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在我國很早就有種植。菱角所含的營養成分豐富,既可作為水果生食,又可當菜熟食,均鮮美可口,別具風味。生食以嫩菱為上品,嫩菱皮脆肉甜、質鮮清香;熟食則以老菱為佳,老菱肉質雪白如玉,燒、燉、煨、煮皆可,是人們喜愛的食品。在長江流域湖泊、溝渠,利用低洼水面栽培菱角,花工少、成本低,一般每畝可產鮮菱500~750公斤。目前,在洞庭湖區一些地勢低洼的地方,利用深泥腳稻田、淺水湖泊栽培菱角,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好門路。他們摸索出了栽培菱角高產的相關技術和經驗?,F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育苗定植
1.選種??筛鶕袌鲂枨筮x擇用于鮮銷或作老熟菱上市的品種。以鮮食菱供應市場,宜選用果型大、肉質鮮嫩、含水分和可溶性糖酸高的早熟和早中熟品種,如五月菱、水紅菱等;以熟食菱為主,種植于較深水域,則應選擇抗風浪能力強、莖堅韌、根下扎深、菱內富含淀粉的品種,如大青菱、小白菱等。
2.育苗。育苗移栽有利于高產。育苗應選擇土肥水淺、背風向陽、排灌方便、水深10~20厘米的池塘或低洼水田作苗床。先將塘(田)水放干,讓底土曬6~7個晴天后,放水深1米,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750公斤,3月底至4月上旬采用密條播,每畝播菱種80~100公斤,可移栽8~10畝大田。苗床水位開始時深10~20厘米,出苗后逐漸加深到30~40厘米,45~50天后進行移栽。
3.定植。適宜的定植期以播種后50~55天為宜,這時菱角主莖和分枝已形成菱盤,并進入開花始期,主莖頂端不斷抽生新葉,葉面積不斷增大,每株分枝總數在8~10條。移栽時應細心起苗,每3株為1束,逐一理順,按行株距2.0米×1.5米穴栽,每穴定植1束,每畝栽植500~800株。栽后保持水深30~40厘米。定植時應當天起苗、當天移栽完畢。
二、菱田管理
1.施肥。施肥前要清理低洼田、河塘或溝渠內的水草、青苔、野菱,將其撈走并堆漚制成肥料,然后施肥。一般畝產700公斤鮮菱,需施河泥6.0~7.5噸、人糞尿1500~2500公斤,有條件的可加施尿素10.0~12.5公斤、磷肥25公斤、鉀肥6~8公斤,有利于提高產量、改善菱角品質。開花結果期施適量的高效復合肥,可提高結菱率和菱角產量。
2.清除雜草。菱塘內的雜草如浮萍、青苔、槐葉萍和野菱等,會影響菱角的生長,應及時人工清除或打撈。青苔要用硫酸銅或干草木灰撒施鏟除。在清除雜草的同時,還要拔除野菱植株及混雜的品種。
3.看苗追肥。適時適量追施分盤肥和促花肥,一般每畝每次施尿素10~25公斤,或人畜糞水1000公斤,加干細土拌和均勻后撒施?;馄谑橇饨堑奈矢叻迤?,這時如果養分供應充足,則坐菱率高、菱角大且產量高。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氯化鉀10公斤,搶在下雨前施,以防止肥料燒葉?;ㄆ趪娛?.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增產效果顯著。
4.扎好菱壟。對于種植在大面積河灣或湖蕩的菱角,要扎好菱壟,防止風浪沖擊和湖草浪渣侵入菱群;小面積栽培的池塘和低洼田菱塘不需扎菱壟。菱壟可采用外圍打樁,再在樁上扎綁竹篙或繩索,也可用粗大草繩代替,一般每隔2~3畝水面扎一個菱壟,以防止刮風后雜草、雜物侵入菱苗內,影響菱角生長。
5.防治病蟲害。菱角的病害主要有白絹病和褐斑病,多在夏秋季天氣悶熱、濕度大時發生和蔓延,主要危害菱角葉片,發生嚴重時2~3天內即可導致成片菱盤爛壞,甚至失收。防治辦法:除實行合理密植、夏秋季菱盤不要太擁擠、保持水質清潔外,還可在發病初期摘除病葉或病盤,以減少病原基數,同時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灑防治。菱角的害蟲主要有菱角螢葉甲和菱紫葉蟬,前者主要以成蟲、幼蟲群集啃食菱角的葉片,輕則造成菱葉千瘡百孔,重則菱角葉片全部被吃光,導致栽培失收。因此,危害初期要及時噴藥防治,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殺蟲雙乳油500~800倍液,或5%敵殺死2000~2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5~7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紫葉蟬要抓住2齡高峰期,每畝用殺蟲雙500~1000倍液加0.3%的洗衣粉,或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
三、適時采收
菱角開花后20~30天,菱角開始成熟,長江流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開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結束。生吃菱角在開花后20天左右采收,肉質鮮嫩甜脆;熟吃菱角推遲6~7天采收,肉粉味香。開花后30天以上老菱會逐漸自然脫落,掉入水中,因此遲摘會影響產量。采收菱角應分期進行,每隔6~7天采收1次,摘老留嫩,一般1年可收6~7次。采收的菱角應老嫩分開,便于分級出售和加工儲藏。留種的菱角可用水體進行初選,去掉浮果,選出無病、飽滿、充實的菱角果實作種用。
(湖南省沅江市農業農村局? ?曹滌環? 郵編:4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