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雷
作為全國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城市之一,濟南市工業基礎優良、體系完善,曾經在工業領域創造了70 多個全國第一,擁有輝煌的歷史和大批享譽全國的工業品牌。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發展,一些老品牌由于種種原因逐漸沉寂。為重振工業雄風,近年來,濟南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和數字經濟引領戰略,推動產業和城市能級“雙提升”。
日前,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工業強市戰略“動作”頻頻,先后到企業調研、召開座談會、聆聽企業意見,為全市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在工業強市推進過程中,濟南的老工業品牌生存狀況如何?怎樣早日實現“王者歸來”?近日,濟南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山東康巴絲實業有限公司、濟南輕騎摩托車有限公司、山東小鴨集團等企業開展調研座談,實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規劃發展等情況,征求企業對推進工業強市實施工作的意見建議,研究解決企業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政策落實中是否存在問題,營商環境如何進一步改善,企業的感受最有說服力。幾位企業負責人均表示,隨著工業強市戰略的推進,濟南市工業企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政策利好逐步顯現。與此同時,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成為老品牌煥發新生機的關鍵因素。
圍繞企業家提出的“傳統制造企業難以吸引年輕人才”“企業擴大規模需要更大融資支持”等短板和挑戰,調研組建議,要注重運用數字化、新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統籌謀劃產品、產業、市場、效益和長遠戰略,進一步打響“濟南制造”品牌,推動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實現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18日,濟南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與民營企業家推心置腹,探討政府部門如何當好“店小二”,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
“希望政府加強對企業引才的支持,讓高端人才引得進、留得下”“建議政府組織更多企業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開拓海外市場”“希望從產業鏈配套方面出臺優惠政策,形成規模效應”……座談會上,山東岱榮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德邁國際產業集團、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負責人圍繞行業政策支持落實、資金保障、人才引留、優化營商環境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針對企業家發言,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韓金峰現場回應:“市人大常委會將深入貫徹落實2023年濟南市民營企業座談會議要求,通過依法履職,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持續做大做強做優、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營造更為公平的市場環境。”
工業興則城市興,產業穩則經濟穩。今年,濟南市人大常委會把監督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實施作為貫穿全年的重點工作,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通過調研、視察、座談會及隨后將開展的調研學習、專題詢問等形式,助力工業強市戰略繼續落地落實,為濟南工業強市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常委會調研組表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把工業強市戰略落細落實到為企業提供主動服務、高效服務、精準服務上,大力宣傳落實相關支持政策,積極協助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切實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為在濟企業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全市合力之下,濟南工業發展正朝著“更強”的目標持續奮進。重振工業雄風,濟南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