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 錕
思政課是黨和國家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設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渠道的課程。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而初中思政課是一體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在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有效銜接的重任。2019 年9 月16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1]。西藏紅色文化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資源類型多樣、內涵豐富、極具地方特色等特點,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對西藏初中學生的思政課程提供了鮮活的教學資源,是初中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2]。堅持西藏紅色文化融入本土初中思政課堂,深入挖掘西藏紅色文化育人功能,是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舉措。
紅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蘊含著豐富革命精神和厚重歷史文化內涵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包括物質文化(如革命遺跡、烈士陵園、紀念碑、國史黨史館等)和非物質文化(如西柏坡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
西藏紅色文化是指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西藏各族人民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以“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為代表的寶貴的文化資源。西藏紅色文化包含了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英勇事跡的紅色文化資源,如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樓、縣委樓、將軍樓、拉薩烈士陵園、昌都烈士陵園、兩路紀念碑、拉薩火車站等[3]。西藏紅色文化資源既是西藏歷史的見證,又是西藏地方和祖國關系史的見證,同時也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帶領下西藏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的紅色記憶。西藏紅色文化長期以來都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促進力量,極大地團結鼓舞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斗志,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幸福美麗西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西藏紅色文化資源類型多樣、內涵豐富、極具地方特色,把西藏紅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課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現階段的西藏初中思政課堂教學方式仍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形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育模式僵化。初中思想政治課堂關系到“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根本性問題,而西藏紅色文化的融入增強了初中思政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豐富了初中思政課堂的內容,多樣的西藏紅色文化存在形態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西藏本地文化,內容既接地氣又不乏歷史教育性,不僅拓寬了眼界,還提升了修養。其次,西藏紅色文化為初中思政課堂的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西藏紅色文化為載體,促進初中思政教育主客體之間的積極互動。最后,西藏紅色文化中那些真實動人的紅色人物、紅色故事、革命戰爭遺址、紀念碑、紀念館等,為西藏初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濃厚的西藏紅色文化氛圍,有助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培養愛國之情。
西藏紅色文化具有時代性、科學性、革命性、民族性、戰斗性、實踐性和育人性等特點,我們應當增強西藏紅色文化的時代性,發揮其育人性,與初中思政教育課堂的融合就是西藏文化實踐性的進一步體現。
青少年是國家之未來,民族之希望。西藏初中學生作為朝氣蓬勃的新一代,作為美麗幸福西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加需要接受西藏紅色文化教育。目前有些研究者認為,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部分學生失去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老西藏精神,吃不了學習的苦,吃不了生活的苦。有些學生甚至對西藏紅色文化知之甚少,當在思政課堂上融入西藏紅色文化時,學生反應相對不積極,認同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西藏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奮斗、艱辛探索的歷史見證,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初中思政課程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鮮活的血液和深厚的底蘊,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銜接提供了重要的載體。然而,在將西藏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的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著內容空洞乏味的問題,表現為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和豐富性有所欠缺,相關課程教案有待進一步完善。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存在照本宣科、內容單薄、教學手段單一、無特色亮點等情況。另外,形式主義問題突出,表現為重形式輕內容、重痕跡輕實效等,忽視學生的真實感悟,如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一些西藏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時只是走馬觀花,拉橫幅、拍照片、做簡報,沒有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和記錄,也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追蹤評價。
思政課堂是思政課教學的主陣地,而思政教師是思政課教學的主導者,是西藏紅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課堂的傳播者與踐行者。思政教師自身的素質對課堂教學效果和紅色文化的傳播效果至關重要。因此,思政教師需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扎實的專業素養、較高的道德素養和一定的科研水平,同時還需要具備獨特的人格魅力。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部分教師關于西藏紅色文化的知識儲備還有待提高。另外,目前開展的關于各類教師培訓中,涉及專業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較多,而在西藏紅色文化教育方面開展的培訓較少,教師對西藏紅色文化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系統和全面。
在校園文化宣傳陣地的基礎上,學校應最大限度利用西藏紅色文化資源,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學校可以通過德育室、校圖書館、藏文書法室、教室文化墻、教學樓讀書角、宿舍樓自習室、校園廣播站、校報、學校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班級微信群、QQ 群和黑板報、手抄報等宣傳陣地,全面打造本校西藏紅色文化品牌。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教師通過西藏紅色文化知識講座、精品課件、西藏紅色文化圖片展、播放相關視頻等定期或不定期給學生講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各民族學生結對,以“共讀一本西藏紅色故事書”“共唱一曲西藏紅色歌曲”“美麗鍋莊大家跳”等方式,分享西藏紅色故事或共談體會,共建美麗和諧校園,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藏。
學校應該利用重大節慶日,開展西藏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傳播西藏紅色文化,積極倡導西藏紅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課堂的教育教學實踐。如在建黨建國周年紀念日、西藏和平解放周年紀念日、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清明節等重大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學校可開展西藏紅色文化主題教育講座,積極舉辦西藏紅色文化知多少的黑板報手抄報比賽、組織紅色故事演講比賽,觀看紅色故事教育影片,組織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文藝會演,組織師生在清明節前往烈士陵園獻花掃墓或參與網上祭英烈活動,參觀西藏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如林周農場、西藏革命建設和改革紀念館),使學生明白“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
教師要深入挖掘西藏紅色文化資源,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銜接。西藏紅色文化資源是西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讓學生接受西藏紅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學生對國家的歷史、西藏的歷史以及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有深入了解,讓學生明白現在的美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盡管初中道德與法治有統一的教材,但是西藏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還是要深度挖掘、補充完善教學內容,包括深入挖掘西藏紅色文化,深入探究西藏紅色文化與初中思政課堂的融合路徑,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有效開展。眾所周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過程,需要系統、全面、持久地進行。初中思政教師不但要注意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情況結合,同時還要與西藏紅色文化資源有效結合,讓學生深刻認識西藏紅色文化。
為了更好地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和大思政背景下西藏紅色文化與初中思政課程的融合,在思政教育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政教師、德育處教師以及班主任等需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道德素養、西藏紅色文化知識儲備以及科研水平,不斷積累思想政治教學育人經驗。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以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標準和教材教輔內容為主,缺乏對思政教材的有效拓展。在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師還需在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的同時注重自身紅色文化知識儲備的豐富,做好學生的榜樣,不斷推進西藏紅色文化與初中思政課堂的有效融合,使西藏初中思政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我們需要打造一直強有力的思政教師隊伍,提高思政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我們要創新教育教學方式,積極整合資源,打造屬于本學校、本地區的西藏紅色文化在線學習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師生參與其中,發揮教師集體力量,實現教學合力,達到資源共享。其次,要想取得思政教學質量的提升,備課是關鍵,因為備課是上課的前奏,是提高上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思政教師可定期舉辦大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發揮集體的力量,備好思政這堂大課。
西藏紅色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對西藏初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將西藏紅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課,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相關教師應積極做到以下幾點:探索加強學校宣傳陣地建設,營造校園紅色文化氛圍;利用重大節慶日,開展西藏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整合西藏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思政課堂內容,創新教育教學形式;線上線下相結合,集體備課求實效。這樣才能將西藏紅色文化有效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豐富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使西藏紅色文化教育與初中生的成長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提升學生的高尚品德,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幸福美麗西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