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海 曾俊儒 張永至
(昭通學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同志于2017 年10 月18 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質變。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體育特色小鎮是推動城鄉一體化,促進城鎮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的有效途徑。云南省昭通市牛場鎮臨近貴州畢節和四川宜賓,牛場鎮有著良好的少數民族體育資源和紅軍長征文化紅色革命點,地理環境優越,為體育特色小鎮的開發打下了基礎。本文通過對牛場鎮體育特色小鎮的打造路徑探析,總結出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路徑和機遇,為脫貧地區有效接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提供參考性依據。
體育特色小鎮第一次被提及是在2017 年5 月,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于《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將“體育特色小鎮”的概念表述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助力新型城鎮化和健康中國建設,促進脫貧攻堅工作,以運動休閑為主題打造的具有獨特體育文化內涵、良好體育產業基礎,集運動休閑、文化、健康、旅游、養老、教育培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空間區域、全民健身發展平臺和體育產業基地”正式提出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并要求,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批具有鮮明體育特征、濃厚文化氣息、集聚融合產業、良好生態環境,并能夠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努力帶動小鎮所在區域體育、健康及相關產業發展。
江蘇省體育局將體育特色小鎮的概念定義為:以運動健康為主題和特色,集體育、健康、旅游、休閑、養老、文化、宜居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空間區域和發展平臺。查閱相關文獻和政策性通知,有運動休閑小鎮,體育文旅小鎮,體育小鎮等諸多定義,但其實質性還是一樣的,且眾多學者和官方對體育特色小鎮的定義更為清晰,體育特色小鎮的研究占據主導。因此本文還是以研究體育特色小鎮為對象進行探討。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首要就是產業的發展,這與三農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有效促進三農工作發展。高質量的體育特色小鎮可以有效推動地方產業推廣,激發農民的強烈體育運動意識同時提高人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規律性地參與田競類、球類、越野類、水下等等一系列的體育活動,形成一種良好的鄉風鎮風。一定程度上帶動旅游業、餐飲、交通、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
牛場鎮是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下轄的鄉鎮。牛場原名卻良佐,簡稱“卻佐”。因這里逢十二生肖的屬牛日趕集,故稱“卻佐牛場”,簡稱牛場。牛場鎮位于鎮雄縣東部在東經106°,北緯26°37’分,鎮人民政府駐地距離縣城47km,距離昭通市140km,距離貴州省貴陽市110km,距離四川省宜賓市195km。與多個鄉鎮接壤,轄9 個村民委員會165 個村民小組9654 戶41133 人。全鎮平均海拔1365m,最高山峰位于半坡村的雷打坡,海拔1735m。氣候屬于北亞熱帶,四季分明。國土面積160.43km,一所九年一貫制中學,0 所小學、2 所幼兒園,5 塊標準籃球場地,2 個廣場健身活動中心、2 個鄉村振興文化書屋。紅色文化:賀龍元帥“紅軍長征文化南天門點兵臺主體公園”。現有文旅景點:“夫妻石筍、觀音巖瀑布、大水溝水庫、葡萄園、”以及正在打造的:“九股水公園、四楞碑云上草原”。
當下西南邊陲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對于體育特色小鎮建設恰逢其時。王運土在邊疆貧困地區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現狀研究中指出,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現狀:政策文件難以深入落實落地,宣傳普及不夠,體育文化活動單調無趣,人民思想意識欠缺。
