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鳴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佛山市順德區婦幼保健院)
醫院審計是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醫療機構的管理、服務、質量、效益等方面進行審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則是衡量醫院醫療資源利用的效率與效益的重要指標,關系到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醫院審計的定義
醫院審計是指對醫院各個方面的管理、醫療服務質量、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等進行系統評估的過程。它是一種全面、系統、持續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通過定期、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醫院數據信息,為醫院管理者提供關于醫療服務質量、費用控制、醫療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信息,為醫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遏制醫療風險和醫療事故的發生,提高醫療安全水平和醫療服務的質量。
2.醫院審計的作用
評估醫院的管理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為醫院管理者提供改進和提升醫療服務的參考依據。監督和控制醫療成本,遏制醫療費用的過度增長,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發現和預防醫療風險和醫療事故,保障醫療安全,保護患者合法權益。為醫療機構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促進醫療服務的優化和升級。
醫院審計是指對醫院業務、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審查和評價的過程,旨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并監督其執行,以達到優化醫院管理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目的,主要分為:財務審計、業務審計、績效審計、合規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安全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等。
財務審計主要針對醫院的財務、會計制度及其執行情況,評估財務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業務審計主要關注醫院的醫療服務、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等業務方面的問題,評估醫療質量和服務效果。
績效審計主要關注醫院的業務目標和管理績效,評估醫院業績和管理效率。
合規審計主要關注醫院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要求,評估醫院的合規性。
內部控制審計主要關注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和執行情況,評估醫院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規性。
安全審計主要關注醫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實踐,評估醫院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風險管理審計主要關注醫院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實踐,評估醫院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醫院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審計。不同類型的審計可以相互補充和協調,共同發揮優化醫院管理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作用。
醫院審計首先需要明確審計目標,包括審計的范圍、內容和重點等。審計標準是審計工作的依據和衡量指標,必須明確并依據相關法規、規章和制度等進行。制定審計計劃,包括審計時間、地點、人員、方法等,以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根據審計目標和審計計劃,開展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工作,獲取審計所需的信息和資料。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發現問題和不足之處,確定審計結論和建議。根據審計結論和建議,編寫審計報告,說明審計發現的問題、原因和對策,并提出改進措施。向醫院領導和有關部門提交審計報告,以促進醫院管理的持續改進和提高。同時,應根據審計結論和建議,及時跟蹤改進措施的實施情況,確保問題得到解決。
1.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概念
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是指醫療機構在提供醫療服務時,以較少的醫療資源(如人員、設備、藥品等)獲得較好的醫療效果和滿意度的能力。醫療資源是有限的,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如何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成了醫療領域面臨的重要問題。
2.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意義
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有效緩解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其次,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和社會的負擔,提高醫療服務的經濟效益。最后,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滿足患者對醫療服務不斷提高的需求。因此,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是醫療機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醫療資源利用率反映醫院、科室或者醫生使用醫療資源的效率。常用指標包括床位使用率、手術室利用率、門診/急診診療率等。醫療質量評價指標包括患者滿意度、病死率、再入院率、并發癥發生率等。經濟效益評價指標包括醫療總費用、醫療人員費用、設備費用、藥品費用等。生產力評價指標反映醫院、科室或者醫生生產力的水平,包括門急診量、手術量、住院人數、診療人次等。財務管理指標包括收支平衡情況、資金使用效率、資產周轉率、利潤率等。評價方法主要有比較法和績效評價法。比較法是通過比較醫院、科室或者醫生在某一指標上的差異來評價其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績效評價法則是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對醫院、科室或者醫生的績效進行量化分析,來評價其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水平。
醫療技術的水平直接影響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醫療技術越先進,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越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管理水平高的醫療機構能夠更好地配置和利用醫療資源。人口結構的變化對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非常大。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會降低。醫療保險政策的不同,會直接影響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醫療保險政策越完善,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醫療市場的競爭也會影響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醫療機構會更加努力地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醫療投入的大小也會影響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醫療投入越多,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醫療文化的不同也會影響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醫療文化越好,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醫院審計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是密切相關的。醫院審計可以通過對醫院內部各個環節的審查和評估,發現醫院在醫療資源利用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同時,醫院審計可以對醫療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促進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可以促進醫院審計的開展,因為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會減少醫院的浪費和不必要的支出,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醫院審計可以通過審查醫療服務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經濟性,評估醫院的治療效果、藥物使用情況、檢查檢驗費用、手術質量等方面的情況,發現醫院內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則可以通過評價醫院的門診人次、住院天數、床位使用率、醫療器械使用情況、藥品費用占比等指標,評估醫院在醫療資源利用方面的效率,并指導醫院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因此,醫院審計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是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可以推動醫院內部管理和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醫院的整體效益和社會效益。
