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妮
1.泉水流量突然異常,出現泉水、井水“復活”、干涸、水量突變等情況;
2.四周巖體(土體)小型坍塌和松動現象;
3.房屋墻體、地壩出現裂縫且裂縫逐漸加寬加深;
4.有巖石開裂或剪切擠壓的聲音;
5.動物表現異常、樹木歪斜等現象。
1.發現巖土體出現裂縫并迅速擴展,或巖土體出現松弛和小型坍滑現象、地下水動態異常變化、建筑物變形加劇等滑坡前兆,應立即轉移到安全地區,同時呼喊周邊居民撤離并及時向村(居)民委員會、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2.雨季時切忌在危巖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巖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或穿行,不能攀登危巖;
3.注意收看收聽當地天氣預報,不要在大雨或連續陰雨天的情況下進入山區溝谷。避開陡峭的懸崖,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或山谷、溝底,避開植被稀少的山坡;
4.在野外一旦遭遇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雨季是山體滑坡的多發季節。據統計,80%以上的滑坡、崩塌發生在雨季,尤其是降雨過程或雨后一段時間內最容易發生山體垮塌。在汛期,一定要隨時關注天氣預報,一定不要暴雨時在山谷中行走,聽到山谷中有聲響而不在乎。
山體滑坡非常危險,發生突然,來勢兇猛,破壞力巨大,經常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如遇山體滑坡,你該怎么辦?
1.沉著冷靜不要慌亂,向滑坡方向的兩側逃離,并盡快在周圍尋找安全地帶;
2.當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
3.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注意保護好頭部;
4.逃離時一定不要朝著滑坡方向跑;
5.千萬不要將避災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6.不要未經全面考察,從一個危險區跑到另一個危險區,同時要聽從統一安排,不要自擇路線。
1.嚴密觀察,注意安全行駛;
2.注意路上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如掉落的石頭、樹枝等;
3.查看清楚前方道路是否存有塌方、溝壑等,以免發生危險。發現前方馬上就要塌方了的話,就要立即停車,不要以為自己的車速快可以沖過去,不要去冒險;
4.無法駕車逃離,則要果斷棄車。
1.不要再闖入已經發生滑坡的地區找尋損失的財物;
2.滑坡停止后,不要立刻回家檢查情況。滑坡或會連續發生,貿然回家可能會遭到二次滑坡的侵害;
3.立刻將災害發生的情況報告相關政府部門或單位。及時報告對減輕災害損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