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強

摘? 要: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領域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數據要素已成為核心生產要素與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規范培育數據交易市場主體,聚焦數據流通交易登記、數據交易產品撮合、數據交易技術服務、算力資源交易服務、運營管理等主要功能,健全要素市場治理,規范發展大數據交易平臺,依法合規開展數據交易,是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分析現有政策、國內外大數據交易所現狀、盈利模式、運作模式、交易流程等方面,對今后大數據交易所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提出了思路和建議,讓數據本身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
關鍵詞:數據要素? ? ?大數據交易? ? ?交易所
目前,大數據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生產因素,跨部門、跨層級的海量數據逐漸形成龐大的數據集合體,但數據的價值還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國家已出臺關于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相關意見,各省份亦相應出臺配套的規劃和措施,同時不斷涌現出浙江、上海、山東、貴州、北京等地的大數據交易所,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分析、交易和流通,極大提升社會生產力。大數據的價值通過交易流通得以實現,削弱“信息孤島”,打破“信息壁壘”,深度推進數據資產交易、數據產品和數據應用服務。因此,本文首先梳理目前國家及省份關于數據要素市場的有關政策文件,對涉及相關表述進行整理總結。隨后對國內外大數據交易所概括進行描述,從運作模式、交易流程、盈利模式、重點產品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建議。
一、 政策文件
國家層面先后出臺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等文件;各省份也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陸續制定了數據管理及數據要素市場化等方面的文件,如:內蒙古自治區出臺《內蒙古自治區公共信息資源管理暫行辦法》《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意見》《自治區“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廣東省出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上海市出臺《上海數據條例》《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浙江省出臺《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重慶市出臺《重慶市數據條例》,其他省份如貴州省、山東省、海南省也出臺了相應政策舉措。
國家及各地區政策文件中,對于構建統一協調的公共數據運營管理體系,推動數據運營機構和數據交易場所等核心樞紐建設,建立數據資源確權、定價、流通、交易等相關制度,加強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數據要素依法有序流動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二、 國內外大數據交易所基本概況
(一) 國內大數據交易所
自2014年以來,在相關政策推動下,一批批數據交易平臺、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交易所不斷涌現。先有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的誕生,后有上海、北京、深圳數據交易所的成立。與此同時,浙江、上海、山東等省市已經建成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平臺,通過平臺向社會公眾開放相關數據。浙江、上海、山東、海南、貴州、北京、安徽等地先后建成各種類型數據交易平臺,以不同方式開展數據交易服務,如山東開展了數據交易產品登記服務,上海向銀行提供企業和個人信用服務,北京開展了數據隱私計算服務,海南開通了數據產品超市。
如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通過建立完善的交易規則和平臺機制,實現了數據資源的合理定價和交易,為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了一個便捷、安全、透明的交易環境。目前,已在多個省市設立分中心,數據源及數據產品種類繁多,參與交易會員人數達到2000余家,交易范圍涵蓋了能源、衛星等多個領域。
(二)國外大數據交易平臺
國外比較有名的大數據交易平臺如美國的Factual、BDEX、Infochimps,法國的Dawex,加拿大的Quandl和日本的Fujitsu (富士通)等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洛杉磯的Factual利用合作伙伴關系收集了約6億活躍用戶的位置信息,覆蓋位置約8300萬個,涵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部位于西雅圖的BDEX一樣向用戶提供實時的數據交易市場,此外,還向用戶提供數據評分、數據托管等服務。美國奧斯汀的Infochimps是一家在線的數據超市,其數據主要集中在社交網絡和地理位置方面。總部位于法國里昂的Dawex全球數據市場是最大的跨行業數據交換平臺,全球20多個行業的1.2萬余家組織均與其建立了合作關系。加拿大的Quandl主要提供金融和經濟數據。日本富士通公司的大數據交易市場Data plaza,將交易中介服務培育為主力業務之一。具體情況見表1。
三、 對比分析
(一) 運作模式:國內以政府主導模式為主,國外多為數據經紀產業發展模式
從運作主體來看,目前,我國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上海大數據交易中心等政府主導的數據交易模式為主,以“國有控股、政府指導、企業參與、市場運營”為組建模式。如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經貴州省政府批準成立,主要股東包括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九次方大數據公司等6家機構,由九次方公司運營管理。上海數據交易中心由上海市政府批準成立,主要股東有申能集團、上海信投等。2020年新一輪融資成功,投資方為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華揚聯眾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虎裕股權投資基金。
歐美大數據交易主要是數據經紀產業發展模式。主要有三個特征:一是數據經紀公司通過一系列渠道獲得數據資源,對數據進行清洗、分析、開發等,向用戶端直接提供數據產品或數據服務。二是大多數大數據生產者都是通過中介渠道去實現數據變現,如法國Dawex通過聚集數據交易社區,協調數據生態系統在數據市場上的流通。三是很多數據經紀公司的主要經營策略是以專注性替代綜合性,如Factua 1主要經營與地理相關的數據集。
(二) 交易流程:嚴格準入制度,明確交易規范,以安全可靠的交易機制吸引會員加入
