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沛燁 冼麗鏵 翁殊斐
“十三五”期間,廣州市致力推進“云山珠水,吉祥花城”建設,聚焦千年花城品牌建設,通過增花量、建花園、添花景、辦花節等方式,使公眾對花城滿意度達到93%[1]。隨著廣州花事活動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以花境、花壇為表現形式的節慶主題花卉應用作為重要的景觀元素,成為了公眾對城市的直觀印象。
節慶花境與花壇一般指在一定的節日或事件背景下,具有特定主題內容,運用花境或花壇手法來展現主題、營造節慶氛圍的花卉應用形式[2]。在現有的嶺南地區節慶花卉研究中,專門研究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的并不多,且大多僅針對某地節慶花卉的應用特點[3~4]或集中分析某種花卉應用形式[5]。因此,本文嘗試以廣州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角度為切入點,對相關案例進行梳理,凝練提出具有地域文化等特色的節慶主題花境或花壇配置模式。
廣州市屬于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1.5~22.2℃,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6]。
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重點調研了廣州在國慶、黨慶、元旦、春節以及2022年郁金香主題花展等節慶或活動中布置的綠地。綜合考慮園林綠地的類型、分布、與周邊關系和客流量等因素,確定廣州7個具有不同特點的代表性園林綠地為調研對象,包括云臺花園、珠江公園、麓湖公園、二沙島藝術公園、花城廣場、海心沙亞運公園、獵德四方島(獵德大道與花城大道交匯處)。通過實地調研,記錄案例植物種類及應用情況,分析并總結其應用特點,從而提出不同類型節慶主題花境或花壇的配置模式。
統計得出調查的園林綠地中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所用植物共78種,隸屬45科72屬,其中喬木5種,灌木26種,草本花卉47種。應用頻率最高的14種見表1。

表1 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常用高頻植物種類
總體上,廣州園林綠地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應用的植物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常用植物以草本花卉為主,輔以少量喬木、灌木以增加景觀層次的豐富度,部分案例也會運用色葉植物增強花境與花壇的觀賞性;在不同主題、不同季節下也能運用合適的植物材料。
廣州園林綠地節慶花境與花壇的主題可分為以下4類:傳統節慶主題、紅色節慶主題、大型會議或活動主題以及城市生活主題。
2.2.1 傳統節慶主題
廣州傳統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多用于增加城市的節日氛圍,常布置于城市廣場以及各類公園、建筑物的入口處,鮮明地傳達節日氣氛。該類型多選擇色彩明亮且熱烈的植物,還會使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如桃花Amygdalus persica、木樨Osmanthus fragrans等,既能渲染節慶氣氛,又能展現悠久的歷史文化。此外,該類型還會結合應用一定的園林小品,如在植物枝條上懸掛紅包,增加與節日有關的文字裝飾等,與花卉植物相互映襯,鮮明展現節慶主題。
如珠江公園南門在春節期間布置了主題為“活力生機”的花境(圖1~2)。花境采用鹿群雕像主題構件,以低矮草本花卉為主,整體色彩鮮艷明亮,主景植物為縱向延伸的木茼蒿和向日葵,接近置石處配植較高的毛地黃來提升整體層次感,同時對植2株掛有紅包的桃花,更添春節的喜慶氣氛。從整體上看,花境的植物種類較為豐富,色彩搭配活潑艷麗,但由于春節花境布置的臨時性,該花境多使用盆栽植物,植物生態適應性較弱。

圖1 珠江公園南門花境平面圖

圖2 珠江公園南門花境立面圖
2.2.2 紅色節慶主題
紅色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不僅布置于廣場綠地與公園綠地,還遍布各大道路的附屬綠地,借花卉景觀弘揚紅色文化,傳播紅色精神。該類型會配植具有文化相關性的山茶Camellia japonica、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等植物,也會使用更豐富的植物種類和色彩來打造混合花境或立體花壇,突顯紅色節慶氛圍。
如獵德四方島花境(圖3~4)以“學習黨史”主題小品為中心,周圍配植株型適中的新幾內亞鳳仙、四季秋海棠、木茼蒿等主景植物,同時搭配向日葵、毛地黃等豎線條植物拉伸整體立面。花境巧妙運用旱溪、菊藝扎作或吊掛盆栽,形成了富有層次的花境主要觀賞面。整體上造型高低錯落、層次豐富,植物種類和色彩也十分豐富,同時由于處在交通島上,花境多采用便于管養、適應性強的植物,且隨季節變化適時更換種類,具有長期性和較好的生態適應性。

