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隨著我國對基礎教育重視的提升,財政部門對中小學的財政撥款不斷加強,“校舍安全工程”“城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等一系列措施相繼實施,進一步夯實了教育事業發展的經濟基礎。為了給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小學不斷提高硬件設施的配備標準,投影儀、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作為新一代教具廣泛進入了中小學課堂;各種APP走入了課堂;塑膠跑道、足球場、籃球場逐漸普及;教學樓、宿舍樓、學校食堂建設一新……但是,隨著學校資產的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致使資產管理工作凸顯各種問題,這成為學校日常管理中亟待解決的事情。故中小學校應建立健全資產管理相關制度,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更好地保障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運轉。
一、加強中小學校資產管理的
具體意義首先,中小學校全面強化和改進資產管理不僅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數據,而且為學校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減少資產重復配置、超標配置等問題,從而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以及防止國有資產閑置、流失和浪費,也使更多的資源物盡其用,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其次,加強中小學校資產管理,能夠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支撐。資產管理與部門預算、資金管理、實物管理等相結合,從而獲得完善、準確的資產信息,能夠為預算編制提供依據,使資產采購預算更加準確。
最后,對中小學?,F代資產管理的研究能夠幫助學校構建產權清晰、效益更優、管理優化的學校資產管理模式,更好地保障中小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二、新會計制度實施對中小學校資產管理工作的影響
首先,新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進一步規范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等工作,也優化了與會計核算相關的資產管理等工作,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并與近年來推行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等財政改革相掛鉤,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等工作朝著更規范、更完善的方向邁進。
其次,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不僅明確了資產的確認計量、計提折舊和攤銷核算的方法,也倒逼中小學校的資產管理模式變革。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對于資產的計提、折舊和攤銷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得單位資產負債表無法真實地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凈值,導致賬實嚴重不符,資產管理混亂。而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不僅構建了新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清晰地反映了政府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也對資產的確認計量、計提折舊及攤銷核算的方法進行了明確,進而避免了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的情況出現,真實反映出學校相關資產的價值信息。
再者,新會計制度引入平行記賬法。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同時記賬,對固定資產進行的核算,由原來的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核算模式改為權責發生制的財務會計與收付實現制的預算會計共同核算的模式。
最后,會計制度上的變革引發了實際管理上的工作改革,中小學校資產管理模式由原來的粗放式管理開始走向精細化、動態化管理模式,這將資產的價值和效益全面、真實地體現出來,從而更加清晰地反映中小學校資產財務信息。
三、中小學校資產管理現狀
(一)中小學校 資產管理方法與理
念落后,管理意識不強目前,大部分中小學校在日常管理中重教學輕后勤。后勤管理工作中更為注重資金收支管理,而輕視對資產的管理,使得學校的資產管理工作始于上級要求而終于表面完成。同時,原有的粗放式資產管理思想在學校管理者思想中根深蒂固,這種管理模式使得中小學校資產管理工作力量薄弱、方法落后,無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此外,新會計制度頒布實施后,部分學校管理者未充分認識到會計制度改革對學校會計核算工作和資產管理工作帶來的新變革、新要求,未能根據新會計制度實現資產管理工作上的創新與突破,對于新會計制度中所明確的資產確認、計提折舊等新要求,沒有和現實工作相結合,致使實際資產管理效果不理想。
(二)中小學校資產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制度不健全
在以往的中小學校資產管理工作中,多數學校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資產管理制度,但這其中的內容很不健全,缺少相應的管理和監督的環節,沒有形成一套包含資產采購、職責分工、入賬、領用、保管、調撥、維修維護、處置、盤點、報告等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的閉環式管理模式。以往的政府采購相關制度不夠完善,這致使中小學校在進行資產采購時,存在盲目采購的情況,易出現資產閑置和浪費等問題。資產入賬后,管理者為資產管理員,而使用人卻是全校各班級、各科室。管理者與使用人的分離,導致資產管理工作極易缺乏溝通,出現調撥混亂的現象,使得資產的損壞、丟失、報廢信息難以及時掌握。在日常的資產管理過程中,有些學校對資產管理工作不重視,缺乏對資產的定期盤點,進而嚴重影響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致使中小學校資產管理效能大打折扣。中小學校資產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使用頻率較高,若不能形成及時有效的動態管理模式,就會造成資產維護不及時、僵尸資產長期占用庫存、資產價值虛高等問題,增加學校資產的日常維保成本等不良后果。因此,完善中小學校資產管理體系和制度,依托工作實際準確劃分資產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建立健全資產遺失追責等機制是中小學校改進資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資產管理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人才的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大多數中小學校對于資產管理隊伍建設缺乏重視,導致學校沒有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工作體系,也沒有配備相應的專業人才。工作方式上,資產管理工作往往只是后勤工作中不被重視的一環,不設置專職負責資產管理的部門。在重教學輕后勤的大環境下,資產管理工作從采買、入庫、盤點、調撥、報廢、處置等多環節缺失,并且管理隨意。在人才配備上,大多數學校往往只有一名資產管理人員,且多由學校教職工兼任,專職且專業的資產管理人員沒有配備,資產分管員更是無從談起(即使個別學校設置了分管員也大多形同虛設);同時,資產管理工作往往被邊緣化,致使教職工多數不愿從事此項工作。學校消極應對資產管理工作導致了資產管理工作基礎薄弱。
