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藝萌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文創產品,即文化創意產品,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蘊含了人的創意與智慧的具備文化要素的特殊商品,是文化創意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張飛燕亦認為:“文創產品是文化傳播的新途徑。”[1]文創產品肩負著文化傳播的使命。必要的文化元素,加上運用合理想象對其創作,才能是一件合格的文創產品,這也是文創產品的價值所在。近年來,博物館作為集收藏、研究、教育職能為一體的專門機構,開始成立自己的文化公司,依托館內藏品蘊含的文化元素,設計并推出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依托互聯網以及館內的文創商店進行售賣,這樣不僅實現了利益增收,更通過一件件鮮活立體的物品展現了博物館藏品特有的文化內涵,講述了文物故事,受到包括“90后”“00后”在內的多個年齡群體消費者的青睞。故宮博物院作為行業翹楚,近年來積極與網絡電商加強合作,成功實現文創產品銷售模式轉型。2016年底,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已達到9170種,而僅2016年一年就為故宮帶來了10億元左右的收入[2]。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開發獨具創意,產品開發獨具一格,緊跟市場脈絡的同時保持了文化元素的完整性,對我國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事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在文創產品設計方面,故宮博物院著力于對文物元素的深度挖掘,賦予產品獨具東方特色的美感,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的統一。直接運用館藏特色圖案及傳統祥瑞紋樣,是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進行文化意蘊表達的一種直接方式[3]。在文創產品銷售方面,故宮博物院打破了僅由線下文創商店進行售賣的單一銷售模式,利用互聯網進行文創產品銷售。在線下,由文創體驗館承擔了文創商店的角色,其內部分為服飾館、生活館、藝術館等展示館,以展示故宮文化之美;在線上,分別開設故宮淘寶、故宮文創天貓店、文創館、故宮商城、故宮微店五個渠道進行線上銷售[4]。故宮博物院多管齊下、別出心裁,不但著力于提升文創產品在設計上的精美度,更是積極擴展銷售形式,借由互聯網努力提高文創產品的辨識度。文創產品連接傳統文化與未來潮流,以一種特別的形式賦予了故宮博物院以新的生機。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加大對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利用,建立了自己的文創團隊,設計了近萬種文創產品。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成功開發,體現了我國博物館未來發展的行業趨勢。
設計文創產品靈感來源必定是現有的博物館藏品。據不完全統計,故宮目前藏有186萬多件(套)藏品,其數量之豐,種類之多,在全國博物館屬于前列。故宮依托豐富的藏品,利用現有素材進行創造,成就了一件件精美的文創產品,傳遞著故宮六百年來的文化積淀。任何博物館在文創產品設計上都不可能脫離本館現有龐大的文物元素,可以說,博物館自身積淀的文物元素是其文創產品設計的最根本土壤。故宮博物院,作為一家國家級博物館,從誕生之日起便根植著其內部龐大的明清文物及保存完整的皇家宮殿群,這是故宮博物院最大的特色。以莊重端正的皇家文物風范設計而成的“宮廷風”文創產品,是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一大亮點。李紅超、王昕宇、李維鈺亦認為,作為古代宮殿,宮廷元素也是區別故宮與其他博物館的重要符號[5]。故宮博物院創造性地采用清代皇帝歷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的專用酒杯——“金甌永固”酒杯(意為“江山永固”),設計出“金甌永固雙層玻璃杯”。“金甌永固”的經典元素纏繞在杯身,令使用者在不經意的瞬間依然可以感受得到皇家宮廷美學的魅力。
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創產品會引起人們強烈的興趣,并且在使用的過程中更是會不經意地對其形狀、手感、顏色及內涵進行無意識的記憶,這便是文化元素潛移默化的影響。故宮文創產品的潛在客戶群體呈年輕化趨勢,大多是“90后”“00后”。文具是這一群體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故宮博物院推出一系列文具產品,這樣購買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傳統文化。其代表作品如“虎虎生威便簽紙”,設計來源于清代的紅色五毒紋妝花紗裱片,這款產品將文物上的“五毒”即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融入紙磚之中,并結合了明亮的色彩。作為一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文具,“虎虎生威便簽紙”在故宮的淘寶旗艦店一經發售,便受到了空前的歡迎。
