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黃曲條跳甲和灰地種蠅等是為害高山蘿卜的重要地下害蟲,嚴重影響蘿卜的商品性和生產效益。利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集成的綜合防治技術,可將地下害蟲為害率降低至10%以下,蘿卜商品率提高10%以上,每畝蘿卜產量提高6%以上,
1.農業防治技術
(1)選擇適宜播種期及種植地塊:高山蘿卜種植的適宜海拔高度為1200~2000米。海拔高度1200~1400米地區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6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海拔高度1400~2000米地區的最佳播種期為4月下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至10月中旬采收。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不易積水的壤土地塊。
(2)土壤消毒:利用夏季高溫進行土壤消毒,在前茬蔬菜采收清園后、播種(定植)前20天,每畝撒施石灰氮40~60公斤或生石灰100~150公斤,深翻、整平后做畦,用薄膜覆蓋畦面,持續保濕10天,然后晾曬7天以上待播。
(3)種子消毒:可采用曬種、溫湯浸種或種衣劑拌種的方法進行種子消毒。
(4)田間管理:采用深溝高畦、地膜覆蓋等栽培技術,加強田間溫、濕度和水分管理,改善栽培環境。蔬菜收獲后,及時將病蟲殘葉、雜草等清理干凈,并集中于地頭進行堆漚處理,以減少蟲源。
(5)合理施肥: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有機肥、生物菌肥為主,控制氮肥用量,合理配施復合肥,增施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肥。土壤翻耕后每畝施腐熟畜糞肥3000~5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300~5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作基肥。肉質根膨大期根據植株長勢進行葉面追肥,噴施2~3次硼、鋅等葉面肥800~10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噴施1次。
(6)輪作:蘿卜與豆類、茄果類、蔥蒜類蔬菜進行輪作,有利于減少黃曲條跳甲、灰地種蠅等蟲源積累。
2.生物防治技術
(1)利用生物多樣性:通過種植蜜源植物、誘集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減輕地下害蟲危害。① 種植蜜源植物。5月上中旬在種植地道路邊和溝渠邊種植蓖麻、向日葵、蠶豆、蕎麥、三葉草、牽牛花等顯花作物,為天敵昆蟲提供蜜源和營養,保育天敵種群。② 種植誘集植物。合理布局地頭、路邊空地,種植薺菜、蔊菜、小白菜等,誘集黃曲條跳甲;少量留草誘集地老虎、螻蛄等害蟲;種植蓖麻誘集金龜甲。
(2)使用昆蟲性誘劑:利用昆蟲性誘劑誘殺小地老虎、黃曲條跳甲等害蟲。性誘劑誘殺裝置由誘芯、誘捕器組成,不同誘芯需選擇配套的誘捕器,每隔30天更換1次誘芯。田間可以采用外密內疏法設置誘殺裝置,即外圍放置密度大,每畝可放置3~4個;內圈,尤其是中心位置,可減少放置數量。誘捕器安裝于上風口,連片使用面積至少在1公頃以上。性誘劑應在害蟲種群密度較低時開始使用。
(3)使用生物農藥:利用微生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等防治地下害蟲。防治黃曲條跳甲,可用2.5%多殺霉素(多殺菌素)懸浮劑1000倍液,或5%魚藤酮可溶液劑500~800倍液,或昆蟲病原線蟲液劑1億尾噴霧;防治蠐螬,每畝可用10億CFU/克(每克樣品中含有的微生物菌落總數)金龜子綠僵菌顆粒劑4公斤,或150億CFU/克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劑300克拌10~15公斤細土撒施;防治小地老虎,每畝可用2億CFU/克綠僵菌顆粒劑5公斤拌10~15公斤細土撒施。
3.物理防治技術
(1)黃板誘殺:從蘿卜苗期開始,每畝懸掛30~40張黃板(規格為25厘米×30厘米)誘殺黃曲條跳甲、灰地種蠅等害蟲。順栽培行懸掛,黃板下沿距植株頂端30~40厘米。
(2)糖醋液誘殺: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80%敵百蟲可溶液劑1份配制糖醋液。將長5厘米的玉米秸稈用糖醋液浸泡后,采用小堆方式均勻放置于田間,放置一夜后取回,以消滅引誘到的金龜甲、小地老虎。
(3)殺蟲燈誘殺:在基地外圍布置殺蟲燈誘殺小地老虎、金龜甲、東方螻蛄等害蟲,以單燈控制面積2.00~3.33公頃、輻射半徑100米為宜。殺蟲燈懸掛高度以接蟲口離地面1.3~1.5米為宜。根據害蟲發生規律和實際情況,選擇合理亮燈時間,一般在4—9月亮燈,每天開燈時間為20:00至次日5:00。
4.化學防治技術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毒、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所用農藥應對天敵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在一個防治季節內應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且要符合《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8321.10—2018)、《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NY/T 1276—2007)中的規定。施藥前根據蟲害田間調查情況和預測預報,抓住有效時機及時防治。
防治地老虎,每畝可用4%二嗪磷顆粒劑1500克隨基肥撒施,或播種前用30%辛硫磷微囊懸浮劑20克拌種(拌種量1000克),或用240克/升甲氧蟲酰肼懸浮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灰地種蠅,可用50%滅蠅胺可溶性粉劑2500倍液,或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蠐螬和金針蟲,可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2000倍液,或5%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
(摘編自《中國蔬菜》?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矯振彪? ?朱鳳娟? ?焦忠久? ?嚴承歡? ?張振興? ?邱正明? ?郵編:430072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王娟娟? ?郵編: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