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翟英俊 張碧霞 羅冬雪



【摘要】? 目的? ? 探討基于微信延續性護理在痛風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 選擇2019年2月—2021年2月粵北人民醫院收治的痛風患者9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4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延續護理,觀察組實施基于微信延續性護理,均持續干預3個月。比較2組干預前后護理質量、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結果? ? 干預后,觀察組的延續護理質量量表中自護準備、書面計劃、醫患溝通、健康監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中科學膳食、合理運動、按時服藥及復查、防寒保暖及休息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中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 針對痛風患者實施基于微信延續性護理,利于促進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提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痛風;延續性護理;微信;自我管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9-014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9.046
痛風是一種因血尿酸增高導致的異質性疾病,與嘌呤代謝障礙或尿酸排泄減少有關,臨床常表現為關節水腫、疼痛、炎癥等,可并發尿酸鹽腎病、尿路結石等。近年來,痛風的患病率不斷增高,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1]。痛風病程較長,且高血壓、2型糖尿病、肥胖等均與痛風發作密切相關,臨床應加強護理干預,以保障治療效果、穩定患者病情[2]。延續性護理是臨床針對慢性病患者常用的護理方式,可為出院患者提供專業的衛生服務[3]。但常規延續性護理需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資源,在目前醫療人力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難以保證延續性護理的實施效果。隨著科技的發展,微信為延續性護理的開展提供便利。本文就基于微信的延續性護理對痛風患者的影響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納入粵北人民醫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間收治的痛風患者9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9例)和觀察組(49例)。納入標準:患者符合《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4]中痛風相關診斷標準;掌握微信使用的基本技能;認知正常;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因腎功能不全、淋巴增生性疾病等導致的繼發性痛風;肝腎等臟器嚴重器質性病變;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等。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29~75歲,平均年齡(58.32±6.82)歲;病程2~13年,平均(5.60±1.55)年;合并癥:腎臟疾病7例,高血壓12例,其他5例;職業:工人23例,職員12例,退休及其他14例;文化程度:6例小學,20例初中,23例高中及以上;居住方式:子女6例,配偶及子女36例,獨居7例。觀察組男25例,女24例,女;年齡32~74歲,平均年齡(57.84±7.40)歲;病程2~15年,平均(6.13±1.84)年;合并癥:腎臟疾病5例,高血壓10例,其他6例;職業:工人24例,職員15例,退休及其他10例;文化程度:5例小學,17例初中,27例高中及以上;居住方式:子女8例,配偶及子女37例,獨居4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 ? 方法
1.2.1? ? 對照組? ? 實施常規延續護理:給予出院宣教,包括痛風疾病知識、健康飲食、體重管理、運動與休息等指導;出院后采用電話隨訪,第1個月每周1次,第2~3個月每月2次,囑患者按時服藥、定時復查,對患者及家屬詢問的內容給予解答。
1.2.2? ? 觀察組? ? 實施基于微信延續性護理:(1)建立護理小組。由1名主管護師和3名責任護士組成,護士長為組長,小組成員接受微信平臺及延續護理相關培訓,以“痛風”“延續性護理”為關鍵詞查閱近5年國內外相關文獻,結合該院具體情況,確定護理內容。通過該院“粵北風濕之家”微信公眾號實施延續性護理。(2)微信公眾號運營。護士長負責審核發布內容,保證健康教育信息科學、準確;責任護士負責管理本組患者健康檔案,包括健康狀況、飲食及運動、生活及工作等,收集、整理相關文章定期發布,小組成員均需及時解答微信公眾號內提問;患者出院當日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3)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以文字、圖片、動畫形式發布,包括:①痛風癥狀。介紹痛風形成原因、臨床表現(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及腎臟病變)、尿酸形成機制等。②飲食。強調正常平衡膳食、限制脂肪攝入量、禁用強烈調味品及刺激神經興奮的食物,介紹常見食材中嘌呤含量,如何根據病情和血尿酸值選擇飲食。如血尿酸>420μmol/L且無痛風癥狀者,選擇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如帶魚、鯉魚、牛肉、豬肉、扁豆等,肉類攝入量<120 g/d,多飲水,少喝酒;血尿酸>420μmol/L且痛風癥狀嚴重者,嚴格限制攝入含嘌呤食物,飲食以蛋類、蔬菜、粗糧、牛奶為主,鹽攝入量5~6 g/d,保證每日水分攝入充足,尿量應>2 000 mL,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嚴禁飲酒。③休息與運動。指導疾病不同時期如何選擇運動方式,急性發作時絕對臥床休息,避免運動,緩解期可進行太極拳、慢跑、瑜伽等舒緩運動;從小運動量開始,活動范圍以不引起關節疼痛為宜,每次運動10~15 min后休息1次,補充水分后再運動15~20 min;患者還可根據教學視頻進行關節活動。④用藥。告知用藥種類、藥物機制、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督促家屬監督患者服藥。⑤自我監測。指導患者進行自身病情觀察、關節疼痛冷熱療法、傷口護理等,積極參與社區講座。⑥復查。根據醫囑,提前2 d向患者發送復診提醒。若患者1個月未在公眾號提問或回復,責任護士電話隨訪了解原因,給予針對性宣教。2組持續干預3個月。
