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
日本的供應鏈窘境
作為一個嚴重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日本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仍與全球潮流背道而馳。這個資源有限、對待核能愈發謹慎的島國,似乎并沒能抓住新能源轉型的風口。日本若不能積極減少供應鏈的碳足跡,終將使自身陷入全球競爭劣勢的窘境。
以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為例,其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就因消極轉型、過度保護其混合動力技術遭到外界廣泛批評。盡管如此,豐田依舊堅持“電動車不是碳中和的唯一途徑”的理念。對此有觀點認為,像豐田這種龐大企業的轉型難點來自日本能源行業所處的整體環境。“日本必須在十年內將其已經成功運行了120年的產業系統整體更新。這是一個大工程,僅憑一家企業做不到。”
《華爾街日報》
全球貿易流量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6月份,全球貿易流量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這一跡象表明,隨著貸款條件收緊拖累對商品的需求,全球經濟繼續放緩。一項商品貿易流量指標顯示,經國家間商品出口的季節性波動調整后,6月份商品貿易流量環比下降了1.2%。盡管如此,這一數據仍比5月份3.5%的環比降幅有所緩解。貿易流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5.8%,而5月份下降了3.4%。貿易流量的下降反映出,在全球多國央行連續數月加息持續擠壓支出后,商品需求出現下降,對工廠造成了沖擊。
《經濟學人》
如何改造印度破舊的城市
布巴內斯瓦爾市有許多綠色植物,還有良好的公交系統,很少會在路邊看到垃圾,市中心的古廟周圍有許多誘人的公共空間。這座印度東部城市是奧里薩邦的首府,最近又有了寬闊的人行道、有序的停車場和現代化的照明系統。不久,該市將24小時提供可飲用的自來水,這是連新德里和孟買最高檔的地段都缺乏的基本服務。實際上,大多數印度城市不像布巴內斯瓦爾。它們往往年久失修、人滿為患,沒有做好成為印度增長引擎的準備。大多數印度城市缺乏足夠的住房、衛生設施、清潔水、醫保、教育、公共交通、樹木和陰涼之處。根據聯合國的數據,截至2020年,大約一半的印度城市家庭生活在貧民窟。這是一個大問題,印度城市人口約為7億,占總人口的一半。隨著大批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到城市尋找更多機會的人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
《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品牌紙尿褲跌落神壇,中國本土品牌崛起
中國紙尿褲市場正迎來轉機。原本以日本為首的外國紙尿褲品牌曾被中國家長們瘋狂追捧,但隨著中國人消費習慣發生變化,更加注重性價比,逐漸把目光投向本土品牌。中國紙尿褲品牌存在感大增,甚至開始進軍海外市場。紙尿褲曾是中國游客赴日“爆買”的商品之一,但目前其定位正發生變化。“之前很多客人指定要海外牌子,如今這類人少了,”上海市一家嬰幼兒用品店的銷售人員提及消費變化時說道,“尋求性價比的人變多了。雖說是海外品牌,但大多產地在中國,和中國本土品牌沒太大區別。若是同等價位,中國品牌的質量甚至更好。”在今年618電商大促銷中,中國品牌因價格便宜而表現出色。而紙尿褲單價被拉低也令走高端路線的日本品牌被迫卷入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