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永順是電子對抗技術專家。1987年,年逾半百的凌永順教授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抉擇:開展對某一世界性、重大科研難題的研究。因為這一課題對強國強軍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凌永順說:“我是一名電子對抗戰線的老兵,沒有退卻的理由,只有前進的義務。”
凌永順做燃燒實驗時,溫度要達到2500攝氏度左右,燃燒釋放的有毒物質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高輻射、高污染氣體導致了凌永順身體受到了嚴重影響,后來不得不多次進行手術治療。然而,凌永順無怨無悔,他說:“能把這項難題攻破,就是少活幾年也值得?!?/p>
正是憑著這種忘我拼命的工作勁頭,經過艱苦奮戰,凌永順和他的課題組在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和開創性的成果。他們還解決了研究成果在某種武器裝備自衛性電子戰系統中的實際應用問題,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擁有這種特殊干擾技術的國家。凌永順團隊的研究成果,被學術界譽為奇跡。
科學技術可以強國、強軍,然而這些成果背后卻是科學家們的默默付出,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造就了我們強大的國防。(摘自《演講與口才》 段桂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