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沛斐 陳麗潔 袁曉如
【摘要】? 目的? ? 探討開展一體化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母親角色適應及產后泌乳的影響。方法? ? 選擇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揭陽市榕城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行剖宮產的產婦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一體化護理干預。對比2組母親角色適應、產后泌乳、心理狀態、母乳喂養情況、護理滿意度及新生兒照護情況。結果? ? 觀察組護理后母親角色適應能力中的角色認知、照顧行為及親子依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24 h、72 h泌乳量均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母乳喂養率(96.00%)高于對照組(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照護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 一體化護理干預可促使剖宮產產婦更好地適應母親角色轉變,減輕負性心理,增加產后泌乳量,改善母乳喂養與新生兒照護情況,產婦護理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 剖宮產;一體化護理干預;母親角色適應;產后泌乳;母乳喂養率;新生兒照護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3.7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3-0042-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3.013
剖宮產作為一種重要分娩方式,當前已成為解決難產、某些產科合并癥的有效手段[1-2]。女性妊娠至分娩是轉變為母親角色的過程,但受到分娩認知缺乏及情緒狀態的影響,部分剖宮產產婦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性較差。加之麻醉、創傷、疼痛等不良因素導致的過度消耗、營養缺乏,會對產婦產后泌乳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產后母乳喂養的順利開展[3-4]。為改善母嬰預后,應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促進產婦產后恢復,保障乳汁分泌。一體化護理干預強調身心狀態的一體性,將患者生理、心理及行為等作為一個整體實施護理干預,以提升護理質量。本研究選擇行剖宮產產婦100例為觀察對象,探討一體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擇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揭陽市榕城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行剖宮產的產婦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50例。本研究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剖宮產指征;單胎頭位;產婦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妊娠期相關并發癥者;合并重要臟器嚴重疾病者。觀察組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7.20±2.29)歲;孕周36~42周,平均(39.57±0.12)周;體質量55~70 kg,平均(62.60±2.13)kg;文化水平:大專及以上22例,中學16例,小學12例。對照組23~36歲,平均年齡(27.17±2.24)歲;孕周36~42周,平均(39.54±0.14)周;體質量56~70 kg,平均(62.59±2.10)kg;文化水平:大專及以上22例,中學17例,小學11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 方法? ?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產婦入院后,常規宣教剖宮產相關知識及圍術期注意事項,囑其積極配合;術后回到病房早期進行母嬰肌膚接觸,并針對早吮吸、含接姿勢以及哺乳體位等進行指導。觀察組實施一體化護理。(1)成立小組:成立由護士長為主導,護理人員為主體的一體化護理干預小組,負責產婦住院期間的護理干預;產婦入院后,組內成員對其身心狀態進行了解與評估,共同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定期開展會議,結合產婦情況對護理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2)健康教育一體化:剖宮產術前,開展剖宮產、母乳喂養及新生兒照護等知識宣教,告知術后可能存在的不適狀況,幫助其調整心態,做好心理準備;手術過程中,加強床邊心理護理,注意觀察產婦情緒狀態,并采取肢體撫慰、語言安慰等方式給予支持;待胎兒成功取出并做好相關處理后進行母嬰接觸;術后護理人員應以耐心的態度解答產婦疑問,包括產后恢復及新生兒照護,同時聯合產婦家屬給予產婦心理支持與鼓勵。(3)生活指導一體化:病區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光線調節,為產婦營造良好的病區環境;結合產婦機體狀態與飲食喜好,制定飲食方案,飲食應具有營養豐富與易消化的特點;積極與產后產婦進行溝通,討論育兒知識,護理人員以專業的態度向產婦介紹新生兒情況,指導產婦家屬參與新生兒與產婦的照護,并給予關懷與鼓勵,體諒與理解產婦的辛苦。(4)泌乳干預一體化:護理人員告知產后產婦早吮吸、勤吮吸對產后泌乳的重要性,囑其積極配合各項干預措施;協助產后產婦取去枕平臥體位,囑其放松身心;使用干凈的溫熱毛巾對其乳房熱敷5 min,在清潔雙手后進行乳房按摩,3 min/次,同時輕輕揉按云門、膻中及乳房等穴位,2~3次/d,持續按摩3 d。
1.3? ? 觀察指標? ? (1)母親角色適應能力:采用該院自制的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調查問卷對2組護理前及護理后(出院時)母親角色適應情況進行評價,其Cronbachα系數為0.852,重測效度為0.862,包括角色認知(6個條目)、照顧行為(5個條目)及親子依附(5個條目)3個維度,各條目均采用1~5分評分法,得分與母親角色適應能力呈正相關。(2)產后泌乳情況:對比2組產婦產后24 h、72 h泌乳量。(3)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2組干預前后的負性心理。兩個量表各包含20個項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各項相加得到粗分×1.25即為標準分,其中SAS:>50分為有焦慮癥狀,SDS:>53分為有抑郁癥狀,得分與患者心理狀態呈負相關。(4)母乳喂養情況: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母乳喂養指南》進行評價,其中母乳喂養充足:新生兒母乳喂養每天8~
