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池店中心小學 吳曉玲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促使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將信息技術充分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分析應用信息技術的案例可以發現,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使教學活動變得更直觀和立體,還可以進一步促使教育教學活動多樣化發展。因此,小學教師在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基礎上,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一個高效、綜合的實踐活動系統,既可以為綜合實踐活動增添新的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同時促使學生和教師對自己的方法和習慣進行反思、改進并完善,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想實現構建綜合實踐活動系統的目標,就要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因此,學校要重點培養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業務技能。
在學校信息化小組的帶領下,在切實落實教育行業有關信息技術建設政策的基礎上,開展信息技術培訓管理工作。實施信息技術培訓管理工作,需要從制定相關的制度、標準及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加大信息化建設在評估教師綜合實踐教學成果中的權重。信息化小組開展統籌管理工作,一方面為其他學校做出示范,起到宣傳和推廣的作用,促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全方位發展;另一方面,為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及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信息化制度及標準提供了依據,更好地調動了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及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建設信息化的師資隊伍是提高綜合實踐課程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引進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為綜合實踐教師提供信息技術培訓的機會,以達到培養一支熟練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的綜合實踐教師隊伍的目的,進而提高教師建設信息化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小組引進3 名信息技術專業人員進行授課。首先,專業人員為綜合實踐教師普及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使教師了解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其次,專業人員將信息技術課程劃分為三個部分,即基礎知識講解、實踐技術講解和應用技術講解。專業人員結合綜合實踐的基礎課程來講解信息技術,一方面,促使教師盡快熟悉信息知識;另一方面,讓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知識的過程中有了范例。最后,專業人員考核教師學習信息技術的成果。通過考核,既有利于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起到敦促作用,又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自己在信息技術理解與應用方面的缺陷,進而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改進與完善。
教師在經過信息技術專業人員的培訓后,既掌握了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又知道了如何應用信息技術。但是教師僅了解與應用信息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并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要求和學生學習課程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因此,教師在內化信息技術知識的基礎上,需要從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看法和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兩個方面出發,為之后的信息化綜合實踐活動收集信息。
首先,教師收集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看法。收集渠道有兩種:一是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包括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對實踐成果的重視程度等;二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全面收集學生的想法。相較于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更直接、更便捷、更全面,使教師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到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想法,為教師設計實際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料。
其次,教師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深度及頻率。信息技術雖然為教育教學提供了便利,并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比如,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學生過度依賴電子產品而導致動手操作能力變差等。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相關情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且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觀念,在設計信息化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適當調整學生學習的時間,并設定每節課的學習目標,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效率。
教師借助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及全息影像技術打造一個高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系統。該系統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理論知識區,二是實踐操作區。這兩個區域既可以用于教師教學,又可以用于學生自主學習。
該區域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包括“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廣告”“安全自護我能行”“我是生活小能手”等內容。學生通過學習理論知識,既可以認識到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也可以理解探索精神及創新能力是實踐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占據著同等重要的地位。該部分主要涉及兩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文本講解知識。文本講解知識是指所涉及的綜合實踐活動知識以文本形式展現。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了解綜合實踐活動所有知識的來源,進而為真正實踐部分的學習及操作夯實理論基礎;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行勾畫等操作,標出需要重點學習及記憶的部分。該部分突出的特點是具有收藏功能,學生可以將自己需要的部分資料收藏在該處,而且在該處學生可以進行二次收藏。學生對兩次收藏的內容進行對比,既可以發現自己學習方面的問題,又可以進行知識的二次整理,以減少文本知識,增加內化知識的產出,最終實現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廣告”這部分綜合實踐內容時,首先,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第一次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將接下來重點學習的部分標注出來。其次,展開第二次學習。經過首次學習后,由于此時學生的知識掌握還不夠牢固,因此,教師建議學生展開第二次學習。學生先在頭腦中對已學知識進行回顧,針對不確定或者不記得的部分知識進行第二次學習。學生在第二次學習過程中只需要利用收藏功能對廣告知識進行二次標注及收藏,即可以完成理論部分的學習。
