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薇麗 曲寶迪
(1.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麻醉手術部,山東 青島,266100;2.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山東 青島,266100)
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又叫標準化操作程序/流程,是用統一的標準對某一事件的處理程序或流程進行規范統一,以便用來規范行為方式[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老年人患有骨關節疾病,其中髖關節炎、骨折等是較常見的骨科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2]。全髖關節置換術適用于髖關節疾病,現階段較為成熟,術后患者預后良好,現已廣泛應用[3]。隨著醫療技術和國民經濟的改善,患者在接受基本醫療治療之余,更需要良好的服務體驗,這對醫院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4]。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為有無并發癥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髖關節置換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于早期常無特殊表現,患者出現癥狀時常已經為較為嚴重狀態,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5]。因此,規范體系的預防措施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將基于SOP 的干預措施應用于全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術后患者,取得良好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收治的80 例行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40 例采取常規THA圍術期護理,觀察組40 例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基于SOP 的護理干預。對照組中,男性14 例,女性26 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2.35±7.75)歲。干預組中,男性19 例,女性21 例;年齡58~76 歲,平均年齡(64.78±8.4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經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住院期間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②干預前無血栓形成。
排除標準: ①住院期間存在活動性出血;②下肢動脈硬化者;③合并下肢其他部位骨折者;④正在服用影響凝血功能藥物者;⑤存在精神系統疾病者;⑥無法全程配合研究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THA 術后護理操作流程,監測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為手術做好充分評估及宣教工作;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及各項指標,協助患者正確擺放體位,定時協助患者翻身,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飲食、運動等相關注意事項,為患者講解康復訓練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基于SOP 的干預措施。具體方法如下。(1)成立深靜脈血栓預防SOP 小組:小組成員包括骨外科主治醫生1 名、護士長1 名、主管護師2 名、責任護士2 名及康復治療師1 名。其中,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根據各項護理內容對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安排。(2)組織深靜脈血栓預防SOP 培訓及編寫:邀請專家對小組成員進行有關DVT 預防的SOP 編寫培訓,小組成員通過查閱數據庫、參考文獻,確定SOP 的理論依據,嚴格按照醫院護理工作指南進行編寫。SOP 編寫以流程圖為主,包括術前檢查、危險因素評估、術前宣教、不同情況的預防措施等流程并進行詳細規范,附上參考依據,保證SOP 的科學性。(3)SOP 審批:撰寫完畢后由護士長提交護理部,經護理部主任審核后上交醫院管理部門進行審批,經部門簽字蓋章后正式啟用。(4)SOP 實施與記錄:在SOP 執行前,對科室全體護士進行統一培訓,解答護士存在的問題,經過考核合格后的護士方可執行。在患者入院時,護士根據操作流程圖對患者進行一系列評估、護理,確定患者發生DVT 的風險因素,進行對應處理,并對每一操作步驟進行詳細記錄,確保每項操作都有跡可循。(5)反饋與修訂:定期收集護士在執行SOP 時出現的問題和意見,每周進行1 次匯總,并對患者滿意度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統計整理;每月進行1 次SOP 護理質控討論,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找原因,查閱權威資料進行整改,發現的問題予以重視,查找原因并制訂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及時改進。
①術后DVT 發生率:根據超聲診斷結果,比較兩組DVT發生率。DVT 發生率=DVT 發生例數/ 總例數×100%。②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健康調查簡表(SF-36 health Survey,SF-36)[6]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生理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職能(Role-Physical,RP)、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活力(Vitality,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職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等維度,每個維度分數為0~100 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③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評估患者焦慮情緒,該量表共有20 個條目,采用4 級評分法對各條目進行評分,1 分表示沒有任何癥狀;2 分表示癥狀偶爾出現;3 分表示癥狀經常出現;4 分表示癥狀明顯,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狀況越重。其中,50~59 分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 分為重度焦慮。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評估患者的抑郁情緒,量表包括20 個條目,采用4 級評分法對各條目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狀況越重。④護理滿意度:采用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自行編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量表包括10 個條目,采用3 級評分法對各條目進行評分,5 分表示不滿意,8 分表示比較滿意,10 分表示非常滿意。其中總得分≥90 分表示非常滿意,60~90 分表示比較滿意,<60 分表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 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后30 d DVT 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DVT 發生率比較 [n(%)]
干預前兩組患者SF-36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7 d、30 d 后,觀察組SF-36 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s,分)