數據交易是否安全可靠是吸引會員加入的關鍵因素。在準入方面,國內數據交易所目前主要采用會員制。即在交易系統的數據互聯流程中,會員注冊是第一步,通過審核之后獲取交易賬號。
在交易規范方面,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屬于中介加處理的交易機制,不做原始數據交易,只做經過清洗、脫敏、分析等流程后形成的大數據分析產品。對于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絕不進行交易,涉敏底層數據必須清洗、脫敏后方可交易。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屬于純中介的交易機制,只提供交易渠道以及滿足大數據交易的最低要求,對于賣方的數據產品是不予存儲的,也不傳輸隱私數據,同時編制了適用于平臺的規范化性交易準則和標準文件,比如《個人數據保護原則》《流通數據處理準則》等。
在數據處理流程方面,通過收集、規范、形成解決方案、更新及發布等過程完成數據的處理。
在數據流通安全層面,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通過數控分離機制,對其平臺上的交易進行全過程把控。在數據交易品的結構設計上,形成了六要素——主體標識、維度主鍵、標簽賦值、供應限度、時間約束、價格約束。這六要素為數據流通監管的實現打下了基礎。同時,在“控”的層面,監管者需要對各類數據流通方式和應用場景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實現全過程的線上交易記錄,并聯合第三方機構進行管理評估。
在交易技術方面,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共同研發了數據流通xID標記技術,使得交易數據無法識別個體且不能復原個人信息,形成無特定標識的個體標記數據。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自主開發數據交易系統,引入區塊鏈技術、數據確權技術、elD身份確權認證技術等。法國Dawex的數據交換技術具有安全的設計方案和默認方法,并輔以復雜的機密性功能和端到端加密,以確保通過數據市場交換的數據是安全且不受篡改的,并且僅對相關方可見。Dawex選擇經過認證的支付基礎架構Stripe作為其標準支付服務提供商,任何付款數據都通過加密通道直接從用戶傳輸到其API,保障沒有任何數據發送到Dawex自身服務器。
(三)盈利模式:收取會員費、增值服務費、傭金分成,銷售數據產品等
從盈利模式看,大數據交易所一般采用收取會員費、增值服務費、傭金分成,銷售數據產品的形式作為盈利收入。如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進行大數據交易,需要按規定交納會員費、席位費及其他費用。2016年4月,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取消交易傭金制,改為增值式交易服務模式。
從交易產品看,交易產品的類型主要有:API、數據包、云服務、解決方案、數據定制服務以及數據產品。國外第三方交易平臺和國內政府主導型的大數據交易平臺,其產品類型多是API和數據包。國內企業類大數據交易平臺的交易數據類型相對多樣,除API和數據包外,還提供更多的數據處理結果,多種類型的數據產品和增值服務,典型代表有數據堂、京東萬象等。
從交易定價看,當前,國內大數據交易平臺定價機制各不相同,但均遵循市場化規律,自行制定大數據交易的價格。如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綜合采用協議定價、固定定價、集合競價三種形式。資料買方可通過交易系統,查詢各資料品種的即時價格,交易所為各資料品種設計自動計價公式。對特殊類型的數據交易,交易所則采用拍賣定價、期貨式數據交易等特殊的價格形式。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推行交易競價機制,經過供應方密封遞價競價,需求方擇優選定后,再生成數據類商品訂單。法國Dawex的數據評估標準包含供應商市場地位、數據稀有度、數據真實性、數據總體體量、數據更新頻次、數據條理性、是否有注解、數據完整性、數據可持續性、數據對于決策的重要性等多個維度,除此之外,平臺提供的數據可視化工具還可以幫助交易方快速評估數據的質量和相關性,并由此定價。
(四)重點產品:面向金融風控領域開展金融服務
面向金融風控領域,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推出了中國信用風險畫像庫(CRP)產品,覆蓋工商稅務、司法行政、海關物流等多維度數據。中國企業畫像服務產品是面向金融行業的企業畫像數據服務產品:金融機構可在企業授權情況下,獲取企業工商、稅務、社保、商標、專利、科技、環保、法院等30余個維度的400余項數據,賦能金融行業形成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專屬金融服務。
四、發展建議
(一) 明確責任分工
建立健全的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協調機制,明確數據交易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規范交易準則和交易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加強對數據交易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
(二)充分發揮政府主導數據交易模式的優勢
政府主導可以體現大數據交易所(中心)權威性和服務性,將政府的政策方針同市場前沿的大數據技術和經驗結合,吸引調動各方資源,互補長短,匯聚高價值數據。
(三)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道路
創建院士工作站,成立大數據交易聯盟、數據資產安全應用研究中心等。重點研究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大數據交易標準化規范、數據確權技術、數據安全技術等重點方向。
(四)清晰定位平臺交易模式
平臺的定位應該為綜合數據服務平臺,不僅可以進行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存儲,為用戶提供多種服務,如解決方案、數據產品等,也可以作為中介為數據供應方和數據需求方提供交易平臺。
參考文獻:
[1]王衛,張夢君,王晶.國內外大數據交易平臺調研分析[J].情報雜志,2019,38(2).
[2]楊琪,龔南寧.我國大數據交易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大數據,2015,(11).
[3]SinghD,Reddy CK.A survey on platforms for big data analytics[J].Journal of Big Data,2015,2(1).
[4]湯琪.大數據交易中的產權問題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6(4).
[5]李驥宇.大數據交易模式的探討[J].移動通信,2016,40(5).
[6]何培育,王瀟睿.我國大數據交易平臺的現實困境及對策研究[J].現代情報,2017,37(8).
[7]Nir Kshetri.Big data's impact on privacy,security and consumer welfare[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4,38(11).
[8]郭明軍,安小米,洪學海.關于規范大數據交易充分釋放大數據價值的研究[J].電子政務,2018(1).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大數據中心)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