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裕
海南蘭德空間規劃與設計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00
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大數據是一個龐大的數據集合,是在特定領域內對海量數據進行收集、存儲、處理和分析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大數據時代下,城鄉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也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其最大特點是海量性。大數據具有數據規模大、類型多、處理速度快等特點。對于城鄉規劃行業而言,大數據對規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城鄉規劃領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智能手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應用到城鄉規劃領域,對傳統城鄉規劃的工作模式、方法、技術等方面都帶來了較大影響。城市規劃行業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數據采集、處理、共享和發布的網絡化,加快了城鄉規劃行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同時,大數據也為城鄉規劃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大數據在提升城鄉規劃行業信息化水平、推動城鄉規劃理論研究、提高城市規劃編制效率和質量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城鄉規劃也將面臨一系列挑戰與機遇。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的價值將得到進一步凸顯,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也將更加高效。首先,通過大數據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城鄉空間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空間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處理,準確掌握城市現狀的人口、產業、經濟等情況,為城鄉規劃編制工作提供支撐。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通過對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處理,可以提前預判城市未來發展趨勢,提前進行城市發展戰略研究,為城市規劃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其次,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提高規劃編制效率。城市規劃工作一般分為前期研究和后期實施兩個階段。在前期研究階段,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收集和分析數據;而在后期實施階段,需要大量的數據計算分析來輔助決策。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大數據在前期研究階段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而在后期實施階段則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和挖掘,提高城市規劃編制效率和質量[1]。大數據時代下,智慧城市建設成為了當今世界的重要發展趨勢。隨著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傳統的城鄉規劃管理模式將受到極大挑戰。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通過對各種基礎數據和管理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和分析,可以對城鄉規劃工作進行實時監控、預警和控制;同時也可以將數據信息共享給相關部門和人員使用,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
傳統的城鄉規劃決策主要以專家經驗為主,具有很強的主觀隨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鄉規劃決策的科學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決策由基于專家經驗的經驗決策轉變為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科學決策。一方面,大數據分析可以準確地找出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發現潛在規律,為城鄉規劃編制提供科學依據[2]。例如,通過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環境資源等方面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合理規劃。另一方面,大數據可以分析出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提高其規劃、建設及管理水平。例如,通過對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城市發展提出合理建議并及時反饋給規劃部門,從而為城鄉規劃編制提供科學依據。
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收集、存儲和挖掘技術的進步使得城鄉規劃過程中的公眾參與程度加深,通過大數據技術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公眾參與機制,有助于提高城鄉規劃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首先,大數據有助于對城市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綜合分析。大數據的采集與處理是構建大數據平臺的基礎,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可以實現對城市資源信息的集中整合、優化配置,從而使城鄉規劃過程中對城市資源信息的采集和處理更加高效、準確。其次,大數據有助于城鄉規劃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城鄉規劃是一項具有社會公共屬性的活動,城鄉規劃編制過程中涉及多方利益主體。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借助大數據技術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公眾參與機制可以提高城鄉規劃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通過對城市基礎數據和居民個人信息進行采集和處理,可以實現對城鄉規劃編制過程中公眾意見的收集與整理,使公眾對城鄉規劃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進而提高城鄉規劃編制質量。首先,大數據技術可以準確分析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情況,從而為城鄉規劃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其次,通過對城市居民出行行為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后可以對城市交通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最后,通過對居民出行信息進行分析后可以對城市公共資源布局提出合理建議。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城鄉規劃行業的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促進了城鄉規劃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城鄉規劃決策支持系統將會更加完善,為科學決策提供更為可靠的支持。基于大數據分析,將更加深入地挖掘出規劃行業的核心問題。一方面,基于大數據的分析結果,可以幫助規劃師和決策者更好地理解與認識規劃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例如,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對城市發展進行預測性分析,幫助規劃師更好地了解城市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空間布局結構等問題[3]。另一方面,基于大數據分析結果的決策支持系統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加可靠、更為科學的數據支持。例如,基于大數據分析結果可以實現對城市規劃項目實施的動態監測和評估,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修正。大數據時代下的城鄉規劃信息化建設將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和硬件建設,加強相關平臺建設。例如,利用云計算技術建立起一個全面覆蓋城鄉規劃行業業務范圍、統一規范、高效便捷的行業信息化平臺,為城鄉規劃行業提供數據采集、處理、共享和發布等服務;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起一個開放、互聯互通的城市空間數據中心;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起一個智能化的城鄉規劃決策支持系統。此外,大數據技術也將為城鄉規劃信息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撐,如可以采用虛擬現實、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