第二,視頻講解知識。視頻講解知識主要以視頻、動畫等方式對知識進行講解。該處的特點是系統中擁有大量的學習資料,學生可以選擇其中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的視頻資料。該功能的實現是借助大數據技術,根據學生以往搜索到的內容,自動推送滿足學生現階段需求的視頻資料。例如,學習“生活中的廣告”這部分理論知識時,學生輸入“生活廣告”四個字,就可以在界面中看到“生活廣告的介紹”“ 生活廣告的制作”等詞條,再點擊最符合自己預設目標的詞條,即可以進行學習。這里的詞條是根據學生的搜索習慣而自動推送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效率,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視頻講解知識與文本講解知識內容的相同之處在于內容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視頻講解知識以更詳細且利于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解,相當于一位高級教師授課,而文本講解知識類似于電子教材,將書本知識搬運到系統中,會更便捷。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一方面是為接下來的實踐教學奠定基礎,使學生更容易投入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實踐學習的效率。此外,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擔任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批判的學習態度,對自己的學習態度和行為秉持及時反思的原則,從而達到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實踐操作區主要是對理論知識的實操。該區域功能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虛擬仿真教學區。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這就要求教師所設計的實踐活動要極具多樣性,以激發學生對實踐活動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目前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對人才探索精神、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視,因此,為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設計了虛擬仿真教學區。
教師在該區域主要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和全息影像技術,使學生感受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進而加深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此外,虛擬仿真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對實踐操作的欲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以體驗和感受實踐活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廣告制作”相關知識學習中,首先,學生進入該部分內容的虛擬仿真鏈接,展開全方位學習,進而實現近距離觀看制作廣告的目標。通過觀看虛擬仿真視頻,有利于拓寬學生在廣告制作方面的知識廣度和深度,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進一步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其探索精神奠定基礎。其次,在觀看完虛擬仿真教學后,學生需要進行實際操作,根據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觀看到的實踐知識,嘗試自己制作一個廣告,一方面是為了加深對廣告制作過程的記憶,另一方面是為了鞏固廣告制作知識。
第二,實踐總結區。學生可以在實踐總結區對自己在實踐學習及操作方面的想法進行總結,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行綜合、全面的總結;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行反思,進而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此外,學生通過查看自己的實踐總結,發現自己在自主探索、自主實踐、自主實操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需要將自己的實踐作品上傳至系統,以便于教師進行評價及針對性指導。
例如,學生甲將自己的總結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自己觀看“廣告制作”虛擬仿真教學的總結,記錄了學習實踐過程中的要點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二是對“廣告制作”實操環節的總結,記錄了自己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改進的操作方法。通過總結,學生甲以實現分析操作、反思操作、改進操作為目標,提升了實踐活動效果。
第三,實踐評價區。傳統的實踐評價通過評價線下實踐操作過程及結果的方式展開,成績由教師一人決定,存在片面性。該種評價方式不利于展現學生的優勢,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進而影響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隨著信息技術逐漸走進教育教學,不僅促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發生了改變,而且讓教學評價的方向和形式有了質的變化,評價結果越來越綜合化、真實化和民主化。因此,教師對實踐評價區的設計以全方位的綜合評價為標準,以真正實現多元化的評價,起到鼓勵學生積極加入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此外,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十分關注學生是否具備探索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及學習方法,進而不斷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探索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該區域是對學生的實踐總結區、上傳作品、各種精神和能力的評價。通過評價這些內容,可以促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學習成果,進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的評價結果,改進與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等,進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對學生甲學習“廣告制作”進行評價:學生對有關“廣告制作”知識的掌握較為扎實,好奇心、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實操能力較強,但存在實操效率較低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學生需要仔細分析自己在實操環節中哪個部分的操作用時較長,如顏色的渲染、文字的創作等。通過分析問題出處,不斷解決實操效率低下的問題,進而提高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融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已經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必要措施之一。為了推進信息技術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應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學校組織小組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其次,教師在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構建綜合實踐活動系統,以全面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實踐方面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