VT干預前 干預后7 d 干預后30 d 干預前 干預后7 d 干預后30 d 干預前 干預后7 d 干預后30 d 干預前 干預后7 d 干預后30 d對照組40 61.53±4.09 67.55±6.86a 74.18±6.44ab50.33±3.83 66.70±5.15a 70.25±7.12ab 61.00±3.91 66.53±5.56a 71.83±6.23ab 62.00±4.95 68.53±5.56a 72.28±6.59ab觀察組40 62.63±5.34 71.33±7.27a 81.33±7.27ab49.90±3.66 72.73±6.24a 76.05±6.91ab 62.43±4.84 72.35±6.17a 76.68±5.06ab 61.75±5.09 72.35±6.17a 76.70±5.00ab t-1.034-2.39 -0.4660.507 -4.708 -3.698-1.449-2.016 -3.8230.223-2.912-3.381 P 0.304 0.019<0.0010.613<0.001<0.001 0.151 0.047<0.0010.824 0.005 0.001組別例數PF RP BP
續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相比,aP<0.05;與同組干預后7 d 相比,bP<0.05。
MH干預前干預后7 d干預后30 d干預前干預后7 d干預后30 d干預前干預后7 d干預后30 d對照組 40 61.75±7.8967.18±6.84a 70.50±6.84ab 63.33±8.6067.50±6.39a 72.23±6.41ab 49.23±7.7454.28±5.87a 63.90±5.90ab觀察組 40 60.10±6.7671.33±7.27a 75.10±6.18ab 64.83±9.6771.83±9.67a 76.33±7.27ab 50.18±7.3062.25±7.15a 68.80±5.28ab t 1.005-2.63-3.15-0.733-2.359-2.675-0.564 -5.452 -5.452 P 0.318 0.010 0.002 0.466 0.021 0.009 0.574<0.001<0.001組別 例數RE SF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7 d、30 d 后,觀察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相比,aP<0.05;與同組干預后7 d 相比,bP<0.05。
SDS 評分干預前干預后7 d干預后30 d干預前干預后7 d干預后30 d對照組4061.93±3.1758.28±2.96a45.75±5.25ab58.85±3.3654.88±7.82a48.10±7.76ab觀察組4062.28±2.9652.93±3.17a38.10±2.05ab59.08±3.0250.73±7.98a40.95±7.28ab t-0.510 -7.796 -8.591-0.3152.350 4.251 P 0.611<0.001<0.001 0.7530.021<0.001組別例數SAS 評分
干預30 d 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后30 d 滿意度比較 [n(%)]
全髖關節置換術作為臨床上較為成熟的治療技術,在減輕患者痛苦、改善患肢功能上取得良好治療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9]。然而由于多數患者年齡較大,各種基礎疾病較多,加上術后盡早活動受限,常容易引起DVT 等不良臨床事件,阻礙了術后身體恢復進程,影響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10]。因此,針對護理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對避免不良結局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醫院服務質量有重要意義[11]。
DVT 的發生不僅會使患者病情延長,影響機體恢復,還可能會引起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30 d 后DVT 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VT 是判斷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并發癥,術前患者由于髖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常被迫臥床,血液常呈高凝狀態,加之術后短時間內無法盡早自主活動,加劇了DVT 的發生[13]。本研究中護士根據SOP流程,在術前進行風險評估,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下一步處理措施,護士的每項操作都有權威依據支持,減少了護理工作的出錯率,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14]。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屬對髖關節置換術、DVT 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配合度。護士通過SOP,也更加明確了工作職責,避免了工作的隨意性,強化了責任心,提高了護理質量,有效避免了DVT 發生的危險因素[15]。生活質量是一個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和相互影響的綜合指標,包含著政治、經濟、社會、醫療衛生、教育等重要因素,是一種能夠全方位評價生活各方面好壞程度的指標[1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7 d、30 d 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SOP 的護理干預更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生活質量的高低代表著社會政策與生活發展的重要結果,患者的治療方案應著重考慮對患者生活的影響。患有髖關節疾病患者術前常有患肢疼痛、活動受限甚至畸形等臨床表現,多數患者在術前就診時病情已經比較嚴重,即使術后早期也會有殘余疼痛等現象,對患者的術后體驗和生活質量帶來影響[17]。基于SOP的護理干預通過指導患者掌握正確康復鍛煉的方法,讓患者充分了解持續性康復鍛煉對改善預后的積極作用,患者在院內持續接受專業醫務人員的評估、干預、監督和檢查,各方面功能得到改善,遇到問題也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加速了髖關節正常功能的恢復,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隨之提高[18]。
患病屬于一種應激事件,個體面臨應激事件后將出現焦慮與抑郁的癥狀,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相對年長,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大腦結構與神經功能改變更易出現焦慮與抑郁情緒[19]。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抑郁、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7 d、30 d 抑郁、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基于SOP 的護理干預更能減少焦慮、抑郁情緒的產生。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面對活動受限、家庭經濟負擔加重、再骨折及其他并發癥等因素,容易產生悲觀、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20]。觀察組患者通過SOP 護理干預能隨時隨地與團隊中骨科專家進行溝通,對患者康復治療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時解答,有效緩解了焦慮。此外,隨著術后身體狀況的改善,患者也會逐漸建立康復信心,焦慮、抑郁情緒也隨之減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30 d 后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骨科護理工作繁雜瑣碎,護士需要處理各種臨床情境,SOP 將各項護理工作以流程圖的形式直觀呈現,基本涵蓋了各種應對方案,并將關鍵注意事項特別標明,避免了“忙中出錯”的情況出現[14]。此外,本研究實施了包括術前檢查評估、健康宣教、早期康復訓練等一系列早期預防性護理干預,患者和家屬對髖關節疾病和預防并發癥的知識掌握度提高,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治療配合度和康復依從性,鞏固了治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對護士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基于SOP 的預防深靜脈血栓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DVT 發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