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曉
【摘要】? 目的? ? 探討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促進剖宮產產婦角色轉換、提高心理適應能力的效果。方法? ? 以2020年1月—9月茂名農墾醫院產科收治的84例剖宮產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42例)和對照組(常規護理,42例),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評價2組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情況與產后角色轉換情況,統計優良率。以IDA量表從抑郁、焦慮、激惹角度評價心理適應能力。結果? ? 試驗組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優秀率高于對照組(P<0.05),優良率與對照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前,2組IDA量表各子項目評分與總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角色轉換適應優良率(92.85%)高于對照組(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 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可以有效提高剖宮產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水平,改善心理狀態,提高角色轉換適應能力,更好地適應母親角色。
【關鍵詞】? 剖宮產;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角色轉換;心理適應能力
中圖分類號:R719.8?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3-009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3.030
剖宮產是產科重要手術,是解決難產的常用方法,對挽救產婦與圍生兒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剖宮產手術的創傷較大,加之產后角色轉變,會對產婦身心造成很大影響[1],因此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以有效穩定產婦情緒,引導適應母親角色,提高產后生活質量。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預防及觀察、產科基礎護理操作、一般生活指導與服務、口頭健康宣教等,護理內容和模式存在內容單薄和片面等弊端,護理效果欠佳,患者滿意度低。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指將患者看作獨立個體,從與其有關的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貫穿于住院始終的整體干預,在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早期康復方面具有積極作用[2]。本文將其應用于剖宮產產婦,在促進角色轉變、提高心理適應能力方面收效理想,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擇2020年1月—9月茂名農墾醫院產科收治的84例剖宮產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納入標準:(1)單胎足月妊娠;(2)年齡20~35歲的初產婦;(3)中學及以上文化;(4)認知正常,可自主交流;(5)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急診剖宮產;(2)嚴重妊娠期合并癥;(3)合并精神疾病,依從性差;(4)存在妊娠以外其他影響心理狀態的因素;(5)產前已接受過系統的母嬰保健培訓。試驗組(42例):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9.14±3.26)歲;中學文化15例,大專及以上文化27例;孕周37+4~39+3周,平均(38.85±0.72)周。對照組(42例):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9.22±3.19)歲;中學文化13例,大專及以上文化29例;孕周37+2~39+5周,平均(38.91±0.77)周。
2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 方法
1.2.1? ? 對照組? ? 采取剖宮產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預防及觀察、產科基礎護理操作、一般生活指導與服務、口頭健康宣教等。
1.2.2? ? 試驗組? ? 采取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成立護理干預小組,收集產科以往收治的剖宮產產婦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調研,明確護理需求及影響術后心理狀態與角色適應的因素,歸納總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護理服務開展提供循證支持。基于本次研究的目的,確定從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角色引導三個方向出發制定和實施干預措施,促進產后角色轉換、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在中國知網、萬方等數據庫,輸入關鍵詞“剖宮產”“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角色引導”,檢索相關文獻資料,從中篩選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匯總護理干預方法,再結合該院臨床實際、以往護理經驗、產婦產后護理需求等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最后形成一體化護理方案。使用宣教手冊、視頻等就護理方案對小組成員展開培訓。具體護理方法:(1)一體化多維健康宣教。向產婦發放剖宮產健康宣教手冊,講解產后并發癥、產后健康保健知識等;播放剖宮產自護視頻,視頻分為介紹剖宮產手術與剖宮產后自護知識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于剖宮產術前播放,樹立產婦對剖宮產正確認識,后一部分于產后次日播放,用于產后自護指導,創建微信群,定期推送健康宣教知識,用以院外延續指導[3];加強護理監督,確保健康宣教工作有效落實,鼓勵產婦提出問題,耐心為產婦解答。(2)一體化多維心理干預。術前評估產婦心理狀態,有的放矢地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于存在抑郁傾向的產婦,通過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來幫助改善心境,同時加強交流,充分表達關愛,并引導產婦與新生兒接觸,培養其責任感與照護意識,逐漸走出抑郁[4]。對于易激惹、存在恐懼、焦慮傾向的產婦,指導采取呼吸放松法幫助平穩情緒,同時加強情感支持,指導產婦配偶陪同在側,以語言安撫、肢體接觸等方式,予以產婦充分的情感支持[5]。(3)一體化多維角色引導。術后安排產婦早期接觸新生兒,增進母嬰交流,激發其內心情感,感受到自身角色的轉變;傳授照護新生兒的知識與技能,增強產婦照護新生兒的自信心;協助產婦共同照護新生兒,幫助分擔壓力;鼓勵和引導產婦與其母親進行交流,分享為人母的感受,幫助產婦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母親角色。
1.3? ? 觀察指標? ? 參考文獻資料,結合臨床知識,自行設計《初產婦母嬰保健調查問卷》評價產婦對于母嬰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問卷從新生兒喂養、日常護理、生長發育、母親飲食與營養、產后保健5個維度展開調研,每個維度設5個子條目,共計25個條目,滿分100分,得分100分為優;得分80~99分為良;得60~79分為可;得分<60分為差。
以《激惹、抑郁和焦慮自評量表》(IDA)評估2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包括4個測量因子共18個條目,分別為抑郁(5個條目)、焦慮(5個條目)、內向性激惹(4個條目)、外向性激惹(4個條目)。量表采用0~3級評分,分別記0~3分,抑郁因子得分以<4分為正常,>6分為異常,4~6分為邊緣狀態;焦慮因子得分以<6分為正常,>8分為異常,6~8分為邊緣狀態;內向性激惹因子得分以<4分為正常,>6分為異常,4~6分為邊緣狀態;外向性激惹因子得分以<5分為正常,>7分為異常,5~7分為邊緣狀態。量表總得分以<19分為正常,>27分為異常,19~27分為邊緣狀態。
