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顏 張宏羽
聽取中小企業主意見
“長三角地區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今天的立法意見征集正當其時,讓政府能聽到我們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呼聲。”在《上海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中,企業代表紛紛建言獻策。
從基層探索到國家立法,像這樣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專業優勢,讓立法機構聽到更接地氣的聲音,是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一直努力的方向。
2020年4月,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被市人大授牌成為全市唯一一家設立在檢察機關的市級基層立法聯系點,也是當時上海立法聯系點中為數不多的司法機關之一。
從緊密貼合發展大局的《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修訂,到保障民生民利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再到聚焦鄉村振興的《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三年來,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著力發揮專業型機關的獨特優勢,先后在30部法律法規草案的立法意見征集中提供建議432條,被全部和部分采納78條。
基層立法聯系點被稱為“民意直通車”,要第一時間把老百姓的立法建議原汁原味地反映上去。作為司法機關,如何結合檢察職能,做好立法建言?如何讓人民群眾在立法中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
“數字化轉型要充分考慮到農村老年人居多的現實情況,多研發能兼顧老年人需求的應用。”“這些年,鄉村民宿行業煥發勃勃生機,但民宿資質‘辦證難,同時民宿的后續監管也遇到不少難題,希望探索推動全流程‘鄉村民宿一件事工作,發揮‘一網通辦改革助力作用。”在《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的意見征集調研中,青村鎮吳房村、西渡街道五宅村的村委工作人員有說不完的金點子,從立法“最后一公里”的視域,提供了更接地氣的意見建議。
三年來,聚焦民眾關注度高、感受度高的法規條例,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征集整理130余條意見建議,并將其轉換為可供立法參考的精準表達,做好“民意”與“立法”的“雙向翻譯”,讓立法工作真正地走入尋常百姓家。
“學校在干預的時候,家長不配合怎么辦?這是學校在開展家庭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我呼吁在條例中把家長責任明確化。”
“草案第17條羅列了能夠設置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務站點的資源,建議將法治教育基地也納入其中。”
2022年初,在奉賢區人民檢察院的會議室里,來自高校、公安、教育、司法、社工、學校及家委會等多方的代表,正圍繞《上海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草案)》展開熱烈的討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應只停留在事發之時,更應防患于未然。因此,由區院未檢部門牽頭主導,立法聯系點邀請來各個領域的代表,廣泛征詢意見建議。最終,提供建議28條,被全部和部分采納17條。
“這次座談會征集到的意見建議非常實在,大家來自不同領域,互相補充、集思廣益。這些意見建議能夠真實反映基層的聲音,讓立法機關關注到基層工作中的困難,在立法層面給予指導和支持。”奉賢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部良法,需集眾人之智,方能讓“民主”通“民心”。
三年來,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探索形成了“1+6+23+21+15”立體聯系網絡,即1個立法聯系點、6家顧問單位、23家成員單位、21名專業人才庫成員及15個立法信息采集點。通過調研、走訪、座談等方式,聽取來自不同層面、不同視角的意見建議,真正做到不僅傾聽群眾內心最真實的聲音,還架起了連接各行各業與立法機關的“連心橋”,確保立法意見征集的多維視角。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法律法規應落到實處,成為生活中的守則、解決問題的指引。
如何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這需要基層立法聯系點做“觀察者”、當“有心人”。
立法聯系點主動調研法規實施后的情況,對《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執行落實情況面向中小企業主體當面聽取意見。與會的16家企業代表結合所在企業情況,充分肯定條例的實施所帶來的利好,同時也對企業面臨的打假維權困境、融資問題等更多方面的期許發出了呼聲。通過總結法規施行以來的成效和不足,為日后提出完善相關立法的建議早作儲備,讓法律條文“行”得更順暢。
在法規條文實施過程中,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發現,地方性法規原則性較突出,但細化程度有限。要想讓法規條文在基層實踐中真正落地,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孵化”。比如,《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中第三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因辦理案件需要,可以進行現場調查核實、固定收集證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予以配合,有關部門應當給予協助。”一旦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從線索移送到事故調查,從責任認定到法律適用,檢察機關在每一個環節如何與相關職能部門緊密協作配合?如何凝聚治理合力?還需進一步研討明確。
因此,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舉辦檢察機關參與重大責任事故調查的機制構建研討會,對構建常態化銜接操作機制展開研討、達成共識,并與相關職能部門會簽工作意見,讓法規條文“行”的路徑更加清晰。
“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嚴格執法才能保障法律的生命力。奉賢區人民檢察院以檢察建議為抓手,為基層立法聯系點監督執法功能賦能加碼。
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在2021年辦理的一起發生在點播影院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獲評最高檢新興業態治理未成年人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在當時,點播影院這一新興行業尚屬于監管“盲區”,為了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真正地落地落實,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并聯合出臺《奉賢區未成年人出入點播影院五項規定》(簡稱“奉五條”),將這一新興行業納入監管范疇,明確相關職能部門責任,同時通過整改“回頭看”行動持續跟進監督,并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推動下,將“奉五條”推廣覆蓋全市各區,助力行業健康發展。以“我管”促“都管”,保障執法到位、監管有效,讓法律條文“行”得更深更實。
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將普法宣傳與法律法規意見征求工作有機結合,借助立法意見征集座談會、法律實施情況調研會等方式,把征求意見的過程變成宣傳、普及法律法規的過程,變成宣傳全過程人民民主和提升基層立法聯系點知曉度的過程。
“今天的座談既是聽取我們企業代表的意見,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條例》和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只有真正地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在《上海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訂草案)》意見征集會上,企業代表對意見征詢工作表示了肯定。
此外,邀請各界代表參與聽庭評議、公訴現場庭審直播、召開新聞發布會等,都是檢察機關普法的重要途徑。同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持續開展“送法進校、進企業、進社區”活動,重點圍繞未成年人保護、知識產權保護、防范養老詐騙等主題,以宣講授課、普法小短劇等“線上+線下”的模式,讓群眾感受到法治就在身邊,守法不能含糊、紅線不能試探。
人民,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通過讓群眾參與立法,讓民意通過立法變成國家意志,民生事、國家事的解決和推進更有了法治保障。2023年3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正式施行,將基層立法聯系點寫進了法律,再次明確了基層立法聯系點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中的使命擔當。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基層立法聯系點將能動履職,充分發揮法律專業特色,暢民情、集民意、聚民智,以高質量立法助力改革穿透力,以高效率監督當好人民“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