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潔,施 芬,舒 展,鄭籃君
(1.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金華 321000;2.金華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浙江金華 321000)
糖尿病已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常用治療方法為口服降糖藥物,有時也會選擇降血糖類保健食品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不法商家為牟取巨額利益,將降糖類化學藥物添加到降糖類保健食品中,甚至同一保健食品中被同時添加不同功效的化學藥物[1]。這些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學藥物劑量不明確,患者長期大量服用這類保健食品,可能會出現不可預知的不良反應[2]。針對層出不窮的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物,監管部門加強了監管力度,頒布多個針對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的檢測標準。其中《保健食品中75 種非法添加化學藥物的檢測》(BJS 201710)[3]中包含75 種化學藥物,可同時篩查降糖類、降壓類、壯陽類、助眠類和減肥類等不同功效的非法添加物,有利于打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藥物的不法行為。
近年來廣大分析工作者對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檢測方法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對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血糖類化學藥物的檢測方法及研究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為監管部門打擊不法行為提供技術參考。
保健食品包含成分眾多,結構復雜,為準確篩查降糖類非法添加物,研究者們已進行了多種檢測方法的研究。其中包括液相色譜、液相色譜-質譜聯用、薄層色譜、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近紅外光譜、電噴霧離子遷移譜和核磁共振法等。
液 相 色 譜 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分離效率較高,但樣品的定性和定量需依賴對照品。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具 有高壓、高靈敏度的特點;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 的 分析速度、靈敏度及分離度較HPLC 提高了數倍。實心核顆粒色譜技術也具有較高的分析效率[3]。高翔[4]將實心核顆粒色譜法與高效液相色譜法用于保健食品中降糖藥物的檢測,比較后得出了兩者在方法回收率、檢出率等方面無顯著差異的結論。由于實心核顆粒色譜技術不會受到流動相中高鹽酸濃度影響從而引起管路堵塞問題,具有更高的適用性。
液質聯用技術(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專屬性強、分辨率高,且質譜能夠通過分子量、分子離子峰信息推導未知化合物結構,對非法添加物的化學結構進行確證。張玉婷等[5]利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建立了保健食品中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等18 種非法添加物的定性定量檢測方法,選擇乙酸銨-甲醇作為流動相系統,采用ESI+、多反應監測模式,結果18 種化合物在相應濃度范圍內線性良好,達到了較好的分離度和響應值。其在3 個用于降糖類藥物非法添加的補充檢驗方法批準件基礎上拓寬了篩查范圍,從而降低了漏檢的風險。
超高效液相與質譜聯用可提高離子源離子化效率,從而提高質譜檢測器的靈敏度[6]。朱青等[7]通過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UPLC-QTOF)對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27種降糖類化合物進行分析。各化合物采用兩種不同流動相體系進行梯度洗脫,26 種化合物和環格列酮分別采用電噴霧離子化正、負離子模式,多反應監測模式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各化合物線性良好。經過基質效應考察后表明該方法適用于復雜基質樣品中降糖類非法添加物的檢測。利用該方法對20 批樣品進行分析,篩查出5 批共計4 種類別非法添加物,陽性檢出率為25%。聯用質譜除了三重四極桿質譜外,也有其他類型如線性離子阱質譜、飛行時間高分辨質譜的使用[8]。