采用產婦新角色適應性調查問卷對2組角色轉換情況進行評價,問卷從母親角色幸福感、新生兒對產婦生活的影響、產婦照護新生兒的能力與信心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共計16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得分以百分制換算,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角色轉換適應能力越強。評價標準:問卷評分≥90分為角色轉換適應優;問卷評分70~89分為角色轉換適應良;問卷評分40~69分為角色轉換適應可;問卷評分<40分為角色轉換適應差。
1.4? ? 統計學方法? ?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 2組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優良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試驗組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優秀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2組心理適應能力比較? ? 干預前,2組IDA量表各子項目評分與總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 2組角色轉換適應情況對比? ? 試驗組患者角色轉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 討論
妊娠分娩是人類繁殖的自然過程,對于存在妊娠合并癥或發生難產的產婦而言,臨床主要采取剖宮產手術進行干預。然而,剖宮產的手術創傷較大,會引起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術后有明顯的疼痛,加之角色轉換,也會給患者造成不小的心境波動[6],影響產后恢復以及早期回歸家庭,需予以有效干預[7]。現代醫學模式逐漸向“生物-社會-心理”的模式進行轉變,目前,隨著臨床研究的發展,新興護理模式相繼涌現,一體化多維度護理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和常規護理模式比較,一體化多維度護理模式以滿足患者多方面的護理需求為出發點,強調從多個維度實行護理干預,根據圍生期個體化特點,檢索并從中篩選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匯總護理干預方法,再結合醫院臨床實際、以往護理經驗、產后護理需求等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最后形成一體化護理方案。確定從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角色引導三個方面制定和實施干預措施,促進產后角色轉換、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一體化多維度護理,首先利用循證學方法,明確剖宮產產婦的產后護理需求,以及影響心理狀態與角色適應情況的因素[8-9]。通過分析發現,剖宮產產婦多具備一定的孕期保健知識,也主動掌握一些產后母嬰保健知識,但由于是初產婦,缺乏實踐經驗,故而對于產后自我保健及嬰兒照護表現出不自信、無所適從[10],因此將健康宣教作為首要內容,旨在樹立產婦對剖宮產的正確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有的放矢的心理干預及有目的的角色引導,幫助產婦盡快接受角色轉變,改善心理狀態。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干預后抑郁、焦慮、內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各項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際健康宣教中,采用發放健康手冊、播放視頻、一對一指導、院外延續等綜合手段,多管齊下,可以有效強化護理效果,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基礎。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母嬰保健知識掌握優秀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多種手段干預產婦產后心理狀態,使之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同時全面認識自身與新生兒的角色關系,正視角色轉變,形成責任意識,更好地接納新生命[11]。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干預后IDA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角色轉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與文獻報道結論相符[12],肯定了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一體化多維度模式護理可以有效提高剖宮產產婦母嬰保健知識掌握水平,改善心理狀態,提高角色轉換適應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母親角色。
參考文獻
[1]? ? 徐嶸嶸,于海艷,王玉蓉.家屬參與式護理干預對母嬰同室初產婦剖宮產術后角色適應度、母乳喂養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20,41(6):446-447.
[2]? ? 徐婷婷.醫護一體化護理管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心理狀態 疼痛及康復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7):3937-3938.
[3]? ? 謝兆梅.一體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CD].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7):81-82.
[4]? ? 亓愛英.多維度護理對降低產婦剖宮產率與提高產婦分娩自我效能感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1):25-27.
[5]? ? 楊柳影.醫護一體化模式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切口疼痛及并發癥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0,33(5):188-190.
[6]? ? 古紅梅,邱蓮香,鐘長英,等.多維度護理在降低產婦剖宮產率及提高產婦分娩自我效能感中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6):206-208.
[7]? ? 洪瑛.以家庭為中心的延續性護理在剖宮產產后康復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0):89-91.
[8]? ? 楊秀娥,楊梅娟.高齡瘢痕子宮孕婦再次剖宮產前的心理壓力及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9,27(10):1494-1497.
[9]? ? 楊康亞.剖宮產術后再生育婦女經歷陰道分娩(VBAC)的心理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7.
[10]? ? 李紅.一體化護理干預對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及角色轉換的作用探析[J/CD].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2):156.
[11]? ? 錢蓓蓓.知信行健康教育對剖宮產初產婦產后角色轉換及育嬰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8,16(24):3060-3062.
[12]? ? 張桂芳.孕產期一體化管理對剖宮產心理狀況、產婦角色轉換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2):1631-1634.
(收稿日期: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