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芬
深度學習理念符合當前教育發展趨勢,它以推動學生可持續學習為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英語教師想要構建深度學習課堂,就需要從教材出發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和發展規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深度學習。長期以來,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缺乏突破性,往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狀態,求知欲望逐漸被消磨殆盡,與深度學習的主旨完全相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觀念發生了改變,深度學習理念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認識到了此理念的價值,并希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的想法是影響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他們對深度學習理念的了解情況,決定了構建深度學習課堂的可能性。即使教育在不斷改革,教育大環境仍未發生較大變化,應試教育理念對教學影響深遠,所以大部分教師仍會利用傳統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背誦、反復抄寫等方式記憶英語知識。單一絕對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氛圍較為枯燥,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使得教師無暇顧及深度學習等新型教學理念,在創新課堂教學時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教師需要重視知識教學,除此之外還要遵循新的教育理念,培養他們的口語和書面語表達能力。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會習慣以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但在深度學習視閾下,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學,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1]。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無法找到平衡新舊教學理念的方法,教學目標模糊,最終導致難以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教師開始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過程。這使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不再需要被動學習知識,遇到問題時可以結合所學知識深入探究并發表意見。就此發展趨勢來看,教師能夠逐漸完成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但實際上,學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識,即便擁有了更多自主權,也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探究,非常不利于能力發展,影響深度學習理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深度學習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逐漸成為當下教學改革的風向標。深度學習指的是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使他們積極投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學生在此理念背景下學習,會改變以往的學習態度,更注重探究的意義。遇到問題時,學生可以利用以往所學的知識輔助,融入新知識,找到解決方法。另外,學生在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上還會逐漸養成構建知識體系的習慣,在促進綜合能力發展的同時,達成學習目標[2]。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深度學習理念,有利于豐富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思維能力,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基礎。從深度學習理念出發,創新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需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分析教材內容時,教師要從英語學科特點出發解讀教材、挖掘教材,抓住關鍵內容,以此為中心拓展,在改變英語課堂整體教學氛圍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分析教材時,可以從英語學科的特點出發。因為英語是語言類學習,所以教材內容以課文為主,不同單元的課文涉及的主題存在差異,但又相互聯系。這使學生可以在學習時感受到知識之間的遞進性,進而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為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布置探究任務,引導他們深度學習,讓他們結合自己以往所學的知識,解決當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既可以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又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
在對與生活聯系密切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更應該挖掘教材內容間的聯系。英語教材中會出現以“clothes”“food”“colour”為主題的教學單元,每個單元各個部分的內容都與主題有關。在以“clothes”為中心話題進行教學時,Reading 部分的文章會以介紹不同服裝為主,包括服裝搭配、服裝設計以及服裝制作等。此種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圍繞主題設計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
一般情況下,教師開展教育工作都是從教材角度出發,搜集相關教學資料進行輔助,引導學生學習表層知識。這并不會讓學生認識到知識與知識間的聯系,學生也難以在學習時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他們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學習知識,在教師的指揮下完成學習任務。傳統教學模式并不能真正發揮教學的價值,學生的思維以及能力發展會受到禁錮。正因如此,深度學習理念才會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深度學習重視學生的發展,強調新舊知識的聯系。在此種理念下開展教育,教師會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探索并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將新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為此,教師要了解知識間的聯結,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討論所學知識,積極參與活動,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前,分析所講內容,整理與之相關的舊知識,完善知識體系。為了增加課堂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視頻、音頻資料,為創設生活情境做準備。在對“raining”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截取一部分播報天氣預報的視頻,帶領學生觀看,并與學生討論他們喜歡的天氣、季節,營造相應的語言環境,調動其表達欲望。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聚焦“How's the weather?”“What's the weather like?”等句型,組織他們利用英語進行語言表達。情境活動內容緊扣學生的生活經歷,能喚醒學生以往所學的“舊知識”,使其在交流互動中形成知識聯結,豐富知識儲備。
其次,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為他們布置以“My favorite season”為主題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作,同時還要為他們提供足夠資料。這可以最大限度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落實深度學習。學生在創作時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由此可以看出,知識聯結是實現深度學習的關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從不同角度出發,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鍛煉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想要從深度學習理念出發,找到合適的英語教學策略,就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激發其學習熱情。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在構建深度學習課堂時進行適當調整,對活動模式進行創新,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此之前,教師要先與學生溝通,了解初中階段學生的喜好,以及他們對英語課程的看法。在溝通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初中生英語基礎薄弱,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很難跟上教師的步伐,難以提高英語水平。但他們很喜歡歐美國家的影視作品。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深入探究,調整活動模式,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首先,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出發開展教學,使學生掌握其中涉及的基礎知識,然后對知識進行拓展,引導學生討論,為設計探究活動打下良好基礎。除了開展基礎知識教學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探究活動,讓他們結合所學內容深入討論英文影視作品,分享自己喜歡的作品。他們不僅會積極投入活動中,還會在對話中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在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得到調動,他們的學習態度也會發生較大變化。
其次,教師要與學生討論探究活動的結果,鼓勵他們分享在活動中的收獲。學生可以在該環節進一步總結探究活動中學習的英語知識,也可以通過借鑒他人的探究方法、學習方法,彌補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
教師需充分認識到,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放手,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設計活動,為其提供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深度學習理念下探究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思考。知識教學很難引發學生思考,問題具有一定特殊性,它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能引導其深度思考。為此,教師要合理地設計問題。只有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問題,才能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高效參與探究活動。
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時,引導學生聚焦核心問題,從整體角度出發,了解單元主題,分析課文內容。就“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主題來看,單元標題便是以問題形式呈現。教師可以先從標題出發,對學生提問“Have you ever attended a party?”學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該問題,并給出回答。然后,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講解基礎知識,同時還要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課文內容,推動學生思維發展,引導他們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其次,教師要增加問題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從多方面考慮,既要從新型教學方法角度出發,又要重視新的教學理念對英語教學造成的影響。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情境,更直觀地傳達想要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融入情境,對問題進行探究。學生在探究問題時,會充分利用以往所學的內容,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實現綜合發展。
教師開展教育工作,并不是單純為了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新知識,更多是希望學生可以消化所學知識,并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當初中生能夠將英語課堂上所學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等運用到生活實際中時,他們便能夠更深入了解英語,發現不同英語主題的意義。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學習經驗豐富,能夠自主參與探究活動,提高自身學習效率。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單元主題設計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完成探究任務,在豐富知識儲備的同時,使其學會正確應用所學知識。
知識的遷移與應用需要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要合理分析主題內容,從中選擇合適的主題設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加強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能夠根據自己了解的信息分辨是非。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主題設計活動,提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他們圍繞這一主題設計宣傳海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積極應用所學問題,鍛煉語言應用能力,實現知識遷移。
教師在借助主題探究引導學生遷移、應用知識期間,要重視課內外知識的融合,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幫助他們理解英語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完善思想,形成正確的成長觀念。另外,很多教師認為,在深度學習理念下,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他們提供絕對的自學空間。但實際上,初中階段的學生能力存在較多不足,無法通過完全自主的學習模式提高自身英語水平。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理念對教育發展影響越來越大。初中英語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要注重從該理念出發,分析當前教學中的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策略,推動英語教學發展。在深度學習課堂上,學生能夠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深度學習理念的價值,重視該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