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基于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方向,是對全球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我們可以從中華民族復興史、社會主義運動史、人類文明發展史三個維度來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
一、從中華民族復興史的維度,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密切聯系、有機統一的,它們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
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憑借以工業化為基礎鑄造的堅船利炮,加緊了對古老東方民族的瘋狂掠奪,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艱難探索,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都未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直到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用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人民走出漫漫長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迎來了光明前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的發展開啟了新紀元。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創造性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并以此為指引取得巨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制定并逐步推進“三步走”的現代化發展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取得一系列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黨的二十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作了全面論述和系統闡發,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實踐基礎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二、從社會主義運動史的維度,中國式現代化重現了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從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歷史來看,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歷程,期間社會主義的發展既有高潮也經歷了低谷。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以后,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客學者甚至提出歷史終結論,認為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已經被徹底打敗。很顯然這種說法被歷史印證是錯誤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打破了“歷史終結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曾經在世界范圍內存在著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資本主義長期占據上風,但是隨著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取得成功,發生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而言具有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東升西降”是這場變局之變的核心詞。近代以來,西方國家通過現代化以強權方式重構了世界的秩序和格局,其中的核心就是“西方是世界的中心,東方應從屬于西方”。中國式現代化是與西方現代化截然不同的一條新路,它創造了實現現代化的一種新的可能,這種可能性一旦轉變成現實,那么世界格局將隨之而變。這種轉變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區域發生轉變,從歐洲、美洲地區轉移到亞洲地區;二是全球權力中心的轉變,廣大發展中國家轉型崛起,多極化越來越凸顯,“東升西降”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并未以傳統的暴力方式推翻舊秩序,而是以和平漸進的方式,積極變革和完善現有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
歷史并沒有終結,歷史發展也不是線性的過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推進,向世界印證了一條永恒的真理,一個國家的命運要由自己來改變。
三、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維度,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探索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符合本國實際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提供了中國方案。 曾經,西方的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的方式實現現代化。今天,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復制這條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發展中國家還面臨著另一個難題——要追趕發達國家,需要同時實現兩個現代化,一方面要打造工業化經濟,另一方面要建設知識型社會。中國向世界證明了,發展中國家不一定要照搬西方模式。中國現代化的成功,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繁榮,依靠的就是自己走出來的道路,正在切實采取措施,解決人民的發展問題。中國的這一獨特經驗是世界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推進,為解決人類文明發展面臨的重大世界性難題貢獻中國智慧。當今人類文明發展所面臨的世界性難道就是如何跳出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西方國家用“修昔底德陷阱”來表述人類歷史上新興國家必然會去挑戰守成大國,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必有一戰。新文明的誕生是建立在守城文明廢墟基礎之上的。縱觀世界歷史,這一結論也似乎的確得到了一些印證。如果按照“修昔底德陷阱”的邏輯去推演,那么我們今天來看中國的發展,中美關系就會成為一種兩極對立,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從哲學上講,“修昔底德陷阱”背后反映的是西方文明單一主體思維、主客對立思維、零和博弈思維。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華盛頓的一次演講中指出,世界上本來沒有“修昔底德陷阱”,而往往是由于大國之間出現一種戰略誤判,會容易引起“修昔底德陷阱”。這種戰略誤判的根基還是西方國家傳統的零和博弈思維、冷戰思維。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走出西方現代化國強必霸的老路,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它的核心就是超越西方文明的單一主體思維和兩極對立思維,以合作共贏,和諧共生的哲學智慧來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相處。這樣一種理念有利于從世界文明發展史的高度來把握世界歷史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問題。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中國的發展將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作者:中共松原市委黨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雷 ?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