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靈
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現場
今年以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以赴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從而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2023年7月24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如期舉行,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以下簡稱“報告”)等內容,并對下半年相關工作展開部署。
據上海市發改委消息:近年來,在國家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建成、在建、擬建和儲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涵蓋光子、物質、生命、能源、海洋等多個前沿科技領域,設施數量、投資金額和建設進度均為全國領先。基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滬上取得了諸多重大創新成果,有利于助推我國科技進步和發展。
面向“十四五”時期,上海將按照國家部署,繼續堅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根本要求,圍繞設施全生命周期,適度超前布局“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前瞻引領型、民生改善型”大設施,持續推進已有設施項目建設,以高效建設、開放運行、多元參與、融入地方為原則,做好相關服務保障。同時,上海將圍繞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萍紕撔轮行目傮w戰略,充分發揮在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創新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其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2023年以來,在政策效應釋放、重大活動提振以及低基數等因素影響下,上半年上海市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二季度主要指標同比快速增長,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市場預期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續加強。據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市全市GDP為21390.2億元,同比增長9.7%,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5.5%以上的預期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上半年上海市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速較快,既體現了在質量效益導向下的增長韌性和發展活力,也有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因素。報告指出,基于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上海市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經濟增長動力仍不足,有效需求總體偏弱,部分行業企業仍面臨較多困難,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仍需不懈努力。
2023年以來,上海市積極爭搶經濟復蘇的窗口和先機,加強穩增長工作分析調度和推進落實,制定實施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以及促消費、穩外貿、吸引外資、投資促進、支持民間投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搶抓新賽道和未來產業前瞻性布局。全市經濟努力克服市場需求偏弱、企業信心不足、股市匯市波動等困難,上半年多數主要指標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主要行業實現較快增長。據統計,上半年上海市工業、信息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4.5%、10.7%、12.1%和13.3%,金融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分別增長5.6%、5.8%和9.2%。實物量指標同步增長。此外,上半年上海市全市用電量同比增長9.5%,其中工業、服務業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7.2%和21.3%;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機場貨物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5.3%和13.1%。
隨著生產供給逐步改善,2023年上海市二三產業正恢復向好態勢——
首先,新興產業正引領工業回升向好。在新能源汽車、機械裝備等重點行業拉動下,上海市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三大先導產業新動能釋放。據統計:上半年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4.4%,其中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分別增長13.8%、11%、10.3%和8.7%。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4.6%,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至44.6%。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高端裝備、節能環保行業產值分別增長69.8%、57.8%、33.1%和17.1%。船舶、機械、飛機制造業等行業加快訂單生產交付,上半年產值分別增長71.7%、24.6%和1.2倍。
其次,服務型和流量型經濟穩步恢復。上半年滬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F代服務業加快恢復。上半年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1%。其中,商務服務業在票務服務恢復帶動下營收同比增長27.6%,醫藥研發助推科技服務業營收增長21.9%,文體娛樂業、居民服務業營收分別增長51.8%和66.6%。
再次,數字經濟持續發力。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帶動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快速增長,上半年營收增長23.8%,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15%。
最后,金融市場穩中趨緩。上半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8.7%。6月末全市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7%和7.7%,較年初分別回落2.4個百分點和提高0.3個百分點。信貸結構持續優化,6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33.6%和32.4%,5月末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8.1%和50.3%。
上半年,滬上外貿外資結構優化升級:全市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4%,增速高于全國9.3個百分點。
外貿新業態新主體加快發展。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84%,海外倉累計達到137個。民營企業領先增長,上半年進出口增長20.7%,民營企業出口占比首次超過40%。同時,利用外資總體穩定: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127.8億美元,同比增長7.1%,主要是高技術產業吸引外資拉動。
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出臺實施優化營商環境6.0版方案后,上半年滬上新設企業23萬戶、同比增長88.1%,日均新設企業1851戶,基本恢復至2021年同期水平。稅源不斷夯實,上半年滬上新增納稅人18.4萬戶,同比增長84.6%。產業創新主體加快培育,上半年滬上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1家、外資研發中心13家,累計分別達到922家和544家。
就業物價保持平穩。截至6月末,上海全市正規就業人數1065萬人,同比減少3.7萬人。上半年新增就業崗位29萬個,同比增長14.7%,完成全年目標的52.7%;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4.8%。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市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為86.08%,較2021年同期下降0.21個百分點,青年就業壓力需關注。
居民收入保持增長。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870元、同比增長9.9%,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7%和13.9%。物價水平低位運行。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4%,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和食品價格回落。“菜籃子”價格指數連續5個月環比回落,上半年同比下跌6.1%。
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項目扎實推進:其一,啟動實施新一輪19項民心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上半年完成零星舊改4.2萬平方米、舊住房成套改造12萬平方米,新認定城中村改造項目6個。其二,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啟動。上半年完成投資30.1億元,占全年計劃55.2%,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5.6萬套(間),新增公共充電樁、養老床位、平安屋等25個項目超過計劃進度。其三,啟動28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成功舉辦,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AQI)為87.8%、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新建綠地500公頃、新建綠道140公里。
據悉,下半年上海市將重點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六方面工作:包括全力加強穩增長調結構政策落實,全力推動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落實,全力擴大投資和促進消費,全力促進外貿外資保穩提質,全力優化企業服務和營商環境,全力做好惠民生防風險保安全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