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黎侯虎被譽為“中國第一虎”的黎侯虎,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價值極高。本文通過對黎侯虎的現狀進行分析,得出黎侯虎由于當代設計發展節奏較快,存在手工藝失傳、發展空間小、產量受限和缺乏創新意識等問題。基于此,根據黎侯虎所特有的“粗、短、胖”造型特點和色彩艷麗的藝術特征,制定出了文化性、審美性、創新性和差異性的設計原則。全面分析了當代黎侯虎在動畫設計、IP形象設計方面的應用形式,打破傳統的手工藝繼承模式,使其適應當代的生產方式在設計中應用和創新,為黎侯虎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和新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黎侯虎;傳承;藝術設計;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0—200—03
一、黎侯虎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黎侯虎的現狀
黎侯虎深受黎城老百姓深愛,其制作原材料也變成外部為染色棉布,內部為木屑或棉花填充,因此也被稱為“布老虎”。經過數千年的傳承發展,已經形成了十分完備的制作工藝流程,是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典型代表,并且在國內擁有極高的聲譽。1998年,國家郵電部選定黎侯虎形象為紀念生肖郵票、2006年列為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提交申報山西省黎城縣正式確定黎侯虎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黎侯虎”作為伴手禮之一被列入世博贈送貴賓。
(二)黎侯虎存在的問題
1.手工藝失傳
現代年輕人更多地追逐潮流,愿意在黎侯虎身上投入傳承技藝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太少了,黎侯虎傳承人大多年老,缺乏新手的培養,黎侯虎的技藝也是后繼乏人。
2.發展空間小
受現代化沖擊,民間傳統玩具受到不同程度的輕視,黎侯虎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空間日漸縮小。手工制作的黎侯虎受到了現代電子玩具的普遍威脅。
3.記錄黎侯虎信息的方式不夠合理
記錄黎侯虎信息的紙質圖書容易被破壞,由于時間的推移和保存方式的不當,紙張容易破損導致信息保存不當。如僅以文字和簡單圖片的方式,難以完整地記錄黎侯虎的信息,會忽略細節,存在記錄漏洞。隨著傳承層次的增加,被遺忘的內容會越來越多。
4.產量受限
黎侯虎的制作方式是手工制作的,雖然制作精美,有民俗味,但是手工制作時間長,產量小,無法大批量生產,如果用機器制作黎侯虎又會缺少手工藝的質樸感。
5.缺乏創新意識
近年來,黎侯虎的開發除了虎頭鞋、虎頭帽之外,在其他方面比如服裝、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創新還不夠,使得黎侯虎沒有走到大眾視野中。
6.傳播渠道不足
如口口相傳的傳播形式中,傳播者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和清晰的圖片來傳授,很難將黎侯虎傳播至其他地區或者其他國家。雖然傳承人高秋英女士也設立了培訓班傳授人們制作黎侯虎的技藝,但是因為傳播途徑單一,只是線下口頭相傳,使得黎侯虎沒有快速的傳播開來被人們所熟知。
二、黎侯虎的藝術特征
(一)造型紋樣
黎侯虎在造型上表現為“粗、短、胖”,展現了黎侯虎敦厚、健壯的形態。四足微微向外撇。頭微微向上抬起,表現了黎侯虎虎虎生威的精神勁和孩子般的天真可愛味道。黎侯虎外輪廓沒有突出的棱角,不僅符合民間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則,顯現出一種簡約美和質樸美,也也考慮了安全因素,使得兒童在玩耍時不會弄傷自己,更加安全舒適。
在紋樣上,黎侯虎脊背有兩種不同的波浪形狀,這些紋樣是一整塊布裁剪下來的,如果紋樣是方頭就是公虎,圓頭就是母虎。虎身前后有兩朵略帶旋風狀花紋,既表示了動物皮毛生成的規律,也有“三、六、九”之分,取平安順利之意。虎蹄足端處飾以篆書體“心”字象征性標識的形紋。
(二)色彩運用
黎侯虎在色彩上常運用艷麗的顏色,對比強烈,有著吉祥和喜慶之感。整體顏色以民間傳統五色“黑、赤、青、白、黃”為主。黎侯虎身體用黃色為底色,奠定了黎侯虎的基本色調。腹處為紅色,增添了吉祥與喜慶之感。用青色和紫色的細毛線用來制作黎侯虎的胡須,突出層次感和立體感。
眼睛呈桃形并用紅、白、黑三種顏色裁剪后逐次疊加,用長平針法和盤針法去制作睫毛,用群青和淡綠綢緞進行裝飾眉毛。鼻子用綠色布料進行立體的縫制和填充,再通過長平針法刺繡制作而成。雙耳用黃色的布料包裹制成喇叭形,并在中間繡上紅色絲線。黎侯虎整體色彩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和民族特色,充滿清新活潑、絢麗多姿和美觀明快之感。
三、黎侯虎在傳承創新中的案例分析
(一)動畫設計
《奇奇怪怪》是由山西梓楠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企鵝影視、山西傳媒學院聯合出品的大型原創系列少兒動畫作品,歷時三年精心打造。劇中的兩個主角“奇奇”和“怪怪”的形象(圖1)是以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黎侯虎”為原型創作的。主體采用了紅、黃兩種顏色,與黎侯虎色彩特征相呼應。
