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藝
關鍵詞:初中數學;雙減;課后作業
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大量的練習,搞題海戰術,導致學生每天做大量的數學作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其中作業是否有效有待商榷。作業的布置常以書面作業為主,圍繞升學考試內容,對考試內容進行重復的練習,導致作業出現較多相似內容,實踐類作業、探究類作業、開放性的作業涉及很少,類型過于單一,滿足不了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
實踐作業的形式將會體現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探究水平,進而順利完成數學作業。例如,教師在教學“物體高度測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學生設計出實踐性的作業“學生實地對校園當中不同物體(國旗桿、教學樓)高度展開測量,完成測量后,介紹自己測量的具體方法”。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小組測量不同物體的高度。這一作業形式將會體現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在生活當中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探究水平,進而順利完成數學作業。
通過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數學能力。例如,老師指導學生的“軸對稱”學習,依據學生的需要,可以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作業的設計。老師們可以通過設計作業來讓同學們閱讀關于軸對稱的數學故事,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方法既能充分滿足學生的綜合需要,又能充分發揮其綜合素質。
在雙減政策的發展背景下,教師需要有效提高作業質量來降低學生的學業壓力。初中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優化課后作業設計,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梁妍.初中數學有效作業設計的原則與利用手段[J].考試周刊,2018(50):94.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市龍鳳鎮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