武坤研究發現,四川省廣元市曾家鎮政府如果想更好地推進體育小鎮建設,應該以體育產業發展為核心,擴大體育產業的服務面、覆蓋面,提高產業之間的聯系,同時結合當地資源情況,大力發展旅游業、服務業,擴大人流量。要想積極推動體育特色小鎮的高質量運營發展,曾家鎮政府應該進行全方位多方面準確的定位,緊跟國家政策的腳步,不能只偏向旅游業而忽略體育經濟的運行。
李百然研究發現,體育特色小鎮既是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載體,也是健身休閑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我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具有如下特色:政府地方利用體育資源的動機較強,大力推動體育小鎮建設;企業公司對體育小鎮趨向性較明顯,多種體育項目試圖介入;體育與房地產結合的案例較多,有既做體育又做房產的目標沖動。目前,我國掀起了建設體育特色小鎮的浪潮,且取得一定成效。
縱觀資料文獻,從2015-2023 年,關于體育特色小鎮的研究傾向于理論層面的探析,其內涵分析、生態建設、發展模式、SWOT 分析、機遇與挑戰分析、對策和路徑研究,以討論分析為主。對于實踐性的研究相對較少,隨著十九大召開,全民健身熱潮的掀起,國家布局規劃,鄉村振興各大發展戰略的制定,城鄉一體化集聚,“三農”是基礎,農村的發展是重點。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維,注入新鮮事物,在現有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尋求新的出路,打造體育特色小鎮就是一種發展鄉村推動城鎮一體化的方式。以點進行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不斷探索,結合牛場鎮地方特色,走體育+產業、體育+旅游、體育+互聯網……體育+N 的模式,加快城鄉發展。
羅月云立足于江西省體育特色小鎮的實際情況,提出結合鄉村振興,促進“體育+振興”深度融合;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小鎮服務管理水平;立足當地文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培育賽事活動,打造體育旅游賽事品牌;創新推廣模式,優化體育特色小鎮投融資環境等六條發展路徑。
韓宇飛在山東省體育特色小鎮發展路徑研究中表示應從創新小鎮特色品牌、建立監督評估機制、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原則、加強上下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四個方面對山東省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路徑進行優化,從而促進小鎮合理有效地發展。
培育特色體育產業,挖掘發展特色亮點;深化產業改革,建立成形的體育特色小鎮產業鏈;完善設計規劃,指定可持續發展模式;建立健全健身旅游服務體系,提升運營管理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吸引人才聚集。
體育特色小鎮研究日趨成熟,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也頗具特色。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梳理牛場鎮地方文化和資源,也正在投身鄉村振興駐村工作,有著實地發展的優勢。作為高校教師,結合自己專業,把鄉村振興工作做好做實。文章以打造體育特色小鎮的路徑為出發點,以政府為圓心,輻射周邊行政村的旅游景點為思路,打造體育特色小鎮。探析其打造路徑,為牛場鎮地方經濟發展、城鄉一體化、鄉村的振興貢獻綿之力。
黨組織文化活動。黨員主題活動日,50 年黨齡老黨員慰問活動,云嶺先鋒線上黨員培訓班,紀念紅軍長征文化主體公園革命烈士掃墓活動。
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文體活動:鄉村振興文化先行,修建文化書屋,收藏上萬冊圖書,涵蓋政治、經濟、文化、體育,適合幼兒到成人的所有書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供人們獲取知識。
“三下鄉”活動,高校老師和大學生走進農村,走進農田,走進農村中小學課堂。交流產業種養植技術,給中小學學生分享大學生生活,樹立遠大理想信念,憧憬未來、憧憬大學之旅,對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村中小學學校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工作隊在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和“雙減”政策大背景下,結合專業方向和牛場鎮基本情況,組織中小學學生連續兩年開展暑期體育活動,孩子們勞逸結合,收到了良好的反響。
春節迎新文娛活動。在政府部門和群眾參與下舉辦拔河比賽,激發人民的凝聚力;趣味運動吹氣球,提高人們肺活量,增加運動積極性和趣味性;抬乒乓接力有效鍛煉人們平衡能力;籃球競賽達到強身健體,培養參與者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一系列活動豐富人們業余生活,給新春佳節增添年味和特色!
