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麗
(北鎮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北鎮 121300)
豬呼吸道疾病主要有豬肺疫、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支原體、副豬嗜血桿菌病、呼吸與繁殖綜合征、豬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一般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型,前期、中期和后期,每個病種在每個程度和階段都有其不同的臨床特征。很多養殖戶在臨床上分不清豬的幾種呼吸道疾病,總覺得癥狀類似,較易弄混,不能對癥治療,影響病程和治療效果。本文就能導致豬呼吸道疾病的幾種病的鑒別診斷方法和剖檢圖片和大家分享交流,希望能給廣大的養殖戶朋友們帶來些許幫助。
豬肺疫又叫豬巴氏桿菌病,多發生在中大豬(大豬較多),發病豬齡3~12月齡或45公斤以上的大豬。臨床上以痙攣性干咳(咳嗽幾聲停下之后再繼續咳嗽,不受控制)為主,發病豬脖子腫(急性咽喉炎導致),耳根、頸部和腹部皮膚發紺(發紫),叫聲嘶啞,前肢分開呆立,張口呼吸,嚴重時候呈犬坐姿勢,病程1~2天,最終因窒息而死。體溫41℃以上。剖檢病死豬可見大葉性肺炎,有最急性(腎炎,脾出血)、急性(暗紅色和灰紅的局部病變)、慢性(肝變區擴大,有局部壞死灶,纖維素性滲出,肺部粘連)3種。符合以上特征的即可初步判定豬肺疫,但是不能判定是否單純感染。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發病豬以連續咳喘、喘為主,腹式呼吸嚴重,鼻腔有粉紅色泡沫,呈犬坐姿勢,口、鼻、耳、四肢的皮膚發紺,肺出血,偶爾腹瀉、嘔吐,急性型通常無臨床癥狀豬就死了。發病豬體溫41.5~43℃以上,呈稽留熱,發病豬齡6~24個月,中等豬和大豬多發,3~4月齡更多(4~5月齡、9~11月齡也多發,12~120公斤)。剖檢可見病豬呈大葉性肺炎,癥狀比豬肺疫更加廣泛明顯,整個肺呈血色水腫,肺間質增厚,肺表面的纖維性膜及其附著物引起了肺與鄰近的胸膜粘連,中、大豬死亡從鼻子和嘴會流出白色泡沫或血沫子。符合以上特征的即可初步判定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但是不能判定是否單純感染。
支原體肺炎也叫氣喘病、肺炎支原體。主要特征癥狀是連續性咳喘,以咳為主,早上和晚上咳嗽癥狀比較明顯,受到冷空氣刺激或驅趕之后咳嗽明顯加劇。前期短咳,流出少量清亮的鼻液,中期咳嗽明顯,后期張口呼吸,鼻液呈灰白色黏性或者膿性。支原體導致的呼吸道疾病在體溫和食欲上變化都不大,唯一變化的就是弛張熱,經常伴發其他疾病一起發生。一般在哺乳期和斷奶期的仔豬多發,體重在7.5~30公斤之間。剖檢病變較明顯。小葉性肺炎,病豬的肺尖葉心葉大致呈對稱性肉樣變(肝變)多有繼發癥狀。符合以上特征的即可初步判定豬支原體肺炎,但是不能判定是否單純感染。
副豬嗜血桿菌病又叫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也稱格拉澤氏病。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常繼發或并發感染(是第一大細菌病)。特征癥狀有打空腔咳嗽,犬坐姿勢,呼吸道因狹窄會有輕微的吹口哨的聲音,豬戧毛、消瘦、喘,嚴重時出現腹式呼吸。普遍多發,主要發生在仔豬斷奶前后,斷奶后35~60天的仔豬最易發生,12.5~30公斤的豬常常和圓環病毒病混合感染。偶有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眼圈青紫,鼻子出血,嚴重的關節腫脹而跛行。天冷或斷奶應激會發生副豬嗜血桿菌病,或者發生其他免疫抑制類疾病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而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發病。急性型體溫為40.5~42℃,慢性型體溫為39.5~40℃,弛張熱。剖檢變化有病豬胸腔積液,纖維素性滲出物,心臟呈絨毛心,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因此此病很少單發。打開腫脹的關節會發現關節內有積液。本病與支原體一樣,常伴發其他疾病發生。符合以上特征的即可初步判定副豬嗜血桿菌病,但是不能判定是否單純感染。
不能因為耳朵發紫發紺就斷定是該病。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病原是動脈炎病毒,主要分兩個型,歐洲型和北美型,每個型都有其代表毒株,歐洲型代表毒株lelystad株,北美型代表毒株VR2332株,兩種型的毒株之間同源性只有60%多,免疫不同疫苗相互之間保護力不夠。我國流行的主要毒株,CHER株(哈獸研研發)、R98株(自然弱毒疫苗,穩定性較高)、VR2332株被稱為經典毒株,因毒力較低,比較適合實施普免。江西A1R株、廣東R180株、湖南4-F112株、天津F92株屬于高致病性藍耳病毒株。其中江西A1R株和湖南4-F112株毒性更強一些,用苗時要分清使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是NADC株(美國農業部下屬的國家動物疫病中心)。特征癥狀有被毛粗亂,眼瞼水腫,雙耳背面發紫,眼周圍有分泌物,眼睛類似化眼線(結合周邊疫情,以及疫苗免疫情況,母豬流產情況)判定,一般不是單獨的幾個豬發生,應是大群集體發生的病。體溫41℃以上,稽留熱。發病豬大小不固定,1月齡左右產床上的小豬發生后的死亡率較高,發病急。7.5~9公斤的豬死亡率高,30~60公斤肥豬輕度癥狀,耳朵背面發紺,采食量下降。母豬多流產死胎胎衣血泡。公豬表現為精子活力差,嗜睡。30~60公斤的豬一般不致死,可耐過。剖檢變化有病豬彌漫性間質性肺炎,肺門淋巴結大理石樣出血,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致病機理是病毒攻擊靶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和肺泡間質細胞),導致肺泡的間質增寬,肺泡之間的間質水腫、血腫,腫脹像鯉魚魚鱗。間質增寬會壓迫肺泡空間結構喪失空氣交換的能力,氧氣輸送障礙,此時懷孕母豬的胎兒需要的養分供給不足而死亡,這就是為什么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會導致母豬流產的原因之一。符合以上特征的即可初步判定豬呼吸與繁殖綜合征,但是不能判定是否單純感染。


豬流行性感冒比較好區分。季節性比較明顯,主要在秋冬季節多發。特征癥狀是咳嗽,而且多數豬同時出現咳嗽,有清亮鼻液、打噴嚏,呼吸道有泡沫分泌,豬群扎堆現象較明顯,病豬體溫40~41.5℃呈稽留熱,不分日齡大小均易發病,主要秋冬和冬春換季溫差大的時候多發,若無并發癥一周左右可以自行康復。特征剖檢變化氣管內有泡沫、間質性肺炎、肺水腫、肺門淋巴結充血。如果大豬在不繼發感染的情況下,會有減食現象,但是豬會扛過。但是為了養豬效益,還是需要用一些藥物,本病對癥后用藥很好治療,治療可選用雙黃連稀釋頭孢噻呋鈉+林可霉素注射。符合以上特征的即可初步判定豬流行性感冒,但是不能判定是否單純感染。(本病有臨床圖片。)
綜上,掌握了上述幾種病的鑒別診斷方法,不再因單一的某一個特征性癥狀來判斷疾病,在臨床上就不難區分豬呼吸道疾病了,然后再對癥用藥治療,既能縮短治療周期,又能把養殖戶的經濟損失降低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