圖3 獵德四方島西面花境平面圖

圖4 獵德四方島西面花境立面圖
2.2.3 大型會議或活動主題
大型會議或活動主題花境與花壇多布置于城市道路和舉辦地周邊,其構筑物和小品以文字和標志物為主,直接鮮明地展現會議或活動主題。植物以應季時花為主、花灌木為輔,作為構筑物和小品的前景或背景,起到烘托主景、渲染主題的作用。
如云臺花園在2022年春節期間舉辦了“聽見花開·七彩云臺”郁金香主題花展。為配合花展主題,其花壇以不同品種、色彩的郁金香Tulipaspp.為主要花材,同時搭配不同高度、質感的草本花卉來豐富花壇層次,提升觀賞性。入口中央花壇(圖5)作為主要觀賞點,使用“2022·云臺郁金香”字樣直接呈現花展主題,同時以郁金香手繪造型為背景,襯托花壇整體氛圍。與傳統節慶主題案例相似,該花壇也具有短暫性和臨時性,植物材料皆為盆栽植物,且多為非本土植物的郁金香,生態適應性較弱。

圖5 云臺花園郁金香花展入口中央花壇
2.2.4 城市生活主題
廣州的城市生活主題花境與花壇多以歡迎市民游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因此常分布于城市的各個角落。該類型常使用色彩明麗、輕快的植物,如淺粉色、淺黃色等,色彩對比不如節日主題類型的強烈。同時,其構筑物與小品不再占據主體地位,常與花卉植物相互映襯,共同營造美麗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
如二沙島藝術公園中部花境(圖6)以“廣州歡迎您”為主題,主體構筑物采用雙手托起蝴蝶的形象,銀色鏡面材質反射多彩花卉和多樣人群,以小見大,突出廣州包容、和諧、共生的城市形象。構筑物中種植葉子花,生動展現了蝴蝶在花叢中流連的情景。花境應用的植物種類較少但層次突出,色彩以粉色和黃色為主,整體色調輕快明亮。但由于花境布置在硬質地面上,植物需要較大的管養力度,同時需配合季節更換,生態適應性較弱。