中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何時何地都始終圍繞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前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是國家發展戰略,是地方振興和發展的明燈。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和歸劃離不開地方黨委政府,地方黨委政府部門成立工作小組和責任人。作為打造體育特色小鎮政策制度的重要保障,狠抓責任,落實項目,規劃頂層設計,監督管理打造特色小鎮的質量和進度。同時政府部門規范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招商引資。不能盲目跟風,結合地方特點展開規劃和落地實施,走出去,學習其它成熟地方的寶貴經驗。做到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發展方向,行事具備前瞻性和實效性,職責明確,分工合理,目標清晰。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突出體育和旅游資源相結合的特色亮點,同時平穩發展地方產業和生態文明,充分挖掘地方有利資源,爭取打造出契合牛場鎮實際的具有現實意義的地方體育特色小鎮。為民謀福利,為民促增收,為民共富裕。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靈秀,歷史使人明智”高校駐村工作單位,擔負著教育文化振興,體育文旅特色小鎮振興,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使命。建成鄉村文化特色書屋,融合體育特色小鎮資源,完善小鎮文化生活。農學技術支持農業增產,地旅專業助力地方資源挖掘;交通運輸集團駐村工作單位,硬化道路,規劃道路,鋪設健步小道,路標路牌,以牛場鎮政府為中心點全面覆蓋牛場鎮下轄九個行政村,為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奠定基礎,便于今后開展全民健身,全馬半馬拉松等競賽類體育文體活動。工科管理局駐村工作單位,各個駐村單位分別就單位特點發揮自己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打造體育特色小鎮的軟硬件貢獻力量。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體育商學院院長易劍東指出,發展體育小鎮,不僅要因地制宜,把當地特色體育項目相關的生產、生態、生活全部融合進小鎮,與此同時,也要敬畏和保護自然,全面推動綠色、循環、低碳這種可持續性的發展。體育+旅游,體育+互聯網,體育+N。航旅集團,以牛場鎮政府的九股水文體公園為圓心,方圓5km 為半徑,9 個行政村在圓上,突出各個村的景點:“九股水文體公園—賀龍元帥紅軍長征文化主體公園—夫妻石筍—觀音巖瀑布—卻佐辣椒基地—清澈大水溝水庫—田園葡萄園—云上草原祁家地—方竹節節高升打卡圣地—露天游泳休閑區”系列旅游景點,經過挖掘和創新開發后,在鄉村振興第二步2035 年前基本形成,以健步道路形式連接起來,一站式游玩,一站式開展全民健身的文體娛樂活動,面相縣市省乃至全國全世界開放。推動地方產業興旺,有力種植地方特色農產品,精加工精包裝,線上線下銷售,穩就業促增收增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達到生態宜永久居住;做好小鎮主人公的角色,保持熱情純樸的鄉風民風;全鎮上下遵循黨的堅強領導原則,具備良好的法律法治體系去打造體育特色小鎮,經營體育特色小鎮,以這種理念和思維去拓展鄉村的振興,建設美麗的家園。原則航旅集團和有關單位做好宣傳和開發工作,一個美麗的小鎮初具規模,體育特色小鎮初具雛形。體育用品公司,體育賽事轉播公司,餐飲公司,農特產品加工和銷售公司,各類體育運動項目裁判協會等一應俱全。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是服務的對象,也是參與小鎮建設的核心,應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地方地理環境而制定規劃。群眾是受益者,鼓勵當地群眾參與小鎮建設,聽取他們的想法和心聲,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眾人拾柴火焰高農民是自發組織志愿者協會,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到小鎮建設過程中,配合小鎮建設土地使用,房屋改建,體育健身宣傳工作,保護生態,愛護小鎮環境,從小孩從大人和老人做起,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為體育特色小鎮建設添磚鋪瓦,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更進一步,為基本實現和全面實現現代化強國進軍。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文章旨在對牛場鎮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路徑的研究,分析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渠道路徑,給牛場鎮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提供積極的理論基礎,促進今后建設高質量、高效率、高規格的文化小鎮、文旅小鎮、體育小鎮,一定程度上提供理論性的參考意義。本文對鄉村振興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規、體育特色小鎮的相關概念進行梳理和界定;建設體育特色小鎮出發點是為鄉村振興服務,一切鄉村活動、組織都離不開鄉村振興這個指揮棒,文化、旅游、體育特色小鎮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助推器;牛場鎮打造體育特色小鎮路徑包括政府部門的主導,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協同,企業和團體組織并進,個體群眾齊參與。
本課題研究組所有成員,扎根鄉鎮駐村,優先調研獲取實地材料,在中國知網等渠道查閱有效文獻資料,汲取當下研究成功的特色小鎮經驗,整理歸納出該鎮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路徑,為全民健身的推廣提供新場所,對體育特色小鎮中體育產業、文化教育和農村體育強鎮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完善該鎮在該研究方面的理論支撐,對牛場鎮打造體育特色小鎮添磚鋪瓦,為基本建設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