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衡陽師范學院)
延壽村位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1982年,衡山風景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2月,衡山入選為第一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延壽村民宿群位于衡山風景區內,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春觀花、夏看云、秋望月、冬賞雪,四季景色各異,周邊的環境資源將天然的山水、傳統的寺廟建筑、獨特的鄉村民宿有機結合起來。
延壽村民宿群位于衡山風景區內,在退耕還林政策下,當地村民開始將自家房改建成對外接待客人的民宿,經營主體均為村民個體,因而傳統村落特征表現得比較明顯,具有比較濃厚的“村”味,吸引著喜愛樸素、簡單、寧靜生活的游客群體。尤其鄉村振興政策實施后,鄉村體驗式旅游成為頗受歡迎的旅游新形式。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較多地保存了當時當地的寺廟建筑風格和文化景點遺存。南岳悠久的壽岳文化、祭祀文化、農耕文化也為衡山民宿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這些都為民宿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參考和研究價值。南岳衡山也憑借“壽文化”主題旅游文化吸引眾多國內外游客的光臨。
我國民宿的發展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國家旅游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旅游和發展國內民宿的相關政策,因此鄉村民宿數量與日俱增。近年來,延壽村大力整治人居環境,帶動農戶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年產值上千萬。2021年,延壽村先后獲得湖南省文明村鎮、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伴隨著疫情后經濟的復蘇和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農家樂、農莊、旅游景區提供的服務,而投向高品位精致的鄉村民宿休閑旅游,調研延壽村民宿業的現狀與存在問題是探究發展模式的前提基礎。
與國內旅游景區民宿相比較,延壽村民宿在村鎮規劃、建筑布局、建筑風格等方面都保持著相似性,沒有形成獨特的地域特色;同時,民宿內提供的游客試用品和旅游商品常態化嚴重,品牌單一,不能打造成村鎮代表性品牌,更不能吸引游客的購買欲和宣傳欲。尤其旅游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嚴重模仿其他景區,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沒有任何競爭力。
南岳旅游景區因集景觀游覽、宗教祭祀和避暑休閑等多重功能于一體,決定了南岳旅游市場客源的多元化,也形成了旅游住宿產業結構的多樣性。延壽村坐落在南岳衡山風景區半山腰,全村300余戶1600多人散居在華嚴湖到澗垅,中山溝至磨鏡臺、南臺寺一帶,村民大部分以主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住宿、餐食、休閑等服務。由于延壽村各組散落定居,民宿建筑為村民自建,政府沒有制定統一方案和管理,導致缺少群落效應;政府政策上對鄉村民宿的規范與扶持略少,引導住宿業整體發展不夠。到目前為止,南岳區沒有旅游住宿業發展整體規劃,各產業單位自主被動發展,各自為戰,沒有形成整體,沒有形成戰略品牌。尤其在民宿改造上沒有跟進和指導,導致過于雜亂。
南岳衡山有著四千年的歷史,佛教和道教文化根深蒂固。而現今延壽村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資源利用率不高,不能形成地域文化特色,尤其近千年來的民俗文化丟棄得比較快,很難激發游客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欲望,導致游客實際游覽景觀時間不長,在衡山停留時間太短,藏經殿、南臺寺、福嚴寺等具有文化底蘊的經典游覽率非常低。
造成以上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直接的、間接的,有客觀的、主觀的,有觀念滯后所致,也有市場規律使然。為實現延壽村鄉村民宿快速健康發展,切實解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實現住宿業健康持續穩步發展,政府應該盡快對延壽村民宿業的發展提出對策和建議。
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國務院通過的現行《南岳衡山風景區名勝區總體規劃》(2005-2020)中,所確定的景區面積為100.7km2,外圍保護地帶為80.8km2,合計181.5km2,即為縣級行政單元南岳區的國土總面積。地處后山的岳林、拜殿、龍鳳三鄉及前山的南岳鎮周邊地帶包括衡山風景區,都屬于農村,同樣存在著“三農”問題。前山延壽村由于實行退耕還林政策,村民多以旅游業為主。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探索民宿創新發展模式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因此對延壽村民宿業的發展模式的探究與實施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衡山民宿應打造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塑造衡山名片。作為旅游村落,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獨特的旅游品牌,具備一定的識別度和宣傳力度,發展模式為:
(1)藝術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從藝術介入鄉村的角度,將現代藝術理念和手段與傳統鄉村藝術生產相結合,為美麗鄉村建設賦能;將現代設計元素融入鄉村景觀規劃和民宿建筑設計中,使村落庭院更具特色,民宿建筑更美觀,吸引更多游客打卡拍照,擴大旅游宣傳效應;通過邀請設計師打造民宿空間設計,包括標志設計、包裝設計、形象IP等設計,提升民宿具有鄉村文化的產品的顯現次數,凸顯生活品質,培養民宿主的藝術品位,真正將理念融入現實,塑造出特有的延壽村民宿文化,為旅游鄉村帶來較大的傳播量以及曝光度,提升衡山民宿業的知名度。