城市是由人、地、物、事等各種要素構成的復雜巨系統,其運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城市的發展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規劃建設階段,即城市在資源要素投入的基礎上,開始建設城市空間;(2)日常運行階段,即在城市空間中不斷開展各種生產生活活動;(3)應急處置階段,即城市空間中出現各類突發事件時,可以及時進行應對與處置;(4)評估反饋階段,即城市空間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城市的各項資源和要素不斷被收集和整合。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傳統的規劃建設、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各種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全面、準確、動態和實時的監測,從而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況的實時掌控。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各種經濟社會活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感知與監測信息。基于對實時數據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分析,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問題。例如:通過對不同地域空間尺度下(如不同季節、不同時段)交通運行狀況、環境污染狀況、公共服務設施分布狀況等的監測和分析,可以為各類生產要素提供準確的空間信息和位置信息,從而為城市空間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交通系統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連接著城市中的人、車、路等要素。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智慧交通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手段來改善交通運行效率和安全水平,提高交通服務質量,緩解擁堵狀況,減少環境污染。智慧交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智能交通管理系統(ITS):通過車載導航、監控系統、移動通信網絡以及車輛定位等技術手段,實現對交通信息的實時采集、存儲和處理,以及時提供準確的交通信息。(2)智能交通誘導系統(ITS):通過分析道路流量、實時路況等數據,為出行者提供合理的出行路線建議。(3)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ITS):通過對交通流量的分析,向各路口信號燈發出控制指令,實現對交通信號燈的智能控制。(4)智能停車系統:通過分析車輛行駛軌跡、歷史停車信息等數據,實現停車場智能化管理。(5)智能公交系統:通過自動檢測、跟蹤客流信息等技術手段,實現對公交車的智能調度,提高公共交通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6)自動駕駛技術:通過傳感器等技術手段采集駕駛員、車輛、路面環境等信息,實現自動駕駛。
在智慧醫療領域,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將人、醫療設備、醫療藥品和醫院設施進行連接,實現對人的健康狀態和醫療過程進行監測、管理和控制,實現對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有效監控。智慧醫療可以幫助醫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病人的就醫體驗。同時,智慧醫療可以幫助患者和醫生在網上完成疾病咨詢、預約掛號、藥品推薦等,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智慧醫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第一,構建數據采集與共享平臺。智慧醫療的核心是實現對人的健康狀態和醫療過程的監測、管理和控制,因此智慧醫療需要在個人健康信息采集與共享方面進行充分研究和探索。第二,構建知識圖譜。知識圖譜是一種用于描述關系型數據庫中節點之間關系的結構化數據模型。在智慧城市中,可以利用知識圖譜技術來構建一個多維的信息空間,通過對所有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構建出一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4]。第三,構建智能輔助決策系統。智慧城市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人的健康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并根據數據信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建議和治療方案。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部門需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將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應用到學校和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大數據技術能夠為教育部門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教學服務,能夠實現從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向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轉變,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部門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動態監測和實時分析,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程監測,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對哪些知識點掌握較差、哪些知識點掌握較好;學生在課后進行知識鞏固練習時所用的時間、做題正確率等。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還可以根據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對學生進行精準化定位。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為教育部門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提供依據。
智慧社區是以社區為單位,將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應用于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一種新型社區管理模式。智慧社區能夠實現對社區人、財、物等各類信息的動態采集與綜合分析,提升社區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智慧社區將成為未來城市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單元。在大數據環境下,智慧社區將會形成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更加智能化,通過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實現對社區空間狀態和居民需求的精準感知和實時監控;二是更加人性化,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三是更加便捷化,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實現對社區資源的高效利用。智慧社區在公共服務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物業服務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居民生活服務和交通出行管理等。
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安防領域也不例外。智慧安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安防涉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感知、互聯、分析和決策,實現對城市治安的智慧化管理。其本質是以數據為驅動,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感知設備,對人、事、物等相關信息進行采集、存儲、傳輸和分析處理,對城市治安狀況進行智能化監測和預測預警[5]。當前,智慧安防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系統、公共安全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三大部分。智慧安防系統在技術上涉及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在大數據時代,視頻監控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公共安全信息獲取渠道,可以從海量的視頻圖像中提取關鍵信息并進行分析。此外,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安防行業可以實現對海量視頻圖像的智能分析和處理。大數據時代的智慧安防在預警預測、犯罪預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公共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義[6]。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城市規劃必須應對新形勢、新挑戰,不斷改革創新,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要求。智慧城市作為一種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規劃編制模式,是當前城鄉規劃編制和研究的重點內容,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國新型城鎮化道路應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戰略,探索城鄉協同發展新模式,推動城市空間形態從單中心向多中心轉變,形成結構合理、集約高效、生態宜居、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城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