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燕 臧循雄 吳海娜 黃 澤 趙丹丹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樂清醫院內分泌科,浙江省樂清市 325600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尤為常見的慢性肝病,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NAFLD早期表現為單純脂肪變性,可轉變為脂肪性肝炎,隨著病情進展可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NAFLD常與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多種代謝性疾病并發。研究報道[1],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著較高的NAFLD檢出率,NAFLD會加重患者血脂紊亂,使心血管事件風險增高。甲狀腺激素與脂質代謝密切相關,甲狀腺功能減退可引起高血脂,誘導NAFLD的發生[2]。已有研究顯示[3],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是NAFLD發病的影響因素。目前關于T2DM患者甲狀腺功能、TSH水平與NAFLD的相關性研究報道尚缺乏。本研究擬探討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NAFLD發病的關系,為NAFLD的早期篩查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診于本院的T2DM患者300例,其中男171例,女129例,年齡(56.48±11.78)歲。納入標準:(1)T2DM患者,診斷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相關標準;(2)年齡≥18歲。排除標準:(1)1型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3)合并病毒性肝炎或者自身免疫性肝炎者;(4)合并冠心病者;(5)合并惡性腫瘤者;(6)過量飲酒者;(7)既往存在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根據腹部超聲檢查結果,將患者分為NAFLD組184例與非NAFLD組116例,NAFLD診斷參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療指南》[5]。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批準,入組對象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臨床資料收集:收集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及病程等一般資料,并對體重指數(BMI)進行計算,計算公式=體質量(kg)/身高(m)2。
1.2.2 實驗室指標及甲狀腺功能檢測:患者禁食8~10h后,于次日抽取空腹靜脈血5ml,測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C肽(FCP)、空腹胰島素(FIns)、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等,其中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FIns、FCP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HbA1c采用高效液相層析法測定,血脂、ALT、AST使用酶法進行測定;計算穩態模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HOMA-IR=FPG×FIns/22.5。此外,采用化學發光法對患者甲狀腺功能進行檢測,指標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甲狀腺素(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

2.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相比非NAFLD組,NAFLD組年齡較小,FCP、HOMA-IR、TG、ALT、AST和TSH水平較高(P<0.05);兩組性別、BMI、病程、FPG、HbA1c及FT3、FT4水平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2.2 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經S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HOMA-IR、TG、ALT水平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2.3 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合并NAFLD(合并=1,未合并=0)作為因變量,以表1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行Logistic回歸分析,得到TSH(OR=1.024)、TG(OR=1.335)、ALT(OR=1.036)、HOMA-IR(OR=1.145)是T2DM患者并發NAFLD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T2DM患者并發NAFLD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探討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NAFLD的關系,結果顯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TSH水平顯著高于非NAFLD患者,且TSH水平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險因素。提示檢測TSH水平或許有助于T2DM患者合并NAFLD的篩查。
高脂血癥、胰島素抵抗(IR)是T2DM、NAFLD的危險因素。其中脂質代謝異常有著重要作用,其表現特征主要為TG增高,肝臟脂質堆積進而促進肝脂肪變性加重。另外,IR及肝臟TG引起脂肪酸(FA)大量釋放,進而使得肝臟FA呈高表達,加之脂質沉積造成的脂毒性,促進肝細胞損傷,隨著病情進展,可導致肝纖維化[6]。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非NAFLD組,NAFLD組FCP、HOMA-IR、TG、ALT、AST水平顯著增高,這與先前報道一致。這表明T2DM合并NAFLD患者有著更高水平的血脂,更為嚴重的IR。
甲狀腺激素參與著葡萄糖代謝和肝臟脂質代謝等生理過程。研究顯示[7],NAFLD患者血清TSH水平增高,T4水平降低,校正性別、年齡等因素后發現,NAFLD患者中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生率相比對照組顯著增高,這提示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與NAFLD存在關聯性。一項關于亞洲人群的研究顯示[8],NAFLD的發病率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程度存在平行關系,TSH水平每上升1U/L,NAFLD的發病率升高20%。研究表明[9],TSH水平是普通人群患NAFLD的危險因素。本研究發現,與非NAFLD組(單純T2DM組)相比,NAFLD組(T2DM合并NAFLD組)血清TSH水平顯著增高,且與HOMA-IR、TG、ALT水平均呈正相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TSH水平是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危險因素,這與既往在普通人群中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NAFLD的發病相關。推測其作用機制可能在于:TSH能夠通過與肝細胞TSH受體結合,介導cAMP/PKA/PPARs通路,使得肝臟SREBP-1c激活,進而引起脂肪生成相關基因的表達上調,使肝臟TG表達增高,從而誘導肝臟脂肪變性[10]。
本研究中,兩組血清FT3、FT4水平無統計學差異,這與Ludwig等[11]報道類似,該研究入組1 276例患者進行研究,經調整性別、年齡等混雜因素后,發現FT4水平與NAFLD無相關性。但也有研究顯示,FT4水平與NAFLD的發病相關,FT4水平越高,NAFLD發病率越低。本研究還顯示,NAFLD組與非NAFLD組FPG、HbA1c水平無統計學差異,這與錢方方等[12]報道一致,這提示血糖水平可能不是T2DM患者并發NAFLD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與NAFLD的發病相關,TSH水平增高是NAFLD的危險因素,因此,臨床應注意對T2DM患者甲狀腺功能的監測。本研究存在不足,一是樣本量有限,結果的準確性仍需更大樣本量研究來驗證;其次,NAFLD的診斷通過超聲檢查來完成,而非肝穿刺活檢,不排除會對結果有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