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洋
(中共許昌市委黨校,許昌 461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相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用宏大的歷史視野把握歷史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得出歷史啟示,從廣闊縱深的歷史長河中體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歷史的階段中、歷史的聯系中孕育而生的,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進行歷史分析,可以從中國近現代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歷史維度來深刻把握。
1840 年鴉片戰爭后到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慘遭列強侵略,為了改變這種悲慘局面,中國人開啟了漫長而艱辛的探索之路,其間經歷了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維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及民國初年的議會政治,均以失敗告終,用毛澤東同志當時的話講就是“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在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反復斗爭中,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事實也證明了,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中國人民結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 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近代以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宣告完成,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又帶領中國人民朝著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個歷史任務邁進。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心系人民對擺脫貧窮落后的期待和對社會主義的向往,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改天換地的巨變;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更是日新月異。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就是擺脫近代以來中國落后面貌的奮斗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取得的輝煌成就足以表明:近代以后,中國落后挨打、受人欺凌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因此,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孕育于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殷切期望,孕育于中國共產黨人對近代以來追求現代化目標的責任與擔當。一部中國近現代史,正是中國人民在復興之路上艱難求索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為實現現代化不懈奮斗的歷史。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史邏輯要避免用靜止、孤立的眼光看待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要從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奮斗過程中感悟歷史,以及人民因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因何能夠戰勝艱難險阻,取得全國政權,成為中國人民的“主心骨”和“定盤星”。
世界社會主義500 多年的發展進程,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飛躍。這期間,見證了社會主義的發展和成果,但也充滿了曲折和挑戰。
1917 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的誕生標志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由理論階段發展到現實階段。馬克思主義隨后引入中國,令正處于苦悶和彷徨的中國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中國共產黨從一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也是一部理論探索史,中國共產黨正是在理論探索中,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認識。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豐富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這不僅是對中國的理論貢獻,也是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貢獻。
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理論的同時,也在科學的理論下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使中國由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中國以自身的發展成就向世界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國際形勢風云激蕩,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遇了巨大挫折和挑戰,而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穩住陣腳,舉旗定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沒有發生顏色革命,沒有被和平演變,沒有屈服于西方國家所謂的“制裁”,反而成了社會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使馬克思主義在21 世紀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鄧小平同志曾做出過重要論斷:“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將始終站得住。”今天中國的崛起有力證明了這一點。
回顧世界社會主義500 年的發展成就,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給中國帶來的驚人成就為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探索發展道路也提供了一種方向性指引。美國政治學者福山(Fukuyama)提出的“歷史終結論”不攻自破,蘇共的垮臺和冷戰的結束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著中國,影響著世界。中國的崛起為世界貢獻了除了西方發展道路之外的一種全新選擇,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當然,中國的優越性非一朝之功,而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結果。當前,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中國共產黨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也必將開啟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局面。
中華民族歷經了五千年綿延不絕、源遠流長的文明史,歷經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融合歷程,始終保持文明不間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文化沒有斷過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壯大總是以文明的延續傳承為支撐,以文明的輝煌燦爛為依托。中華文明在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上可謂碩果累累,在古代文明許多方面的發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農業、醫學、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都是首屈一指;然而,進入近代,中華文明不僅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而且在列強的入侵中幾乎面臨著“同化”的危機,中華文明何去何從應該說是中國進入近代以后面臨的重大問題,是像義和團的盲目排外、袁世凱的“尊孔復古”這樣的封閉僵化?還是像胡適、李敖以全盤摒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西方文明為目的的全盤西化?當時社會上一度各種思潮競相迸發,尤其是在新文化運動中,各種思潮交織碰撞,各種爭論激蕩不絕。在這期間,俄國十月革命爆發,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給了中國人新的思想啟迪。然而,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相融合,做到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又不摒棄中華文明,需要經過漫長的理論探索歷程,而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的探索歷程中承擔了這樣一個艱巨的歷史使命,完成了中華文明的轉型、更化和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是一部對理論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史,是一部將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的歷史,也是對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進行繼承、創新和復興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在艱辛的探索中,逐步摒棄了“左”和右兩種錯誤傾向,將馬克思主義這一外來的理論結晶與中國的優秀文明成果有機結合,形成了中國新的思想理論結晶,這也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結合既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與中華文明相通,又基于中華文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了豐富和發展。所謂“相通”,就是指馬克思主義中某些理論與中華優秀文化高度契合。例如,中華文明倡導的“天下一家”和“大同”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倡導的“共產主義”理想有所契合,古人講的“絕知此事要躬行”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高度契合,等等。所謂“繼承與發展”,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又結合中國新的時代特點,通過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與方法進行總結,不斷為馬克思主義增添新的理論結晶。例如,在革命年代,毛澤東基于“實事求是”的立場,結合中國的特點,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在改革年代,鄧小平基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立場,結合中國的實際,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等等。凡此種種,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也在中華文明這一宏偉壯觀的“大觀園”中不斷開枝散葉、開花結果。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是對馬克思主義不斷進行深化發展的一百年,也是對中華文明的優秀成果不斷繼承與發展的一百年。
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明的復興不僅體現在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有機結合,也體現在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創造的新的物質成就、技術成就、文化成就及藝術成就等,凡此種種,不僅向世界展現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也向世界昭示了中華文明的魅力。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不僅是中華民族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歷程,也是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歷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
就人類解放事業而言,中國共產黨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結束了百年來中國人民被奴役和壓迫的悲慘歷史。這不僅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人類文明發展史也有重要影響。這就意味著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擺脫了被奴役、被壓迫的命運,這對于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爭取民族解放斗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振奮和鼓舞,有力支持了被壓迫的民族和國家解放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大力支援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解放斗爭,積極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大量的物質援助和人力支持,這無疑是對人類解放事業的重大貢獻。
就人類物質文明而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向世界貢獻了大量的資金、技術、人員、智力支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1978 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經濟迅速發展的奇跡,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與日俱增,有力推動了全球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的騰飛,并不是一家唱“獨角戲”,更不是一家獨大,而是與世界各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讓眾多發展中國家都能夠搭上中國快速發展的“快車”。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質援助和人力支持,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成果不僅惠及了中國人民,也惠及了世界人民,中國的崛起不僅是自身的發展成就,也是對世界的貢獻。尤其是2020 年底,經過長期奮斗,中國完成了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這不僅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指出:“這個成績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發展成果對人類物質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就人類發展進程而言,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探索,走出了一條符合民心民意、適合本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解決了傳統社會主義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即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融合問題、社會主義與全球化的融合問題,這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中國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經驗為廣大發展中國家邁向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這是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顯示出的巨大優越性不僅加速了世界現代化進程,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同時,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天下大同”的價值取向,積極致力于解決全球問題,致力于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以期國際秩序更公正、合理,從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從長遠來看,這為解決人類發展進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提供了路徑選擇。
以上述四個歷史維度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史邏輯,可以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看得更清、更遠,學得更深、更透,更有利于深刻體悟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性、新中國成立的歷史必然性,以及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在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以縱深而廣闊的歷史維度學習百年黨史,對于開闊歷史視野,擴寬歷史格局,從宏大的歷史維度中洞悉歷史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