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華
數智化平臺能夠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情況進行數據化管理,對職工日常表現、工作業績等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共享使用、定量分析,準確把握職工成長成才狀況,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實時預警、輔助決策等。同時,推進傳統工作模式與現代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建立精準感知、快速響應、高效便捷的工作體系,不斷提高工會工作成效和水平。
為提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質效,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積極探索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的應用,開通“工會之窗”網站、“閩電家”微信公眾號、“愛如電”APP等線上平臺,貫通管理系統等數據接口,建立“大數據+”輔助決策和過程管理新模式,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工作格局,持續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第一,全方位服務職工成長成才。首先,實施職工成長分析評價及輔助決策。根據職工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要求、評價辦法等,建立職工“畫像”模型,分析職工行為及其對企業貢獻度等多維數據,形成分析評價結果。通過構建指數體系,可實現職工縱向對比個人成長進步情況和橫向對比同專業、同班組職工對企業貢獻度等情況,定量分析和發現規律趨勢,同時可為人力資源等部門施策提供數據支撐和信息技術保障。
其次,實施科學高效人崗配置管理。應用數智化平臺診斷工具,深入分析本單位、本專業人力資源現狀,能夠找準導致結構性缺員的主要原因并“對癥下藥”。例如,強化各類用工臺賬管理,加大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數據與其他專業管理數據的交互共用;建立科學診斷分析機制,根據新技術、新業務需求確定崗位應用能力素質模型,應用人崗匹配工具為缺員崗位找準人才等。
另外,開展職工技術技能培訓。應用數智化平臺綜合評估不同專業職工在技術技能等方面的共性和個性“短板”,合理安排培訓項目,精準實施線上微課培訓,采取集中+送教上門等形式,緩解工學矛盾。根據職工隊伍素質實施核心技能培訓、崗位練兵,強化核心關鍵技藝模塊化培訓,開展跨崗位、跨工種、一專多能培訓等。
第二,全面激發職工創新創效活力。一方面,提高職工技術創新成效。一是建設“智慧眾籌”系統平臺,搭建“創新智慧庫”,職工可隨時查詢、交流、共享創新項目、創新成果,實現從個體創新模式向“開放共生型”創新生態體系轉變。二是建立“創客聯盟”,實現線上線下聯合創新。依托數智化平臺,組織職工利用各類創新資源,開展線上聯合攻關和線下群眾性“五小”等創新活動,跨單位、跨專業聯合組建“攻關隊”“智囊團”等,實現創新資源要素自由選擇與靈活組合,從線下創新為主向線上線下協同運作轉變。三是鏈接孵化基地,提升創新成果推廣應用成效。通過“智慧眾籌”系統,職工或創新工作室等直接委托職工創新成果孵化基地,為優秀創新項目試品加工、量化生產、市場推廣等提供便捷條件,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做強職工建功立業平臺。通過應用數智化平臺,科學分析職工建功立業目標和需求,同時圍繞公司年度重點工作、重要指標等,開展立功競賽活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以數智化平臺為基礎,建設網上技能競賽、勞模管理、職工技術創新等系統,推送職工個性化、普惠性服務,實現由企業“定菜單”到職工“點菜”的轉變。
第三,提升全過程精準管理水平。借助數智化平臺,結合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研究確定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項目計劃,線上“一鍵”下達工作任務、文件通知,落實責任制,明確責任人。經統計分析動態數據,及時展現工作進展情況和業務辦理進度,直觀反映當前工作動態、成效和問題及其變化規律等。基層單位工會按時反饋工作進展情況、總結、成果等。對照工作考核標準和目標,經智能化分析,可提前預判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醒相關責任單位、部門及時糾偏和改進,實現全過程閉環管控,確保工作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