(四)中小學校的資產信息系統不完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化、大數據等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化系統成為各單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使中小學校資產管理工作較以往更加便捷,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但是,中小學校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剛剛投入使用,尚在起步階段,各學校資產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系統使用的培訓,相關人員對系統的使用處于摸索階段,信息系統的很多功能沒有被開發或者未被充分使用。所以,學校應該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對系統進行相應的調整,逐步完善采購、審批、入庫、調撥、盤點、報廢、處置等全流程動態化操作系統,并與財務系統相銜接,最終實現學校各個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程度。
(五)固定資產缺乏動態管理,資產利用率低
學校資產的數量及質量是衡量中小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對中小學校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在日常管理中,學校更為關注資產的賬面管理,忽視對資產的實物管理。目前,很多中小學只設有總資產管理員,資產分管員或者部門資產管理員根本沒有設置(就算設置也是形同虛設)。資產采購入賬投入使用后,使用者任意調撥,隨意挪動使用部門,在使用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維護,使得資產的使用壽命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會造成資產丟失或遺忘……而面對數量龐大的資產,總資產管理員常常是分身乏術,對資產的管理只有入賬和報廢這兩端,而對中間環節缺乏跟蹤管理。資產動態管理鏈的缺失,致使學校固定資產的相關信息更新不及時、記錄不準確,一來會導致陳舊壞損資產的報廢信息更新不及時,影響學校教學與辦公秩序;二來會造成資產不能被充分利用,從而占用教育資金,以及資源浪費。
四、中小學校改進資產管理工作的相關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健全資產管理機制
中小學校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推進,需要在資產管理方面建成高度統一、步調一致、環環相扣、權責清晰、考核到位的資產管理機制。中小學校在資產管理工作上首先校領導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明確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實現校長一把手帶頭管理,資產管理相關人員重點管理,全員參與管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其次,中小學校應對現有資產管理組織體系查漏補缺,完善組織架構,并進一步明確資產管理委員會的工作職責,理順資產管理工作流程,使得資產管理機構實現真正的運轉、切實的管理,真正提高資產管理效率。最后,中小學校應將資產管理的績效考核和評價工作真正落地開花,從而倒逼相關人員認真落實資產管理制度,提高資產管理工作的思想認識。
(二)推動制度建設,促進資產管理規范化
中小學校在制定資產管理相關制度時,應以保障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為基本出發點,以新會計制度為抓手,以提高資產管理效能為目的,從資產全面管理的角度提出具體的規定:一是從制度層面成立資產管理領導小組與工作小組,對其工作職責準確劃分,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工作小組執行實施,建立層級明確、分工細化、由點到點的垂直管理制度;二是要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明細、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完善資產管理的職責分工和工作流程,實現由領導到實施、由點到面的管理制度覆蓋;三是以制度定責任,進一步細化制度中有關資產使用人、保管人的責任,樹立其管理意識,將資產使用、保管、維護責任到人并納入考核,進一步保護學校資產;四是健全各類資產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調撥資產、捐贈資產等,充實完善制度內容,確保各類資產管理有據可依。
(三)合理配備人員,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
中小學校資產管理應當建立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帶頭抓、資產管理員總調度、資產分管員分包負責、學校全員共同維護的基本管理框架。教育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學校領導參與資產管理培訓學習,在注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對資產管理工作從領導層級嚴抓共管,提高學校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中小學校對于資產管理員的選任應當像選派班主任一樣嚴格謹慎,應當選拔專業相近、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優秀的專職人員負責資產管理工作,同時資產管理員作為資產管理上承下達的最重要環節,應當加強對其的培訓與考核,不斷提高資產管理員工作質量,通過績效考核獎懲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實現中小學校資產管理工作由粗放式到精細化的轉變。資產分管員與資產使用人應當積極配合資產管理員的工作,做好資產領取、使用、維護到轉出或報廢期間的管理工作,與資產管理員每年進行定期盤點,資產分管員與資產使用人作為學校資產的直接接觸人,應當做好資產保護工作,及時向資產管理員反饋資產狀況。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資產管理效率
目前,中小學校已經基本實現資產管理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擁有資產管理信息平臺,但對于信息化渠道的使用尚不充分,功能未完全開發。首先,中小學校應當推行資產條碼管理,將條碼設備與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預算一體化系統、財務核算系統相連接,為每一項資產辦理“身份證”,即包含資產來源、入庫日期、折舊期限、使用年限、使用人或保管資產編碼等資產有關信息的條碼。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條碼對應每一項具體資產,打通資產實物與信息化平臺的連接,確保資產賬實相符,提高盤點效率,并且有助于將每一項資產的保管維護責任落實到人。其次,對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不應僅僅局限于資產驗收、入賬、調撥、折舊、報廢等基礎功能,還應積極推進信息共享,進一步挖掘數據管理潛能,縱深研究開發資產盤點、資產申請、調撥、處置、報表等擴展功能,使資產系統與財務系統、采購系統、預算系統掛接,提高數據信息質量與效率。
(作者單位:招遠市實驗小學)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會計學會2022年度科研課題(一般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中小學校現代資產管理研究,課題編號:sdjk20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