ACE活性、RA活性、AngⅡ水平、ALD水平變化程度明顯,血壓分級越高,其血清RAAS標志物越高,與任沖等[7]研究結果相似。
交感神經系統亢進與EH發病密不可分,EH發病初期,肌肉交感神經異常明顯,可影響一些神經遞質5-羥色胺、多巴胺等,直接導致患者血壓升高。有研究發現,EH患者血清中神經肽Y、去甲腎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降低,且與病情程度、血壓分級有關,其可作為EH診斷指標。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是經過神經細胞或突觸本身合成,對維持神經系統至關重要;對血管有收縮作用,從而促進動脈壓升高,進一步影響腎小球功能,導致RA釋放增加。本文主要分析不同高血壓分級之間尿液多巴胺,發現血壓分級越高而多巴胺越低,這與馬玉嬌等[8]研究結果相似。
動態血壓參數主要是指24h人體內血壓的動態變化規律,能反映血壓水平、晝夜變化與靶器官損害之間的關系,能更好地用于臨床和科研中檢測EH患者血壓情況[9]。研究發現,日間平均血壓、夜間平均血壓及24h平均血壓與血壓分級有關,也是預測高血壓的危險因子[10]。本文結果顯示,動態血壓參數隨血壓分級升高而升高,這與范景如等[10]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發現,血清RAAS標志物與動態血壓參數呈正相關,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呈負相關,可見,動態血壓升高,血清RAAS標志物升高、尿液多巴胺降低。
綜上所述,EH患者血壓分級越高血清RAAS標志物、動態血壓參數增加越明顯,而尿液多巴胺降低越明顯;且血清RAAS標志物與動態血壓參數呈正相關,尿液多巴胺與動態血壓參數呈負相關,這為EH臨床診斷提供合理的數據支撐。但本研究中樣本較少,且血清RAAS標志物和神經遞質物質較多,關于其他指標與動態血壓參數的相關性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