12次,無需添加配方奶,體重正常增加;母乳喂養不足:每日母乳喂養量≤5次,需要添加少量配方奶,體重小幅下降;母乳喂養缺乏:每日母乳喂養1~2次,需要添加大量配方奶,新生兒體重明顯降低。母乳喂養率=(母乳喂養充足+母乳喂養不足)/總例數×100%。(5)護理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進行評價,共19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滿分95分,分為非常滿意(≥77分),滿意(57~76分),不滿意(≤56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6)新生兒照護能力:采用該院自制新生兒照護能力問卷進行評價,Cronbachα系數為0.852,重測效度為0.862,該量表包含新生兒照護知識(7個條目)、照護技術(7個條目)、照護能力(4個條目)3個維度,共18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1~5分評分法,分值18~90分,得分與新生兒照護能力呈正相關。
1.4? ? 統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母親角色適應能力? ? 2組護理前母親角色適應能力各維度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角色認知、照顧行為及親子依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產后泌乳情況? ? 觀察組產后24 h、72 h泌乳量均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 心理狀態? ? 2組產婦護理前SAS、SD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 母乳喂養情況? ? 觀察組產婦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 護理滿意度? ? 觀察組產婦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 新生兒照護能力? ? 觀察組新生兒照護評分為(79.98±5.53)分,對照組新生兒照護評分為(77.26±5.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33,P=0.017)。
3? ? 討論
分娩是指胎兒脫離母體的整個過程,剖宮產作為重要的分娩方式之一,能夠有效挽救產婦和圍生兒的生命。隨著生育開放政策的不斷落實,剖宮產分娩率顯著升高。但剖宮產產后產婦需面臨較多問題,其中以母親角色適應不佳最為常見,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可增加產后抑郁風險,同時還會對母乳喂養及親子關系的建立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母嬰預后[5-6]。因此臨床應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產婦適應母親角色。
常規護理將關注重點放在產婦產后機體恢復及術后并發癥等方面,忽視產婦的心理情緒變化及對新生兒的接受情況,不利于母嬰預后[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母親角色適應能力中的角色認知、照顧行為及親子依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產后24 h、72 h泌乳量均多于對照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母乳喂養率、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新生兒照護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針對剖宮產產婦實施一體化護理干預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更加注重產婦的心理狀態變化及精神需求,在結合生理、心理變化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旨在改善產婦身心狀態,加快恢復速度[8]。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具有整體性與連續性的特點,將產婦的生理變化、行為等情況作為一個整體開展全面護理服務,以幫助其適應新角色,提升新生兒照護能力,改善母乳喂養情況。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在全面了解產婦情況的基礎上,圍繞整個圍術期開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產婦對剖宮產及新生兒照護知識的認知水平,逐漸適應角色轉變,進而利于拉近母嬰關系,保障早吮吸等開乳措施的順利進行,促進乳汁分泌。聯合產婦家屬共同給予產婦關心與支持,可使其感受到關愛與鼓勵,有利于調整心理狀態,減少負性情緒的影響,提升母親角色適應信心,以良好的身心狀態參與到產后恢復與促進乳汁分泌的護理中,加快產后恢復速度,提高產后泌乳量與母乳喂養率[9-10]。一體化護理干預通過開展病區環境護理與飲食指導,為住院期間的產婦提供舒適的休養環境與高質量的營養支持,利于提升護理舒適度,促進術后恢復,使其將更多的精力轉入到新生兒照護中,保障新生兒健康成長,產婦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開展一體化護理干預能夠提高剖宮產產婦的母親角色適應能力與對新生兒照護能力,有利于提高產后泌乳量與母乳喂養率,護理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1]? ? 齊福蓮.優質護理干預在初產婦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690-692.
[2]? ? 鐘影.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在高齡產婦剖宮產分娩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9,23(11):2262-2265.
[3]? ? 李蕾,付凌云,張曉毅.產后乳房按摩結合心理彈性支持對剖宮產后泌乳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3):2999-3002.
[4]? ? 田曉紅,薛卉.產后早期乳房無縫隙護理對產婦母乳喂養情況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21):3213-3215.
[5]? ? 吳爾,廖瑛華,陳少玉,等.母親角色適應在初產婦社會支持和養育效能間的中介效應[J].護理學報,2018,25(13):55-59.
[6]? ? 許敏,周晨,黃慧,等.孕產期健康教育對產褥期婦女母親角色適應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9):852-855.
[7]? ? 肖會能,呂德平.聚焦解決模式在剖宮產初產婦心理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8,33(3):320-323.
[8]? ? 燕美琴,劉亦娜,王嬌,等.一體化服務模式對剖宮產后再妊娠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0,34(5):904-907.
[9]? ? 趙小紅,喬亞娟.全面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康復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5):697-700.
[10]? ? 王華英,孫曉靜,姚依坤.改進護理模式對剖宮產術后恢復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8,17(11):53-56.
(收稿日期: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