1.3? ? 觀察指標? ? 干預前后,評定并比較2組延續護理質量、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質量。(1)延續護理質量:采用中文版延續護理測評量表(CTM)[5]評價2組延續護理的成效,包含自護準備、書面計劃、醫患溝通及健康監護4個維度,共17個條目,按4級(1~4分)評分,總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延續護理質量越高。(2)自我管理能力:根據張婧珺[6]等研制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結合痛風患者自身特點,自制了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問卷,并咨詢了2名內分泌科專家進行調整后確定量表內容,其Cronbachα系數為0.867,重測效度為0.860,包含科學膳食、合理運動、按時服藥及復查、防寒保暖及休息4項,每項滿分25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強。(3)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7],從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4個維度評估,74個條目,按5級(1~5分)評分,評分越高越好。
1.4? ? 統計學方法? ?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延續護理質量對比? ? 2組干預前的延續護理質量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延續護理質量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 2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 ? 2組干預前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自我管能力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 2組生活質量比較? ? 2組干預前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3? ?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飲食、運動及生活方式等不斷變化,痛風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目前,臨床對于痛風尚無根治方法,主要通過藥物對癥治療,以緩解急性發作期癥狀,穩定患者病情[8]。由于痛風病程長,根治難度大,若持續反復發作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使生活質量不斷下降,故科學合理的護理在改善痛風患者預后中十分重要。
延續性護理強調護理程序的整體性、可操作性,能夠保證出院患者得到專業的護理指導,有利于病情恢復。但傳統延續性護理對患者的健康指導普及性不強,且受時間、地點等影響,護理持久性較低。而微信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型信息傳播媒介,克服了傳統健康指導在時間、地點方面的限制,以微信為平臺實施延續性護理,能夠保證院內、院外護理的連貫性[9-10]。本研究觀察組干預后的延續護理質量、自我管能、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微信延續性護理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本研究中在開展微信延續性護理時建立專業的護理小組,通過查閱專業資料,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可保證護理內容的科學性、可行性。傳統護理主要通過醫囑和院內護理向患者傳遞疾病知識,出院后電話隨訪的形式單一,宣教效果有限。而本研究通過建立微信教育公眾號,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向痛風患者推送疾病知識,宣教形式更為直觀,便于理解記憶,并能夠隨時隨地查看教育內容,克服了傳統延續性護理隨訪脫落的問題,利于促進患者對痛風知識的了解,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谖⑿诺难永m性護理內容更加細致且精準,如在飲食管理方面,不僅告知患者應該控制飲食,還指導根據生化指標水平及自身臨床癥狀進行針對性飲食控制;在休息與運動管理方面,指導患者根據自身關節的活動度進行鍛煉,而不是盲目運動;在用藥管理方面,先告知患者藥物相關知識,使其認識到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再聯合家屬監督患者堅持用藥,以確保治療效果。同時,護理人員可通過微信及時了解患者情況,給予問題解答及指導,并在持續指導中不斷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延續護理質量?;谖⑿叛永m性護理還充分發揮家庭支持作用,要求家屬參與日常護理管理,可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幫助患者養成健康飲食、合理運動、規律作息等良好習慣,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針對痛風出院患者實施基于微信延續性護理,能夠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改善,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 陳蓮花,朱仕縐.連續性護理模式對痛風患者疾病認知度及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14):1586-1589.
[2]? ? RAI S K,CHOI H K,CHOI S,et al. Key barriers to gout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hematic 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studies[J]. Rheumatology,2018,57(7):1282-1292.
[3]? ? 趙瑞麗,楊洪喜,郭立雙.延續性護理對痛風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8,39(2):228-231.
[4]? ?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J].中華內科雜志,2016,55(11):892-899.
[5]? ? 李英華,王秀英,李湘萍.中文版延續護理測評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9):919-922.
[6]? ? 張婧珺,劉寧,魚星鋒,等.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理研究,2014,28(28):3578-3580.
[7]? ? 李凌江,楊德森.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J].臨床薈萃,2009,24(9):763.
[8]? MACKENZIE I S,FORD I,NUKI G,et al.Long-term cardiovascular safety of febuxostat compared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 gout (FAST):a multicentre,prospective,randomised, open-label,non-inferiority trial[J].Lancet (London,England),2020, 396(10264):1745-1757.
[9]? ? 楊洪喜,趙瑞麗,張俊會,等.延續性護理在痛風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藥,2018,22(7):1416-1418.
[10]? ? 李紅,鄧蘭蘭,白琴,等.基于三級預防的“互聯網+專科醫聯體”管理對痛風患者的影響[J].東南國防醫藥,2020,22(1):88-90.
(收稿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