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士剛/江蘇省睢寧縣委宣傳部
林莊村位于江蘇省睢寧縣慶安鎮西北部,轄三個自然村6 個村民小組,土地已基本流轉。村里建設三個共計4500 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招引泰州左啟工藝品有限公司、睢寧福昌泰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2020 年以來,該村堅持黨建引領,圍繞實現村莊群眾幼有所育、老有所養、中有所業的美麗宜居村莊目標,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聚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
黨建引領,厚植發展優勢。林莊村曾是慶安鎮的落后村,村集體無收入,2020 年底村“兩委”換屆后,新一任村“兩委”從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做起。“回到家鄉,為家鄉發展出力,我堅信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家鄉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這是村黨支部書記趙飛回村任職的初心。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為抓手,不斷筑牢意識形態工作陣地。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方式有效結合起來,積極推行“一編三定”工作法,全面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形成“比學趕超”干事氛圍,激發黨員、村“兩委”干部由“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提高黨支部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促進經濟發展、服務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的本領,增強履職盡責能力。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多、發展動力不足問題,村“兩委”決定先筑巢引鳳,以建設標準廠房為突破口,讓外出務工人員“能回來,回來好就業”,建立新農人、復轉軍人、返鄉創業者等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鏈,以黨員代表大會強根基,以群眾代表大會聚民心,以《村級工作運行機制十條》深化村民自治制度,以《文明新風尚十條》為引領,涵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利用疫情防控期間建立的“排長制”,對村里300 多名60 歲以上在家老人每天必訪、遇事必第一時間匯報解決等舉措,更好地凝聚了全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干事創業的力量。
揚人才優勢,激活發展動力。林莊村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較多,有億元以上產業的3 人、千萬元以上產業的30 多人、百萬元產業以上的100 多人。林莊村利用在外創業成功的能人大戶,以銜接資金投入作為撬動“杠桿”,激發在外人才為家鄉投資的熱情,開辟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我們心系家鄉,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村里每年春節前籌備召開“林莊村商務座談”時,趙飛都積極動員黨員群眾發揮“親情招商”優勢,逐個對接招商線索,讓“能人效應”激活發展動力。深圳市福昌泰科技有限公司宋之高表示:“近兩年來,家鄉變化非常大,睢寧縣把各村都打造成大花園似的,能留住部分青壯年,這樣就解決了公司用工難題。因此這兩年,我逐漸把深圳公司的生產量轉移到老家來。”宋之高投資5000 多萬元在林莊村成立睢寧福昌泰科技有限公司,年產值2000 多萬元,帶動100 多人就業,年納稅額100多萬元。“因為每次都是捐款來回報家鄉父老,但從長遠考慮還是在家鄉發展產業帶動鄉親們致富更好。”廣東省佛山市科貝隆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聰華也是林莊村人,說到給家鄉到底捐了多少錢,他笑著說:“不記得了,光是2020 年新冠肺炎期間就捐款20 萬元。”他看到同村宋之高回鄉投資興業,他也和慶安鎮政府、林莊村委會達成投資協議,投資500 萬元用于生產口罩,帶動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投資5000 萬元的徐州犇馳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坐落在林莊村龍姚路西側,年出欄肉牛1200頭,年產值2000 多萬元。佛山市順德樂禾農產品供應鏈有限公司投資300 萬元,建立果脯包裝廠。
抓村莊特色,壯大發展活力。村“兩委”把改變村容村貌作為頭等大事,借助打造徐州市特色田園鄉村的有利契機,協調項目資金580 萬元,新修水泥路2 公里,鋪設排水涵管200 多米,弱電地埋400多米,架設路燈20 余盞,修砌花墻護欄、小花園、小菜園,等等。籌集資金150 萬元建設3 個標準廠房。由慶安鎮睢寧縣創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支持林莊村建設沼氣站,占地面積3 畝,總投資約360 萬元,一座1000 立方米厭氧發酵罐,500 立方米沼液沼渣池、配套220戶供氣設施。年綜合利用總糞污量5110 噸、秸稈365 噸。年產沼液13453.9 噸、沼渣343.1 噸,年可發電40.2 萬度,為居民供氣12 萬立方米。“俺充值100 元卡,能用3 個多月,用這火燒飯香,使起來還省錢,真好。”78 歲的李月英帶著3 個孫子在家,原來每月都會麻煩網格員幫忙去龍集街上買煤氣。“沼液、沼渣都用在村集體流轉的760 畝耕地里,每年可節省肥料錢4 萬元左右,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呀,而且還環保。”精打細算的村會計馬乾坤感慨地說。
選好“領頭雁” 提升組織力。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村干部、村民參與集體經濟發展,通過村莊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從幼有所育、老有所養、中有所業中,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獲得感、幸福感,破解了長期以來村“兩委”說話無人聽、工作難開展的問題,提升了創業激情和創業能力,促進了黨的聲音在群眾中傳播,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越來越高。
“能人返鄉”發展力更強。充分發揮林莊村在外能人多的優勢,筑巢引雁歸,在慶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初步形成產業發展集中區,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引領村民增收致富,形成農村發展與人才回鄉創業的良性循環,也為村“兩委”班子儲備了一批優秀的后備干部。
堅持黨建引領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前提。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集體經濟發展取得顯著進步的村都是村級黨組織凝聚力較強,黨建工作較為扎實的村。聚焦“三農”工作大局,圍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黨建引領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育選拔一批像趙飛那樣有站位、懂經濟、善團結、謀發展、愿奉獻的優秀人才到村“兩委”班子中,提升村“兩委”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能力,不斷探索工作機制和模式,讓老百姓生活越過越紅火。
實施“三鄉工程”,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池春水”。積極動員外出優秀人才返鄉創業,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產業興不興,關鍵看資源,返鄉能人帶來的資金、技術、現代化經營理念和先進管理方式,是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寶貴資源。以“三鄉工程”為抓手,精準“引才”“引財”“引源”,促進資金、技術、人力等資源要素流入鄉村,豐富鄉村新業態,林莊村“工業園”雛形的打造,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作了有益嘗試。
精準施策發力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找準路子是關鍵。首先要摸清自己“家底”,再對接外部資源,合力開辟出適合村情實際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之路。林莊村在“能人返鄉”創業、村里爭創特色田園鄉村取得政策資金支持、群眾回鄉就業等方面統籌規劃,讓群眾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過程中有收益、能致富,實現利益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