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躍明
關鍵詞: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內容;原則;方法
1 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內容
1.1 身體動作訓練
動作訓練,指的是系統、科學地對摔跤運動員的基本技術動作開展訓練。在開始運動之前,教練應該對青少年運動員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控制能力和肌肉收縮能力進行認真觀察。若產生了關節不穩定或肌肉僵硬的問題,要馬上糾正;如果因為爆發性動作而造成運動員體力不支,還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干涉,對其動作質量進行改善,靈活運用各類技術方式,進而提高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具體如下:第一,在開展身體訓練的過程中,教練應注重對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專項技能和基本技術方面的訓練,并根據其運動成績科學合理地制定練習動作。比如,當做完原地轉體之后可以適當地進行部分跳欄及小步跑訓練,這些都要借助足夠的肌肉力量才可以完成,不能在身體穩定性不好的狀態下開展,否則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第二,在開展身體訓練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訓練手段及方法的科學性。作為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應先增強自身的力量和控制好體重,而后再慢慢增加肌肉的耐力訓練,還可采用部分簡單的動作訓練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此外,要輔以肌肉拉伸訓練,以收到更好的訓練效果。第三,應結合摔跤專項運動的特點,應用快速伸縮復合法對身體功能進行訓練。例如,采用快速低欄架與實心球開展增強式訓練;采用下肢推拉對上下肢進行動作訓練;采用俯橋、背橋與側橋力量訓練對身體核心區域的軀干支柱進行訓練;采用氣動助力器材以及快速推實心球的方式對旋轉爆發力進行訓練;采用左右轉換和最大多方向速度以及加速度方式對速度進行訓練;采用繩梯對靈敏性進行訓練。這些動作練習的方法都能夠促進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專項技術動作質量的提高。
1.2 糾正性訓練
在提高運動成績方面,糾正性訓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訓練主要基于運動員自身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即通過提高運動員的身心素質等方式促進其競技能力的提升。第一,要強化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質。作為摔跤運動員來說,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摔跤技術,還應該具有良好的體能。這就要求教練員要結合運動員的身體實際,合理制訂專項運動計劃。第二,教練要時刻關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對其進行引導和糾正,促進其競技水平的提高,由此實現“健康第一”的目標。比如,在開展摔跤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應該重視訓練量與技術應用的有效結合,不僅要對運動量進行合理分配,避免產生局部負擔較重的問題,還要及時糾正運動員的錯誤動作,通過規范性的技術動作降低運動損傷出現的概率。
2 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2.1 計劃性訓練的原則
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體能的提升,并非在短期內就可以實現,這就要求教練在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有計劃性地進行安排,切不可盲目地設置訓練內容。為此,教練可以把體能訓練分成不同的階段,結合青少年運動員自身的身體基礎和接受程度,按照不同階段的體能負荷逐步增加,從而使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循序漸進地適應訓練強度,并達到一定的高度。
2.2 全面性訓練的原則
摔跤運動是集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多種素質為一體的高強度對抗性運動,這些素質缺一不可。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教練員在體能訓練中切不可單方面地開展力量訓練,而是應該綜合考慮青少年身體的各項素質進行全面訓練。
2.3 差異性訓練的原則
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練在開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其身心發育特點和運動年限,有針對性地制定差異化的訓練方案。要在充分尊重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差異性的基礎上,對其身體狀況和特點進行仔細分析,進而設置合理的運動負荷,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充分激發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身體潛能。
3 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
3.1 力量與柔韌性訓練
只有加強摔跤運動員和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的重視,并從思想意識上給予足夠的關注,才可以確保體能訓練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才能為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摔跤技巧以及動作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推動其全面發展,并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在摔跤運動中,力量訓練不僅可以確保摔跤運動員專項訓練的效果,而且能預防運動損傷的產生。力量訓練不僅涵蓋了快速力量、相對力量和絕對力量,還包括專項力量與力量耐力方面的訓練,所有類型的力量訓練都可以增強肌肉的力量,都能在專項訓練中體現出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作為摔跤教練來說,應該結合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和訓練實際,創新和調整力量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并對力量訓練的負荷進行合理安排。在開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還應該與柔韌性訓練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還有助于其更好地施展技術動作。
