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暉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明確指出:“初中生需要在教師指引下掌握多元化的學習技巧,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為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讓他們通過思考與探究增強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實現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文章闡述了自主學習的內涵及特征,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進行探析。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及特征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課程重難點內容與自身的基本學情結合起來,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自我管理,達到深化知識理解的教育目的。相較于傳統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更加注重學生主觀意識的自發性,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學習方案,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因此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課程內容給予適當點撥與指導,使他們經過持續摸索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英語綜合水平。
(二)自主學習的特征
1.學習主動性。
與以往的被動學習相比,自主學習的顯著特點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根本上說,自主學習的本質在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利用豐富的實踐活動調動他們的探究熱情,以此提高課堂參與程度。這樣一來,學生便能靈活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初中英語教學中亦是如此。自主學習主要表現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主動研究新知,將之前所學內容遷移到全新情境中,挖掘新舊知識間的關聯性,經過不斷規劃與思考總結出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明確學習的具體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科的魅力,有利于學習主動性的提高,進而實現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2.學習獨立性。
通常情況下,自主學習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相關任務,雖然在此過程中可以得到教師或其他同學的幫助,但學生依舊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彰顯自主學習的獨立性。具體來說,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做好準備。換言之,學生在課堂中不能一味地依賴教師,而是需要憑借自己的判斷做出正確選擇,高效完成各項學習活動,以提升英語綜合水平。可見,自主學習的特點之一是獨立性,要求學生改掉不良習慣,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到互動中,經過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促進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
3.學習有效性。
影響自主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學生本身,學習方法、環境等方面則是外界因素,內在驅動力對外因起到推動作用。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是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對于英語學科而言,教師應利用新穎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責任感,認真配合各項活動的實施,在主動參與中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換言之,自主學習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它產生的作用比較持久,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有助于英語綜合素養的發展。同時,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掌握多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熟練地運用于實踐中,切實保證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重視課前導入,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課前導入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環節,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還有利于樹立自主學習意識,為后續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在導入環節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掌握班級同學的基本學情,根據他們的英語基礎、考試成績、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作為參考依據,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層次,合理選擇課前導入的內容;第二,注重課前導入的具有流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任務,采用互動問答法、創設情境法等多種方式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其中,互動問答法主要指師生間的溝通,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也能讓學生在交流中明確本課主要內容,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師的帶領下高效完成預習任務。
以魯教版七年級上冊“Id like some noodles.”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采用互動問答法,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幾張與本課主題有關的圖片,提出不同難度的思考問題,隨機抽取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回答。例如:(1)Can you see three bowls?(2)What are in them?(3)Do you like noodles?(4)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bowls of noodles?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增強學習意識,認真觀察圖片并主動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信息,知道本課學習的內容與實物有關,應掌握詢問他人喜歡某種食物的基本句型。為了保證課前導入的實效性,教師可以根據問題難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讓每個人都享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以此樹立正確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豐富課程資源,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通過豐富課程資源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更加多元的學習素材,充分保證英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具體來說,教師應明確本節課的重點所在,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在網絡中收集相關信息,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拓寬學習渠道,使其主動加入課堂互動中,分享自己獨特的觀點或想法,實現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綜合水平的共同提升。另外,在拓展課程資源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連且符合他們認知特點的素材,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魯教版七年級下冊“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教學為例,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學習詢問和描述一種食物的制作過程,要求學生掌握重點詞匯shake,celebrate,mix,oven,fill,cover等,同時掌握有關感恩節的信息,能用英文描述火雞的制作過程。其中,難點在于運用first,next,then and finally等順序副詞描述過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首“Thanksgiving song”,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讓學生知道本課主題。而后,在大屏幕上出示一篇文章介紹感恩節:Thanksgiving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America,just like Spring Festival.People will celebrate i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以此引出火雞的制作過程。在課外資源的輔助下,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主動探究新課內容,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傳授自主學習技巧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與學習方法有著密切聯系,并非指學生一個人“埋頭苦學”,而是由教師傳授自主學習技巧,讓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此提高自學效率。基于此,教師應根據英語學科特點及時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聽英文歌、觀看演講比賽、看美劇等方式展開自主學習,在聽覺和視覺的刺激下培養英語綜合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要求學生在看和聽的同時記錄重點詞匯,嘗試運用之前學過的內容進行理解,并在現實生活中有意識地練習口語,在交流中提高語言運用技能,達到良好的自學效果。此外,思維導圖法、聯想記憶法等方法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其樹立獨立思考意識,運用相關技巧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圖1? 單詞思維導圖
以魯教版八年級上冊“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教學為例,本單元主題是學會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提前準備好的勵志演講視頻,要求學生一邊觀看一邊記錄生詞,結束后用自己的語言談一談觀后感,在自由討論中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引出本課主題后即進入閱讀環節,涉及的重點詞匯包括get on with,relation,communication,argue,elder,instead,nervous等,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它們的關聯內容整合起來,除介紹單詞的詞性、漢譯之外,還可以加入例句,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如圖(1)所示,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使學生掌握了多元化的學習方法,實現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
(四)利用小組合作,發散自主學習思維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和認知能力,但是受到成長背景和興趣愛好等因素的影響,自主學習效果存在一定差異,長久下去自學效率較低的學生逐漸跟不上教學進度,喪失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熱情。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利用集體的力量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學生的基本學情將其劃分為4人一組的模式,結合課程重點內容提出針對性的思考問題,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加以總結,使其思維意識變得更加靈活和開闊。在合作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其他成員分享,經過不斷磨合與溝通得出最終結論,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步提升。
以魯教版八年級下冊“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教學為例,本單元以“vacation”為話題展開教學,第一板塊圍繞“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vacation?”進行聽、說、寫相關訓練。當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后,教師可以布置小組合作任務:Suppose you two are the persons in the picture in 1a.Make conversations to tell your parents the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visit,the Florida beach or the Amazon Jungle of Brazil?Why?每一名學生都可以針對問題發表不同的見解。可見,在自主學習中引入小組合作活動,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彰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對發展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影響。
(五)引導學生授課,鞏固自主學習效果
引導學生授課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既能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在無形中鞏固了所學內容,起到夯實基礎知識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行查閱與本課知識相關的內容,跟隨名師視頻或具體例題提前掌握新知,參照格式制作簡易版課件,回到課堂中扮演“教師”的角色,將收集到的信息介紹給其他同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余,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控場能力,取得更好的自主學習效果。
以魯教版九年級“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教學為例。首先,學生在課前通過研讀教材和互聯網搜索的方式總結出本課重點詞匯有prefer、perform、reflect、lyric、praise、master、painful等,句型包括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What about you?/I prefer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其次,通過詳細介紹讓其他同學明確本課的學習方向。最后,教師評價學生的授課內容以及方式,指出他們的閃光點和不足,在綜合性點評中鞏固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提升其英語綜合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重視課前導入環節,利用新穎的方式引出本課主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通過豐富課程資源、創新授課模式、利用小組合作等途徑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使其能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主動探究新知,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