在動畫角色的形象設計中,合理的運用色彩,能夠體現出角色的相關特征。“奇奇”主體形象是黃色,黃色因其強烈的視覺效果蘊含著警示、注意、警惕之作用,在生活中被用作交通信號燈中的黃色信號燈、警告標志牌、在足球比賽中也用作黃牌警告等,與動畫片中奇奇的人物形象(做事小心謹慎、十分有條理、喜歡準備非常充分后再行動)相對應。“怪怪”主體形象是紅色,紅色有著激情、沖動的作用,在生活中被用作錯誤常用紅色標記、斗牛比賽中的紅色斗篷等,與動畫片中怪怪的人物形象(膽大沖動、基本不動腦子、貪吃)相對應。
動畫角色是動畫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僅僅通過角色的外表來反映角色的內心性格,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于動畫角色的刻畫,作者想要表達的文化理解也被融入在其中。“奇奇”和“怪怪”的形象雖然是以“黎侯虎”的老虎形象為原型創作的,但是黎侯虎所特有的造型紋樣,例如虎體前后兩朵略帶旋風狀花紋、虎蹄足端處飾以篆書體“心”字象征性標識的形紋、虎脊被剪成不同的波紋紋樣等與其他地域布老虎相區別的方面卻沒有體現出來,容易讓觀者看不出是以山西黎城黎侯虎的形象為原型的,從而達不到傳播與發展黎侯虎形象的作用。設計者可以對形象進行改良,例如在身體處加上旋風形狀、虎蹄足端處以可愛的花草形象飾以“心”字和虎脊處裝飾不同的波紋紋樣等。
(二)IP形象設計
“福虎駕到”黎侯虎非遺IP設計(圖2)是以山西黎侯虎為IP創作原型,提取黎侯虎典型形象結合現代時尚審美再設計,結合山西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城市文旅品牌,傳播城市文化。
從造型紋樣方面分析,“福虎駕到”黎侯虎非遺IP設計提取了黎侯虎本身所特有的紋樣去進行設計再現。在面部,眼睛呈桃形,眉毛呈雙層波浪形體現出黎侯虎眉毛雙層拼接的質感,鼻子好像樹葉一樣,嘴部兩邊有胡須。在身體部位,虎體前后兩朵略帶旋風狀花紋以及虎脊不同的波紋紋樣都與黎侯虎的整體造型特點相對應,能讓觀者一眼看上去就能直接了當的了解到黎侯虎所特有的造型紋樣,更加有利于黎侯虎的傳播與發展。
在色彩方面,“福虎駕到”黎侯虎非遺IP設計提取了黎侯虎在各個部位的色彩特征去進行設計。在面部,眼睛由紅、白、黑三種顏色逐次疊加,眉毛用群青和淡綠兩種顏色去進行裝飾,鼻子選用綠色,紫色用作嘴部兩邊的胡須。在虎身及頭、腳等部位,采用黃色表達吉祥之意。整體設計采用的色彩都與黎侯虎的色彩特征相對應。
而且在“福虎駕到”黎侯虎非遺IP設計中,結合了山西地域特色文化,打造融合晉商文化、紅色文化、古城文化、吉祥文化。在人物造型服飾設計方面與紅色文化相結合,設計出了穿著軍裝、畢業服和西裝的黎侯虎,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使得實用性和功能性大大增加。在平面設計方面,以山西特色地域建筑為原型,例如喬家大院、太行紀念館等設計出了一系列建筑輔助圖形,與黎侯虎IP形象相結合制作成畫報(圖3),使得在傳承黎侯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讓人們了解到了山西的古建筑,促進了山西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四、結語
黎侯虎作為中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我們不斷深入挖掘,傳承創新。如今黎侯虎的開發傳承與保護還存在許多不足,我們需在保持其自身獨特的藝術文化特色基礎上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不斷開拓探索出讓黎侯虎與時俱進、創意發展的新原則、新策略、新應用領域。我們需要用現代的藝術設計理念做指導,融合傳統民間藝術,把握黎侯虎自身的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開拓探索新時代黎侯虎傳承發展的新方案,引導黎侯虎進行現代創意衍生轉型,在保持黎侯虎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設計制作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和現代視覺感受的新文化產品,讓黎侯虎合理創新轉化為更藝術、更實用的、服務于現代日常生活的文化用品,讓黎侯虎在新時代有新的突破和發展,既符合時代的發展新要求,也有利于黎侯虎的傳承與發展,實現文化傳承與應用創新的共贏。
參考文獻:
[1]任港政賢,管雪松.“黎侯虎”在陳設設計中的應用[J].家具,2022(1).
[2]張軍輝.非遺視角下民間布老虎數字化發展之路[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2(17).
[3]張莉郡,呂屏.淺析山西布老虎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J].工業設計,2020(4).
[4]趙勝男,張萌.淺析民間工藝黎侯虎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20(5).
[5]屈佳佳.論影視動畫角色設計中色彩運用的原則和方法[J].明日風尚,2017(23).
[6]劉巖妍.“黎侯虎”的審美特征及文化意蘊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2(10).
作者簡介:李華穎(2000—),女,漢族,河北滄州人,碩士在讀,太原師范學院,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