3.2 強化穩定性與靈活性訓練
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否具備靈活的肩關節、穩定的髖關節及核心部位,會直接影響其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提升幅度的大小。傳統的訓練方式只關注力量訓練,會制約運動員的身體潛能。所以,在青少年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穩定性與靈活性方面的訓練。一方面,在實施訓練之前,應使用靜態和功能性動作評估的方式進行篩查,創建運動員身體機能相關的信息數據庫,為訓練做好鋪墊。只有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穩定性與靈活性兼具的訓練方案,也才能針對性地實施訓練,從而提升訓練的效果,為專項體能訓練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還應該關注呼吸訓練對運動員穩定性提升的重要價值。
3.3 重視速度與靈敏性訓練
速度素質是摔跤運動員必備的運動素質,良好的運動速度可以讓運動員更容易完成有關動作,使其肌肉更加協調和放松,也有利于身體能量的合理利用。速度訓練,可以讓運動員更靈敏地應對對手的攻擊,不論是對自身的保護還是反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作為教練,應嚴格要求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按照一定的標準開展訓練,但要注意切不可過于密集地安排訓練,而應間歇性地進行安排,并確保間歇時間的一致性。同時,由于速度訓練具有多元性,所以在開展訓練時不能過于單一,而是要重視反應速度與動作速度的結合,這對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取得比賽的勝利十分重要。
另外,應強化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靈敏性,這對于其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技戰術的發揮具有重要的意義。教練應該將靈敏性訓練貫穿于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所有訓練中,并依照不同的訓練階段和時期安排靈敏性訓練的負荷及內容。
3.4 強化耐力訓練
摔跤比賽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對于運動員的耐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因此強化耐力訓練也是摔跤體能訓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從耐力訓練的內容來看,其包括有氧與無氧耐力兩方面,兩者結合能夠確保體能訓練的質量,進而更好地促進運動員的身體機能代謝水平。針對有氧耐力訓練,利用低強度長跑的方法開展訓練,這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改善具有較好的作用。提高有氧耐力的水平,能夠讓機體在缺氧時依然可以正常運轉,確保運動員即使處在疲勞狀態,依然不會使其訓練質量受到影響。在開展無氧耐力訓練的過程中,應該結合運動員所選項目來確定時間,通常來說是應用所選項目90% 左右的強度,并堅持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此外,還可以應用無氧耐力跑的方式開展無氧耐力訓練。
3.5 重視恢復與再生性訓練
所謂恢復與再生性訓練,指的是采用科學有效的能量補給與放松方式,讓訓練做到松緊結合,使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產生的疲勞得到迅速的緩解,從而使其各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提升,并為接下來的高效訓練做好鋪墊。從恢復與再生性訓練的內容來看,包括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面。就生理而言,主要是針對訓練或比賽中所產生的運動損傷而進行的恢復性訓練。在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是無法避免的,造成運動損傷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而是否能夠科學有效地對運動損傷進行處理和恢復訓練,對于運動員的職業壽命影響較大。為此,作為摔跤教練,應該充分考慮摔跤運動項目中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采取相應的策略做好運動損傷的防護,并對受損部位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處理和恢復訓練,使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受損部位得到很好的修復,提升其機體活力,進而為摔跤運動技能和運動成績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就心理而言,由于摔跤比賽的運動強度較大,加上賽場環境、運動員自身狀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可能會造成運動員注意障礙、情緒障礙以及心理抑制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產生,導致其技術發揮受到較大的影響,這時,教練員就要結合具體問題,采取簡單的娛樂方式來幫助其緩解情緒,減輕其心理上的壓力,放松肌肉,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結語
體能訓練是青少年摔跤運動員訓練中的重要內容。教練應在正確認識摔跤運動體能訓練內容的基礎上,遵循計劃性、全面性和差異性訓練的原則,分別從力量與柔韌性訓練、強化穩定性與靈活性訓練、重視速度與靈敏性訓練、強化耐力訓練、重視恢復與再生性訓練幾個方面來強化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體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