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名城和園幼兒園 李巖青 許海燕
設計意圖:打擊樂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辨別音色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控制力及其他多方面的協調能力。小班幼兒年齡小、控制力差,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較弱。因此,我從幼兒近期感興趣的春天入手,設計了“春天萬物復蘇小動物來班級做客”的情境,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看圖譜分角色進行節奏練習,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進行打擊樂活動,促使幼兒感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1.仔細觀察圖譜,能根據圖譜和音樂節奏的變化進行打擊樂活動。
2.認識沙蛋、雙響筒、鈴鼓,學習正確使用樂器的方法。
3.在打擊樂演奏中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1.沙蛋、雙響筒、鈴鼓。
2.希沃白板課件;圖譜;音樂視頻《小象與蚊子》。
3.有使用沙蛋進行打擊樂活動的經驗。
活動方案
[活動時長]20~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情景熱身,激發興趣
師:春天到了,春風輕輕地吹綠了小樹、喚醒了小花小草,還叫醒了一些小動物。春風讓我們的幼兒園變得更漂亮了,一些小動物也忍不住來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誰都來了!
二、播放第一段音樂視頻,幼兒根據圖譜感知音樂節奏
師:瞧!誰來了?
幼:小兔子。
師:來了幾只小兔子?
Tips通過播放音樂視頻,感知小兔子隨音樂跳舞的節奏,嘗試與小兔子一起跳一跳,并在跳的過程中感知節奏的快慢。
在音樂視頻播放到第7秒時小兔子開始隨音樂跳舞。
幼:五只。
師:這幾只小兔子跳舞的速度一樣嗎?
幼:不一樣。
小結:前面的兩只小兔子跳得慢一點,后面的三只小兔子跳得快一點,節奏是——跳、跳、跳跳跳。
三、繼續游戲,難點突破
師:小兔子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樂器,我們來看看是什么!
幼:雙響筒。
師:雙響筒是小兔子最喜歡的樂器,只有當音樂響起時雙響筒才能發出聲音,不然小兔子會難過的。
幼兒排隊拿樂器。
播放音樂視頻,根據圖譜提示進行演奏。
四、播放第二段音樂視頻,幼兒利用樂器感知不同的音樂節奏
Tips教師引導幼兒輕拿樂器,嚴格遵守拿取樂器的規則。另外,教師在播放音樂視頻時要注意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進行打擊樂活動。
1.感知第二段音樂節奏。
師:小兔子跳得可開心了,它還想邀請更多的好朋友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愿意嗎?
幼:愿意。
播放第二段音樂視頻。
師:這次是誰來了?
幼:蝴蝶,還有小花。
師:飛來了幾只蝴蝶?小花是怎么盛開的呢?
幼:飛來了四只蝴蝶。小花先長出葉子,再慢慢地長大,開出花來。
Tips幼兒通過模仿蝴蝶飛以及花朵盛開的樣子,感知第二段音樂視頻的節奏,并嘗試進行打擊樂演奏。
蝴蝶:飛、飛、飛、飛。
花:葉子、葉子、花~(左右各拍手一次,隨后搖動樂器,慢慢舉高。)
播放第二段音樂視頻,師幼共同用沙蛋演奏。
2.出示完整圖譜,引導幼兒回顧完整節奏。
師:我們把三位好朋友一起請出來吧!你還記得它們是怎樣跳舞的嗎?
師幼共同回顧。
播放完整的音樂視頻引導幼兒根據圖譜進行完整演奏。
五、出示不同的樂器,引導幼兒合作演奏
師:小兔子還帶來了另外兩種樂器——沙蛋、鈴鼓。
教師介紹這兩種樂器的使用方法。
師:小兔子想把這兩種樂器分給蝴蝶和小花。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們都喜歡什么樂器吧!
教師播放PPT。
小結:蝴蝶選擇了沙蛋,小花選擇了鈴鼓,小兔子選擇了雙響筒。
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并與選擇相同樂器的小動物一起跳舞。
出示靜態圖譜,引導幼兒合作演奏。
Tips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并引導其根據不同的樂器分段演奏,感受不同樂器合作演奏的樂趣。
去掉圖譜,引導幼兒聆聽音樂進行合作演奏。
[活動延伸]
1.在班級音樂角投放不同的樂器,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間。
2.利用音樂開展不同的藝術活動,例如音樂游戲、歌唱活動等。
反思: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協調的身體動作是感知音樂節奏的基礎,三種樂器的加入對幼兒節奏感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模仿小動物的方式吸引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音樂節奏,為后期的打擊樂演奏奠定基礎。
根據音樂節奏分段演奏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解決這一難點,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幼兒跟隨不同的動物朋友進行演奏,并通過動態的圖譜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音樂節奏——音樂節奏不同,音樂視頻中出來的小動物也不同,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角色,以及想要演奏的音樂片段。為了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感受音樂節奏,活動開始時我采用的是動態圖譜,小動物跟隨音樂節奏一個一個地出現;完整演奏時我從采用動態圖譜到最后不用圖譜,給幼兒呈現了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充分體驗到了打擊樂演奏的樂趣。分段演奏中幼兒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節奏,與同伴很好地完成了合作演奏,較好地達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