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軍芳
(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員會黨校,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100)
隨著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對文化發展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黨校是黨員得到培訓指導的主陣地,在我國人才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更好地對黨員落實教育指導,必須對教育培訓資源加以深入辨別,而紅色文化資源作為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格外注意。
紅色文化是我國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不斷總結和凝練的精神文化瑰寶,經過了歷史的考驗。紅色文化不僅代表特定時期人民的精神意志,也代表中華民族在危機磨難面前永不低頭的堅韌精神。黨校在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的同時,有效結合學科專業知識,可以推動黨員增強民族歸屬感并發揮個人價值。紅色文化可以隨著現代文化發展給予青年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紅色文化的學習可以讓人們了解中華民族逐漸變強的歷程。這些文化資源在歷史發展中漸漸演變為民族精神、文化內涵。因此,在黨校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勢必會成為激勵黨員的重要動力,促進基層黨員人文素養的提高。
紅色文化成為新時期社會建設主要內容的原因在于,其可以滿足社會大眾精神上的需求,讓眾多處于迷茫狀態的人確定發展方向,也為國家指明前進的方向。新時期,社會文化呈現出多元狀態,以此賦予了紅色文化新的內涵,而紅色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發展的特性也體現出紅色文化的進步性。紅色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犧牲精神等是與新時期發展主題相符的精神,也是永遠不會被拋棄的精神品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國家的體系核心,預示著愛國和實踐的多元內涵。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的基礎動力,促進其良好形成。
在具體工作開展中,一些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基地建設充斥著市場化氛圍。首先,舊址過分翻新,文物摻假,為招攬游客在文化基地內開設娛樂性質的附加產業,市場化氛圍強烈。其次,紅色文化內涵不足,缺乏歷史代入感,個別地區出現大眾化、庸俗化情況。市場化基地建設導致黨性教育無法借助基地載體良好落實,抑制了教育意義。另外,個別地區盲目開發教育主題,缺乏地方特色。首先,相鄰地區一同開發紅色文化,使得教育資源特色沒有被有效挖掘。其次,刻意忽視地方特色,沒有對不同類型資源進行有力開發,內容過時,不具備時代性。因為大部分教育基地內容題材的雷同,使得基地教育也大同小異,學員頻繁學習相同內容,長期下去就失去了興趣。
當前,紅色文化教育過度依賴現場教學,出現參觀等同于教育,解說等同于教學的錯誤認知。其一,將現場教學設計成以參觀游覽為主,紅色培養為輔的模式,長期下來黨員會盲目地認為紅色文化資源只是用來參觀游覽的,無法感受到深刻的教育意義。其二,一些黨校在落實紅色文化教育資源開發時比較保守,缺乏勇敢挑戰的精神,沒有全身心投入研究多元化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互動性,形式單一且不夠生動。
首先,過度關注積極教育,忽視警示培養。在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時,看重不懼險阻、密切聯系群眾、為人民服務等宣傳,容易忽視對內涵警示教育意義的紅色資源的開發。警示教育是指吸取黨的歷史中的經驗與教訓,幫助黨員順利發展,提高素質與能力。
其次,沒有聯系社會實際,為了講述歷史而講述歷史,沒有在歷史發展中良好總結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影響力和歷史價值,體現出只談論歷史不研究現實或是僵硬融合的現象。內容設置和實際缺少聯系,時代關聯性薄弱,因此黨員體會不足,產生事不關己的想法,無法實現教學要求和目標。
需要加強教育引導作用。當前紅色文化資源滲透性不足,存在形式主義。
其一,黨員體現出臨時性熱血、短暫性記憶的傾向,學習比較浮躁,沒有動腦思考。因此,紅色文化資源教育缺乏引導力,不能實現推動黨員在培訓后消化吸收,并體現在實際行動中的目標。
其二,部分課程雖然進行了良好規劃,但是因為遠離黨員的現實工作,導致黨性教育不夠深入,體現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特點。
其三,部分課程主題以對黨員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沒有對不同水平的黨員進行差別培養,致使相同課程在不同班型的效果參差不齊。
另外,教育效果反饋和評價形式單一,沒有進行長期追蹤。首先,針對紅色文化資源教育效果的反饋,主要借助黨員書寫的黨性分析文件與評估報告落實自主剖析、自我反思。誠然,黨性教育是長期實踐培養與理解的過程,借助紅色文化資源以古鑒今僅是一個步驟,強化實踐水平才是黨校教學目標。其次,教育追蹤機制和教育評價機制不完善,雖然黨員在了解紅色文化時會有很多感觸,但是在回歸崗位之后就會慢慢退卻培訓時的激情,紅色文化教學效果與實踐培養脫節。
在新時期社會發展中,信息的來源更加豐富,主流思想和非主流思想同時存在,社會上各種思想在碰撞中飛速發展。在此情況下,黨校教學工作需要將紅色文化資源滲透在內,以此推動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確保其在發展的大潮中也可以保持穩定的政治動力。黨校教學環節能夠通過革命基地、烈士遺物等事物來熏陶黨員。感化群體就是借助教學行為來指引全體成員情感出現變化,以此優化和約束其行為。感化群體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可以推動黨員掌握紅色文化的內在含義,借助理解、接納和內化吸收等相關流程來提高其綜合素質能力。