質譜雖然在非法添加檢測領域應用廣泛,但在分析前處理階段需花費較長時間。直接分析實時質譜(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Mass Spectrometry,DART-MS)可在實驗室開放環境中將化合物離子化,無須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同時又具備質譜的定性功能,可提高檢測工作效率。CAO 等[9]通過直接分析實時質譜對6 種抗糖尿病保健茶樣品進行檢測分析,篩查出樣品中非法添加了格列齊特、格列美脲和格列酮3 種化學藥物。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靈敏度可達ng 水平,總分析時間不超過1.0 min,大大節約了樣品分析時間,提高了分析效率,為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快速篩查提供了新思路[10]。
薄層色譜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操作簡便、快速,應用不受場地儀器等限制。國家藥監局頒布的《藥品檢驗補充檢驗方法和檢驗項目批準件2009029》中第一法為薄層色譜法,有研究者對方法中展開系統、薄層板等實驗條件進行優化,提高了薄層色譜鑒別的準確性[11]。由于保健食品中成分較復雜,專屬性差,斑點間易互相干擾,因此薄層色譜法適用于樣品初篩,且需要液相色譜或與其他檢測技術聯合應用進行化合物確證。
張中湖等[12]建立了薄層色譜聯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TLC-SERS)檢測降糖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學藥物。先采用薄曼聯用儀對12種對照品進行處理及采集拉曼光譜信號,建立標準譜庫,再將實驗模擬陽性樣品經過薄層色譜分離,斑點表面增強后,采集拉曼光譜。與對照品拉曼光譜庫進行匹配后,發現樣品中疑似添加物,并通過HPLC-MS 法驗證,結果一致。該方法可實現現場快速高通量檢測,結果可靠。吳國萍等[13]采用不同納米金作為表面增強試劑,分析不同酸種、不同酸度、不同納米金等影響因素下馬來酸羅格列酮和鹽酸吡咯列酮拉曼圖譜的差異。該方法可檢出0.012 5 mg·L-1的羅格列酮和0.025 mg·L-1的吡格列酮。
離子遷移譜法(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IMS)可根據氣相離子在電場中遷移速率的不同達到分離的目的。朱俐等[14]通過研究二甲雙胍等12 種降糖藥物離子遷移色譜檢測條件,將IMS 法應用于保健食品中降糖藥物的檢測。經過對離子源電壓、遷移管電壓、遷移管溫度等因素考察,優化實驗條件,得出各降糖藥物的遷移時間在7.977 ~17.153 ms。利用該方法對保健食品樣品進行檢測,多個樣品分別檢出二甲雙胍、苯乙雙胍等非法添加物。該方法根據降糖藥物遷移時間進行定性,穩定性較好,前處理簡單,還可實現數據庫共享,可快速完成非法添加篩查,結果準確率高。但當目標物分子難以氣化時,將出現響應低、分辨率低等現象。
張昊天等[15]采用近紅外光譜技術(Near Infrared,NIR)建立中成藥和保健食品中篩查降糖類藥物的模型,選用格列本脲、鹽酸二甲雙胍等臨床常用的4類降糖藥物共39 批制劑作為建模樣品,通過采集陰性對照、建模樣品、標準樣品、考察樣品等光譜圖,建立聚態分析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8 個考察樣品進行分析,其中有7 個樣品與高效液相色譜法驗證結果相符合,準確率達到80%以上,未發現假陰性結果。該方法專屬性、重復性良好,可為非法添加快速篩查提供參考。但目前模型只針對鹽酸二甲雙胍、格列齊特、格列美脲和格列本脲4 種藥物,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可以嘗試建立包含其他類型降糖藥物的模型,達到同時完成多種藥物篩查的快檢目標。
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利用波譜化學位移數據獲得官能團信息解析化合物結構的方法。黃海燕等[16]通過核磁共振法完成對復方蜂膠膠囊中非法添加格列波脲的化學結構解析,在前期研究中發現一批復方蜂膠膠囊疑似添加格列波脲,且利用半制備液相色譜從膠囊中分離得到該化合物。通過核磁共振法1H-NMR 譜、13C-NMR 譜,得到化合物碳和氫的化學位移數據,結合HMBC 譜,驗證了該化合物為格列波脲。
本文討論的檢測方法均有其優缺點和應用的側重點。LC-MS 可對復雜基質中多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降糖藥物非法添加檢測領域使用較廣泛。但儀器昂貴、操作復雜,對其在基層單位的推廣有一定的限制。NIR、IMR 等檢測方法樣品前處理簡單、儀器攜帶方便、分析時間短,在基層監管領域應用空間較大。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是關系人們的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研究人員可開展對檢測標準和現有檢測技術的研究,提高非法添加分析水平,從而減少漏檢風險,保證保健食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