圖6 二沙島藝術公園主題花境
2.3.1 節點多,覆蓋面廣
自2016年廣州著力打造花城品牌、建設“百花爭艷生態之城”以來,節慶主題花境和花壇便不斷增加,覆蓋各轄區重要節點,不僅應用于各級公園,還廣泛應用于城市廣場綠地和道路附屬綠地。許多單位和公共建筑的入口前也會布置小型擺花。這些花境和花壇營造出處處有風景、處處有花看的城市景觀。
2.3.2 植物應用靈活多樣
廣州園林綠地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植物應用呈現多種類、多色彩、多層次的特點。其延續使用嶺南傳統植物和鄉土植物,同時持續引進和開發利用新品種;植物色彩以暖色調為主、冷色調為輔,同時點綴白色系植物,使得景觀整體繽紛多彩;充分運用不同尺度的植物,同時利用具有嶺南特色及獨特美感的植物,如葉子花、塔菊等,營造錯落有致的景觀層次。
2.3.3 主題突出,善用園林小品
廣州園林綠地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植物應用較充分展現了時代特征和文化特征。通過對園林小品和構筑物的合理運用,如以相關字樣、標志物鮮明表達主題,或以立體花壇、抽象化展板含蓄表達主題,使小品與植物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以小品來襯托植物,以植物來柔和小品,共同營造喜慶的節慶氛圍。
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是為特別時期設置的城市綠化形式,因此展現主題便是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當前,廣州園林綠地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的布置,雖都有緊密結合主題,但也出現一些浮于形式的問題,如采用放置文字、標志物等的直接指明主題的方式,缺少了對主題的細節呈現。
筆者認為,要想更好地突顯節慶主題,與公眾產生共鳴,關鍵在于創新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的表達方式。冷色調植物可以提高人們的快樂和喜愛程度,對公眾情緒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7]。因此,在設計主題花境與花壇時,不僅要充分了解節慶的主旨內涵與精神,使主題表達更貼近人們的生活,也要適當增加藍色、紫色等冷色調植物,使整體更清新、協調。
廣東鄉土植物資源的收集與引種馴化工作已有較好的基礎,但如何將嶺南鄉土植物充分應用于城市園林建設中,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8]。因此,合理運用地域植物,增加花境、花壇的生態適應性,在當前花卉應用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花境與花壇的設計,可以借鑒多種花卉在林緣地帶的自然生長狀態,采用藝術手法提煉設計自然式花帶[8],在注重觀賞性的同時也要重視生態性,增加多年生草本花卉的比例,以便減少后期的維護和更換花材成本。此外,要結合布置區域的氣候、土壤特點選擇合適的種類,可以多嘗試使用野牡丹科、杜鵑花科、蕨類植物等鄉土植物。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其園林景觀風貌是嶺南園林的重要代表。文中案例在表現主題、渲染氛圍的過程中,對嶺南文化的展現還略顯不足,在未來可以增加如粵劇、醒獅、嶺南傳統民居等嶺南文化元素的表達。
另一方面,植物獨有的藝術特質可以較好地詮釋園林中的詩情畫意,帶來超越物質層面的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9],其能充分展現植物的生物學特征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給人帶來積極向上的能量[10]。因此,在花境與花壇設計中也要合理運用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花卉,如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木樨、菊花等,結合嶺南園林造景手法,打造具有嶺南文化和廣州花文化的植物景觀。同時,要充分挖掘主題與植物文化之間的相關性,從植物個體所蘊涵的意象與植物整體所營造的景觀兩方面來突出和表現主題[11]。
結合上文中對4類主題花境與花壇案例的分析及優化策略,有針對性地提出配置模式建議,以期為廣州日后的園林綠地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設計提供參考。
1)傳統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常具有臨時性和短暫性,因此其配置模式可以采用“灌木-觀葉草本+觀花草本”或“觀葉草本+觀花草本”的形式,既不爭搶園林小品或標志物的視覺焦點,也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營造節慶氛圍。在主題上,在營造春節喜樂熱烈的城市氛圍時,融入粵劇、醒獅、嶺南傳統民居等嶺南文化元素。在植物選擇上,可以多使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或喜慶寓意的植物。
2)紅色節慶主題花境與花壇的配置模式可以采用“喬木-灌木-觀葉草本+觀花草本”或“灌木-觀葉草本+觀花草本”的形式,還可以采用立體花壇的形式,以植物為主要元素烘托紅色節慶氛圍。在植物選擇上,可以應用象征革命英雄的山茶、寓意“紅心向黨”的花燭Anthurium andraeanum、表達幸福安康的石竹等。在色彩上可以使用代表革命與黨旗的紅色調植物,適當增加象征黨徽的黃色調植物;此外為了減少同種色彩帶來的視覺疲勞,也要適當使用冷色調和中性色調植物,協調整體色感。
3)大型會議或活動主題花境與花壇的配置模式可以采用“灌木-觀葉草本+觀花草本”或“觀葉草本+觀花草本”的形式,運用草本花卉襯托和聚焦標志物。由于會議或活動主題花境與花壇的主題單一,在植物的選擇上要更趨多彩與多樣,根據舉辦時間選擇應季時花,同時關注不同植物之間顏色、質感、花型的協調。除此之外,還要根據構筑物或園林小品的尺度選擇合適的植物。
4)城市生活主題花境與花壇的尺度可大可小,因此配置模式也更加自由,可以采用“喬木-灌木-觀葉草本+觀花草本”“灌木-觀葉草本+觀花草本”或“觀葉草本+觀花草本”等多種形式,共同營造更富可觀性的花境與花壇。在主題的選擇上,可以聚焦廣州城市發展與廣州花品牌打造,使用熱帶植物景觀、干旱沙生景觀、嶺南文化景觀等類型,展現多元多彩的城市文化。
注:圖片均為作者自繪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