現場教學是新提出的一種教育模式,主要優勢在于體會直接、寓情于景,在教育指導過程中產生了良好影響。作為國家珍貴且重要的文化寶藏,紅色文化資源的具體意義在于可以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以此培育其健康積極的三觀和人生導向。最近幾年,黨校教育指導工作愈發重視對現場教學的應用,比如邀請紅軍戰士和老干部參與教育,以此為黨員展示更加真實的紅色文化素材。國外研究發現,知識的掌握需要根植于感官。此理念體現出在新時期教學工作中,在黨員知識儲備日漸豐富的背景下,感官的意義也越發重要。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可以切實對黨員產生吸引力,以此將具體化的知識內容變得感性化。在教學期間,可以讓培訓主題處在指定環境中,以促進黨員總體素養的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在新時期發展進程中需要共產黨人一直堅持理想信念,把握精神追求,這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并且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后續發展期間,需要堅持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這也是共產黨人內涵所在,也是確保共產黨人可以承受一切考驗的基石。在進行黨校教育期間,革命先賢的典型事跡可以讓黨員體會紅色文化的另外一種形式,也就是共產黨人的高尚的理想信念。對于共產黨人而言,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不管身處低潮還是巔峰,均有堅毅的意志和頑強的信仰,即便外部環境不佳,共產黨人也可以保持本心。這樣的理想信念會通過紅色文化的形式對新一輩共產黨人進行熏陶,雖然新時期的歷史環境已經不再需要對戰爭做出針對性舉動,但利益的驅使與侵蝕遠比槍林彈雨恐怖,因而需要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可以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改革期間,不管面對怎樣的困難,共產黨人均可以保持堅定的信念,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實現全面強化的目標。因而,在對黨員展開黨性教育時,不光要向教育人員滲透高尚的信念文化,還需要宣傳紅色文化的核心與作用,以此推動黨員繼承先輩遺志,并發揚光大。
在對榜樣人物進行學習時,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先進典型學習要求。在后續的先進典型學習上需要立足點滴小事,持續完善自身,在細節上對自我進行約束。新時期,共產黨人需要通過實際行動對先進榜樣加以學習,以超越前人為目標。紅色文化中蘊含的先進人物與先進事跡均可以對黨員發揮良好示范作用。在不同發展時期,我黨受到不同的影響因素限制,因而對不同階段的共產黨員來講,其要求也存在差異性。然而,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各個時期的共產黨員身上均可以體現出相同的寶貴品質與時代特色。但是不管怎樣,黨性原則極為關鍵,并且黨性原則也將世代相傳。因而,在對培訓人員展開黨性原則培養的過程中,需要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榜樣示范不僅僅是對革命先賢光輝事跡的復述,更要結合時代與歷史掌握革命先賢的成長經驗和偉大事跡,以此更深入掌握和理解共產黨的發展規律,充分繼承和發揚黨性原則。
在對黨員進行教育指導期間,需要有機結合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以此確保教學效果。在選擇教育培養內容時,黨校要深入發掘歷史,歷史中通常含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時代意義,不光如此,還具有共產黨在過去艱苦時期的工作策略。至于教學形式方面,教育人員需要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如現場教學、激情教學、情境教學、訪談教學及影像教學等,在深刻反思時代發展和實際需求之后,確保教學課程與黨員產生情感共鳴,以此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與目標。另外,在進行教學時,教育人員可以帶領黨員在發生各類重大歷史事件的地點進行緬懷、反思、感受和參觀等。比如,在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員會黨校進行培訓時,可以引導黨員前往新疆新輝紅色記憶博物館進行觀覽,感受紅色記憶展品背后蘊含著的老一輩革命人士的輝煌歲月,深刻體會共產黨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堅定而偉大的追求。
在黨發展初期倡導的基本路線中,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腳踏實地。因而,在黨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指導過程中,教育人員需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路線,從實際的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掌控,充分結合教育實踐與理論培養,盡可能地發揮黨校紅色文化培養對黨員甚至大眾的重要價值。立足實際,第一點要實現教育內容符合現實發展,圍繞社會各級黨校設計針對性教育方式。第二點要立足需求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緊密聯系社會需求,進行針對性教育補充,合理落實黨校紅色文化教育。實現以需求為導向的教育,真正結合國家發展實際情況,發揮好新時期黨校紅色文化教育功能。
綜上所述,紅色文化資源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是對蕩氣回腸的歷史經歷的充分證明,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我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艱苦奮斗的偉大歷史經歷,因而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學習相當于對國家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意志的傳承。新時期,共產黨人需要更加深入理解和消化優秀精神與意志,深入落實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對紅色文化歷史意義與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另外,要對紅色基地進行探究,有效發揮其真正的價值與作用。在后續黨校教育中,需要關注紅色文化資源對黨性培養的重要影響,以此宣傳優良傳統,繼承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