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光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通過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讓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正確的貫徹落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更加真切理解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更加堅定地認識到,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必須用好這一傳家寶、練好這一基本功。
今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將調查研究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動工作發展的主要途徑,為“守牢人民‘錢袋子’、看好‘家底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圍繞重點工作,謀定調查研究的出發點。轉移支付是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2022 年,中央對我省一般性轉移支付3266 億元,省對下一般性轉移支付3042 億元。管好用好轉移支付資金,對于促進地區間財力均衡、提高基層財政保障能力,乃至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做好相關工作,我們與財政部門座談交流,赴濟南市及萊蕪區等地實地考察,書面調研部分市縣情況。圍繞調研發現的部分轉移支付資金分擔比例不合理、審批流程長等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提出意見建議,為進一步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優化省對下轉移支付管理,推動轉移支付資金規范高效使用,發揮了人大作用。
堅持問題導向,抓住調查研究的關鍵點。國有資產資源來之不易,是人民的寶貴財富。五年來,我們連續聽取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和綜合報告,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本國有資產管理的“完整賬”“明白賬”。截至2021 年底,全省企業國有資產16.7萬億元,金融企業國有資產7.6萬億元,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2.4 萬億元,國有土地總面積282 萬公頃。如何實現精準監督、量化監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面對困難挑戰,我們瞄準國有土地資源資產,積極爭取部門支持,與相關處室反復會商,梳理了建設用地管理等23 項主要評價內容,逐項研究賦分標準和打分依據,初步確定了人大評價指標體系,為開展國有自然資源資產人大監督評價試點工作提供了較為客觀、科學、可量化的參考依據。
積極探索創新,找準調查研究的切入點。預算審查監督涉及面廣、數據量大、專業性強,需要在海量的調研信息和預算數據中找區別、查關系。為此,我們充分發揮預算國資聯網系統作用,綜合運用各類指標數據,通過信息電子化傳輸、數據自動化比對,讓數據“活起來”,讓信息“動起來”,為助力預算、決算、預算調整審查監督,輔助部門預算備案審查,探索了一條智慧調研的有效路徑。
著力增強實效,夯實調查研究的落腳點。注重做好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努力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在做好財政運行情況分析基礎上,會同省人大財經委開展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在廣泛調研和征求意見基礎上,客觀全面分析,立足人大視角,把脈問診、舉一反三,研究提出一季度財經運行分析報告,使調研結果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現實成效。
當前,機關上下正在兩級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以主題教育凝心鑄魂,牢牢凝聚起推動人大工作的磅礴力量。作為人大工作者,我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把主題教育的豐碩成果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力量,為譜寫新時代人大工作新華章,推動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監督工作“走在前、開新局”,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