故宮博物院大都以日常用品為設計對象,發散創意,創作出大量的文創產品。如“吉字茶具”,是故宮博物院對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的發揚光大,靈感來源于甜白釉暗花纏枝蓮托八吉祥紋碗,其內外為白色,釉色中泛青色,杯身印有“吉”字,杯底具有葫蘆線狀紋飾裝飾,不僅可以作為日常茶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和收藏價值。張夢雪發現,故宮博物院在文創產品的類別打造上,創意家居生活用品類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6]。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在設計上不脫離于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擺脫了大而空洞的無形產品設計,讓文化元素有了切實的物質載體,讓文化元素充斥在人們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中。
故宮博物院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依托,在文創產品開發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郭樹皓亦認為,故宮博物院在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上以“傳統文化為本,融合現代功能”,并同時以“審美本能促成情感滿足”[7]。近年來,故宮博物院依托六百年的發展歷史,挖掘自身特有的文化氣質,創作出一系列文化佳品。提到故宮的標志性元素,不得不提幾百年來一直徘徊在紅墻內外的“故宮貓”。故宮的御貓文化由來已久,可追溯至明朝年間。幾百年來,這些“御貓”在故宮世代繁衍,已然成為故宮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許多故宮游客,特別是慕名而來的年輕游客,對“故宮貓”十分喜愛,但由于白天游人較多,再加之故宮場地較大,一直無法見到。基于這一實際情況,故宮文創團隊發揮奇思妙想,讓游客們“把貓帶回家”,以“故宮貓”作為創意來源,開發出一些列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故宮貓”文創產品。“御貓雕塑”便是其中之一,它站立在神武門外故宮淘寶體驗店的門口,游客可與其合照留念。而故宮文創團隊開發出的“故宮貓”系列文創產品,更多的是可以帶回家、可用在日常生活里的小物件。基于這一理念,衍生出一系列文創產品,“故宮貓”的形象廣泛應用于抱枕、水杯、手機殼、書包、手表和鞋子。一經推出,獲得了廣大游客的歡迎和認可。
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設計之精巧、與市場連結之緊密,在我國現有博物館中處于領先地位。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故宮博物院,其文創產品的火爆,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故宮博物院的成功之道,值得其他博物館借鑒。
博物館在文創產品開發過程中,不應將博物館自身文化局限在高墻之內,而是應該積極順應新的潮流,推出一系列精美且具有創意的文創產品。故宮文創產品的火爆,離不開故宮的強大包容性和自我改造能力。故宮具有六百年的厚重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明清兩代皇家宮殿群,底蘊極為深厚,可以挖掘的文物及其帶有的特殊文化元素更是數不勝數。最難得可貴的是,故宮并沒有將這些底蘊深厚的文化元素束在紅墻高閣之內,而是集思廣益,發動創意并緊跟市場,對文化元素進行二次加工,推出了一系列貼近當代年輕人生活的文創產品。文化來源于社會,而定將回饋給社會。趙彤彤亦指出,故宮博物院在文創產品開發過程中“堅定產品開發理念”,以“工匠精神為主軸”,打造出一批批具有前沿創新性的文創產品[8]。故宮博物院正是秉持著這種獨樹一幟的設計理念,才成功地打造出一批批交口稱贊、蘊含濃厚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
文創產品開發要放開思路,一是將古往今來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元素為自己所用,二是在設計的過程之中要做到不唯書、只唯實。在吸納古代必要的文化元素上,設計者們要“古為今用”,在對文物特色、文物材質、文物背后的故事進行豐富而詳細的了解后,將其中的文化內涵從無形轉化為有形,給文物特有的文化氣質賦予一種具象化的表達。博物館文創團隊不能被書本上教條的公式束縛,在傳承好特色文化的同時,更要推陳出新,為文創產品賦予新的元素、新的內涵。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設計團隊具有豐富的經驗,不僅有具備深厚史學功底的歷史學家為文創產品設計提供理論上的支撐與指導,更有年輕且富有活力的、具有先進設計理念的年輕設計師。這樣的設計團隊既保證了文創產品的文化傳承性,也保證了文創產品設計思路的創新。牟明欣指出,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思路的啟示在于,文創產品要做到“設計思路創新”[9]。文創產品之魂便在于創新,只有準確把握各種各樣的文化元素與文創日用品之間的關系,才能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優秀的文創產品。
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在文創產品開發道路上身先士卒,設計出一系列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深受各年齡段消費者的喜愛。故宮博物院的成功經驗為我國其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事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故宮博物院以現有文物為靈感,以日常物品為設計對象,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元素,放開思路,實現了文創產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因此,研究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開發現狀,對我國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