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琴
中學思政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中學思政課關鍵在中學思政課教師。習近平總書記在“3.18”重要講話中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六要求,為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學思政課教師隊伍指明了方向。“政治要強”作為首要要求,彰顯了中學思政課教師的鮮明政治本色。為此,中學思政課教師應在堅定崇高政治信仰、淬煉堅韌政治定力、涵養強烈政治擔當中提升政治素質,真正做到“政治強”。
信仰指引方向,政治信仰堅定才能保證政治方向不偏移。“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為中學思政課教師做到“政治強”指航引向。中學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堅定,才能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得到深入貫徹落實、確保教育教學不偏離社會主義方向;才能從兩個大局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到擔負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主動承擔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
第一,要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即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以及對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的信任。政治信仰堅定才能對所講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高度認同,才能講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才能引領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淬煉思想,提升境界。第二,要夯實理論基礎。理論清醒信仰才能堅定,中學思政課教師要主動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以深厚的理論素養滋養政治信仰。其一,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自己明道、信道,才能引導學生悟道、行道”,馬克思主義經典博大精深,教師要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精髓、感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魅力,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其二,在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上下功夫。中學思政課教師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此武裝頭腦,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推動育人工作。理論的魅力來自與實際問題的結合,理論的力量來自對現實問題的解答。黨的創新理論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教師要在關注國家、關心社會、關切民生中著眼于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的歷練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政治定力,主要指政治思想上排除干擾,堅持正確政治立場、原則,是政治品格堅韌性的集中體現。堅韌的政治定力是中學思政課教師“政治強”的意志體現。有堅韌的政治定力中學思政課教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做到政治信仰不變色、政治立場不動搖;才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為培育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矢志奮斗。
第一,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與熱愛,是中學思政課教師在各種思想激蕩、各項教學挑戰和各類斗爭考驗面前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的清醒劑,是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定教育信仰的深厚力量,是教師立志投身偉大教育事業的內在支撐。對教育事業有熱情,才會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在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過程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第二,在工作實踐中增強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中學思政課教師的斗爭本領有兩方面的體現。一方面是對外的斗爭。教師在面對教育教學中的錯誤言論和不良風氣要勇于發聲、敢于亮劍,面對教學實踐難題要敢于迎難而上,面對新時代給教學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要善于把握主動、抓住機遇。引導學生用歷史、國情、辯證的眼光審視問題、明辨是非,做好四個“引路人”。另一方面是對內的斗爭,即修身律己。一則,要勤撣“思想塵”,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遵守師德師風。在課堂上要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自覺作為學為事為人的表率。二則,要修好“品德關”。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思想尚未定型、三觀尚未定性,教師的政治品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中學思政課教師要強化道德修養,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在修身修心中錘煉意志、增強定力。
“政治強”不僅表現為崇高的政治信仰、堅韌的政治定力,更體現在責任擔當和實際行動中。做一名“政治強”的中學思政課教師,必定得有強烈的政治擔當。這意味著在深刻認識到教育是一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長期性工程的基礎上,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以久久為功的政治自覺和功成必有我的決心,主動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
第一,要厚植情懷。有情懷才能心懷“國之大者”,才會主動擔當。首先,教師要有家國情懷,時刻心系國家、情系民族,在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其次,教師要有傳道情懷,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對教育事業投入真情實感,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擔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再者,教師要有仁愛情懷,關愛學生,心中始終裝著學生。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愛才有擔當,教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滋潤學生心田、呵護學生心靈,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第二,要增強職業認同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堅定的政治擔當來源于對職業的認同與堅持,中學思政課教師要清醒地認識中學思政課的重要地位和中學思政課教師的重要作用,明確自身角色定位,認真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第三,要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其一教師要提升專業素養,具備扎實學識,把道理學理情理講進學生心里,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其二教師要善于創新,積極改進、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真正在學生中入腦入心,提升中學思政課教學實效。
中學思政課教師要把“政治強”化為教書育人的執著、熱愛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堅守,深耕教育、潛心育人,為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