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麗娜(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太原醫院CCU)
根據醫學統計顯示,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在我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往往防不勝防。如何才能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作出準確的判斷與處理,避免生命危險呢?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突然發作的疾病,但心肌的堵塞往往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患者在發作之前往往會有一些前兆,比如身體乏力、心悸氣促、胸前區疼痛以及胸部不適等,這些癥狀屬于冠心病等疾病常見的癥狀,而冠心病正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當人們出現這些癥狀時,就需要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并采取防范急性心肌梗死的措施了。
在真正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前,患者還會出現一些明顯的早期癥狀。比如在清晨、休息的時候或者活動的時候出現心前區疼痛的癥狀,部分患者還會表現出一些心衰癥狀如咳嗽、呼吸困難等,也有患者會表現出皮膚蒼白、意識模糊、四肢冰冷等休克癥狀。
典型癥狀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之后患者所表現出的癥狀,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心前區疼痛、憋悶,部分患者疼痛的持續時間甚至會超過30 分鐘,且保持休息也無法減輕疼痛。此外,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心臟會增加全身供血來改善供氧,因此會出現心跳加快與血壓升高的情況。如果患者在一定時間內未接受治療,心臟功能就會逐漸下降,進而導致心跳減慢,并且會出現休克表現。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之后,常規處理方法是讓患者通過平臥休息、停止活動以及保持安靜環境等方式減輕心肌的耗氧量,避免病情惡化。在患者入院之后,醫護人員還可以搭配使用生命體征監測以及吸氧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處理,這樣可以在減輕患者心肌負擔的同時觀測患者的狀況,從而在患者病情惡化時進行有效應對。確診心肌梗死必須盡快做冠脈造影檢查,明確梗死的部位和范圍大小,然后迅速采取溶栓治療或支架植入的方法,將閉塞的血管開通,恢復心肌的供血,減少心肌壞死的范圍。支架植入術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患者發作時間不超過12 個小時,就可以在閉塞的部位植入支架,超過12 個小時,就要根據患者的情況,綜合考慮之后選擇相關治療方法。而溶栓治療需要在胸痛發生6 小時以內進行,如果超過6 小時,就會錯過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藥物治療也是一種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處理措施,如果患者身上攜帶有應急藥物可在發病現場立即使用。一般情況下,藥物處理急性心肌梗死使用的主要是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這些藥物也是絕大部分心臟疾病患者身上隨時都會攜帶的藥物。在患者入院治療之后,醫護人員還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使用止痛藥物、減少心肌耗氧藥物、抗血栓藥物以及調脂藥物等。若藥物搭配常規處理方法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則需要及時安排對患者的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