醫院應該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規范各項工作的開展,加強對醫療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利用。醫院管理層應該提高管理水平,注重職業培訓和業務學習,加強對管理方法的學習和實踐,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效率。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醫院內部管理效率,完善醫院信息系統,建立電子病歷、醫療信息共享平臺等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各項工作的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準確性。醫院應該加強財務管理,規范財務流程,加強預算管理,落實績效考核,完善收入管理制度,確保財務安全和穩定。醫院應該加強對人員的管理,注重員工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建立職業發展通道,完善工資待遇、獎懲制度,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工作積極性。
建立定量化的績效考核指標和評價方法,使績效考核更加客觀、公正、科學,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的實際工作貢獻相匹配。針對不同級別、職務的醫務人員,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績效管理培訓,提高其績效管理能力,加深其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和理解。建立與績效考核相匹配的薪酬激勵機制,對優秀表現的醫務人員給予獎勵,并建立“先進典型”等榜樣,激勵醫務人員不斷提高工作績效。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定期對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進行監督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和改進,確保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鼓勵醫務人員參與績效管理工作,征求其意見和建議,使醫務人員真正參與到績效管理中來,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同時,也需要注意保護醫務人員的權益,確保績效管理工作不會對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造成不利影響。
制定臨床路徑管理方案、明確臨床路徑管理的職責和權限、設立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等,以確保臨床路徑管理的有效實施。加強醫務人員對臨床路徑管理的培訓,提高其臨床路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建立健全的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以激勵醫務人員積極推廣臨床路徑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臨床路徑管理和醫療信息系統有機結合,實現醫療數據的共享和流通,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臨床路徑管理需要與患者的治療協作和溝通,建立健全的患者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高患者對臨床路徑管理的接受度和參與度,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定期邀請專家對臨床路徑管理進行評審,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提高臨床路徑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建立完善的臨床路徑管理質量評價體系,通過數據分析和回訪調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和改進空間,不斷提高臨床路徑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醫院信息系統,實現醫療資源的智能調度和管理,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配比精準度。鼓勵醫院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和整合。通過建立多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共體等機制,將醫療資源進行整合,減少重復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立科學的醫療資源配置策略,結合地區發展和人口需求,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例如,針對不同地區的人口情況和疾病類型,通過分級診療制度等方式,將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到基層醫療機構,減輕大醫院壓力,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療機構推行診療一體化和家庭醫生簽約等方式,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和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療機構加強與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的聯系,利用社會資源和社區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建立健全的醫務人員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定期考核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鼓勵醫務人員積極參與臨床路徑管理和質量管理工作,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醫院需要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信息化建設規劃,包括明確信息化建設的目標、需求、步驟和時間安排等,以確保信息化建設與醫院的戰略目標相一致,同時避免盲目投入和浪費。醫院信息化建設需要注重信息安全,確保醫療數據的安全性。醫院需要加強員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同時加強網絡和系統安全防護措施,保障醫療數據的安全。醫院需要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高醫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尤其是在電子病歷、電子處方、遠程診療等方面的應用。醫院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高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醫院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共享和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同時,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機構和管理流程,以確保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和管理的有效實施。醫院需要積極推廣移動醫療和云計算技術,加強移動醫療應用、智能化診療設備的應用,以及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醫療服務的質量。醫院需要建立信息化建設的評估和監督機制,對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進行定期的評估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確保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和管理的有效實施。
本文系統地闡述了醫院審計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研究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在醫院審計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提高方面需要重視的問題,如加強醫療資源的管理、改進醫療服務流程等。同時,也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如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提高醫院審計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對醫療資源配置的監督和管理等。在相關領域的持續關注和努力下,醫院審計和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將會取得更加重要的進展和成果,為醫療行業的發展和改進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