(2)文創產出,使文創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聯合南岳區政府和村部職能部門舉辦文化創意活動以及校鄉合作藝術實踐基地,藝術家、專家學者以及設計師分享創意暢想和藝術趣思,從各自獨特的著眼點出發進行在地創作,打造別具風格的鄉村文旅文化活動品牌,發掘和吸引更多的居民、游客和團隊;培養本土“文創”人才,大力推動農村地區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活動,促進傳統工藝提高品質,形成品牌,帶動經濟增長。
(3)注重鄉村生活體驗,打造民俗文化鄉村:衡山既是歷代佛、儒、道的活動中心,也是原始宗教對衡山山神崇拜的圣地。在宗教基礎上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民俗民風,形成今天這種有別于任何地方的帶有獨特風格和特征的民俗文化:元旦朝圣、趕廟會、衡山影子戲、岳北山歌等是衡山民俗文化的基本形式,可讓游客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民俗文化之美并參與其中。
打造南岳衡山5A景區旅游品牌,構建鄉村旅游+多產業融合模式,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
加強鄉村多產業融合,發揮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擴大效應。在發展鄉村旅游業的過程中,延壽村應強化當地歷史文化、生態文明等特色,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構建多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形成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
(1)構建民宿業“鄉村旅游+特色”融合發展模式
突出鄉村旅游特色,在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開發上因地制宜。首先,政府應對延壽村鄉村旅游進行深入調研,定制科學的整體旅游發展規劃,充分發展鄉村民宿獨有的自然資源及人文旅游資源,挖掘具特色的旅游項目和產品,如在民宿群落地域內規劃開發具有佛教景觀特色、田園風光特色、古樸村落特色、傳統民俗特色、養生休閑特色等典型鄉村旅游項目,使村落旅游資源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和效應,增強旅客體驗感、滿足感;其次,應將發展旅游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發展“鄉村旅游+創意旅游”新業態,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生產活動,有效利用衡山歷史文化村、5A級旅游景點等優勢,積極與鄉村特色旅游發展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親子游、情侶、團隊多人出行是主要的鄉村游出游群體;自然生態、果蔬采摘、農耕研學、手工制作、農家美食是最受鄉村民宿游客青睞的體驗活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住宿業的發展,尤其需要政府部門在長遠戰略規劃、相關政策制定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區商務、旅游、工商、村支部等部門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要根據發展需求著手組建民宿協會等社會行業中介組織,并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監督、協調服務作用,協調好與政府及相關部門、其他行業的關系;妥善解決住宿企業在開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強與國內外同行業團隊的聯系,開展各種交流學習活動,吸收并推行各地先進成功的營銷理念、管理理念、制度、措施,促進延壽村住宿業健康發展;政府的主管部門要加快制定規范住宿業市場的法規和規章,建立和完善統一公平、規范有序的住宿業市場體系。
(3)構建“鄉村旅游+養生”融合發展模式
南岳衡山,壽福文化和祈壽文化源遠流長。據不完全統計,南岳山上與“壽”字有關的題刻數百處,一座山上壽字之多,實為罕見,堪稱天下一絕。此外,還有用“壽”字命名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如延壽亭、壽澗、壽澗橋、百壽亭、福壽庵、萬壽宮、萬壽禪寺、萬壽廣場、萬壽大鼎等等。延壽村一直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南岳生態環境,逐步打造多樹種、多色調的森林景觀格局。政府部門應將旅游發展與鄉村發展同步規劃,將生態優勢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倡導大家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構筑生態文明新生活,形成 “一山一水一石”旅游格局。這里青山綠水,環境幽靜,氣溫宜人,每年夏天的平均氣溫只有25.6度,早晚還要低4-5度。延壽村的民宿應針對不同人群推出養生項目,可規劃建設集避暑度假、養生休閑為一體的住宿集聚區,如日光養生、修身養生、靜心養生、美食養生以及養生產品伴手禮等。
新時期,在發展延壽鄉村旅游工作中,首先,我們應結合延壽村自身的實際情況,強化各自的旅游項目優勢和特色,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基因,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休閑體驗產品,提供優質的服務。其次,應做好鄉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建設和營銷推廣,要注重增強宣傳的效應,有效借助互聯網和新媒體及線下宣傳活動,提高延壽村鄉村旅游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實現鄉村休閑旅游業的高質量快速發展。再次,要善于將鄉村旅游發展與各村鎮其他產業有機結合,實現鄉村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擴大效應。此外,還應通過加強鄉村旅游業人才培養及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推動南岳區全域旅游發展,因地制宜地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促進當地農民致富,為助力鄉村振興事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