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
摘 要: 合唱藝術活動具有一定的育人價值。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時期,班級合唱教學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合唱技巧,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和團隊意識。但從當前的具體情況來看,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與不足。為了打破窘境,文章將探討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育人價值、存在的問題以及有待優化改革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 初中音樂;班級合唱教學;育人價值;問題;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3)36-0151-04
合唱是一種群體性、多聲部演唱聲樂作品的藝術活動,具有單一聲部高度統一,聲部之間旋律和諧,普及性與參與面較廣的典型特征,同時也具備一定的育人價值。初中是人成長與發展的關鍵階段,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和審美感知開始萌發,因而也是初中生建構價值觀念、樹立審美標準的重要時期。班級合唱,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教育形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合唱技巧,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審美感知和團隊意識,近年來頗受關注。從當前的具體情況來看,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與不足,文章嘗試對此進行初步探討,以期能夠立足具體實踐,為推動初中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積極的努力。
一、 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育人價值
合唱是一種參與者眾多、聲樂技巧豐富的音樂表演形式。合唱教學,是教師以班級為單位,教授學生合唱演唱、表演及配合技巧的一項音樂教學活動。音樂本身就具有較高的育人價值,《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要“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確保學生“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在合唱表演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如節奏感、音準等基礎知識,才能運用演唱技巧完成演唱,教師在合唱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技能;同時,合唱作品又涵蓋了多樣風格和形式的音樂作品,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等,學生在參與合唱過程中將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只有理解音樂作品蘊含的情感及要求才能準確地進行藝術表達。合唱教學也關注對學生音樂素養和情感的培養,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感知。所以,合唱教學對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以學校班級為單位開展合唱教學,合唱成員都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同伴之間的配合度更高,在確保原合唱教學優勢的同時,又體現了合唱教學參與的全員性,對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強化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也具有一定的意義。綜上,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育人價值,在具體的班級合唱教學實踐中,采取有效舉措優化合唱教學,以實現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初中班級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目前,班級合唱教學的育人價值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音樂教師也就此項教學活動展開了積極探索與嘗試。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也必須看到,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有其自身特點,在具體實操過程中確實面臨一些實際困難,有待于學校及相關教師發現并分析造成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一)硬件環境有待改善
班級合唱教學,需要一定的硬件設施及外部環境支撐,如器材、場地等。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或資金來提供或維護所需硬件條件,必然會限制教師在合唱教學上的操作空間和學生的學習機會,從而導致合唱教學的低效。具體來說,一方面,場地狹窄,如果以班級為單位展開合唱教學,那么班級并非專業的音樂教室,不僅缺少必要的硬件設施,場地面積也略顯狹小,教師只能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參與表演,這樣不利于學生發聲,也不利于將學生分配到適合的聲部中。即便學校配有專業的音樂室,又會涉及音樂教室的排課問題,不同音樂教師、班級在使用音樂教室可能存在沖突。再加之,每一節音樂課的課時都是有限,班級學生從教室再到音樂室集結完畢,或許已經耗去了很長時間。另一方面,器材不足,目前初中學校多數都已經配齊了音樂課所必備的器材,能夠滿足一般的音樂教學需要。但對合唱教學這種多樣化的音樂教學類型,器材的數量還是存在缺口的,未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很難滿足各個班級合唱團的演出需要。
(二)師資力量仍需加強
合唱教學指導具有一定的專業門檻,即便是專業的音樂教師,也需要加強學習和訓練才能勝任這項工作。初中班級合唱教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普及度、專業度和工作量,相較于以往的合唱團、音樂第二課堂而言,絕對是大大增加。音樂教師不僅要掌握一定的音樂演唱技巧,還要具備一定的合唱指導能力,組織協調學生進行合唱藝術表演,促成不同聲部之間的和諧搭配。以上都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音樂教師要多專、多能才可以承擔起相關職責。因此,大多數的初中學校要想做好班級合唱教學,必須直面音樂教師隊伍建設這一困境,及時采取應對舉措加以解決。
(三)學生面臨現實困境
初中生是班級合唱教學的唯一且重要的主體。初中生處在特定的成長階段,以班級為單位全員參與,與選拔性組建的合唱團相比,在練習過程中必然要面臨一些實際困難:第一,男女生比例不均衡,男生多、女生少,導致某些聲部人力不足。而男生還要面對個體成長的挑戰,他們在變聲期跑調嚴重、音域窄,這些都會給合唱團的整體展現造成困難。第二,班級學生發展不均衡。合唱表演是一項專業性的藝術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的全員參與,雖然是要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但也必須要看到,學生對音樂演唱的興趣度存在差異,音樂素質參差不齊,演唱水平差距較大等現實情況。第三,教師指導不均衡。班級全員參與,而非是選拔性的,班級內需要指導的學生人數會比較多,教師力量又相對有限,無法細致地對學生進行聲樂技巧和表演技巧的指導,這必然會降低整個班級合唱水平,導致合唱團整體演唱效果不佳。
(四)其他幾點實際困難
開展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除前面所提及的,還需要克服以下幾點困難:第一,課時有限。初中是學校教育體系的中間層級,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教育部門的辦學要求,開齊開滿各類課程,在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實施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因此,音樂課時是有限的,而班級合唱教學的時間自然也是有限的,再加之,班級合唱訓練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學生只有完成足夠時長、足夠強度的練習,才可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有限時間內的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第二,曲目有限。初中階段的特殊性,適合初中班級合唱的曲目同樣是有限的,或者是內容乏味,或者是曲式單一,再加之眾口難調,雖然也有一些頗受學生喜愛的曲目,但確實很難做到讓全體學生都滿意。第三,活動有限。班級合唱團展演,既是對以往合唱教學成果的驗收展示,也是激發學生積極合唱教學的有效方式。但組織、參加合唱演出活動需要一定的排練時長和排演機會,需要得到學校、家長的支持,這同樣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 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優化策略
為了更好地開展班級合唱教學,初中音樂教師確實承受了較大的壓力。為了打破僵局,充分地發揮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育人優勢,教師必須直面困境、迎難而上、智慧應對,采取有效舉措將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推入改革優化的快車道。
(一)爭取多方利益主體支持
教育從來都不是某一方的單打獨斗,在教育中所形成的教育合力,自然會產生“1+1>2”的疊加教育能效:一方面,要爭取學校的支持。學校是實施教育行為的重要機構,學校管理層應認識到開展班級合唱教學所引發的一系列正向的教育“后果”,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更加有效,各個班級的凝聚力更強,校園文化更為積極和諧,從而樂于在器材購置、練習時間、教學評估、活動開展等各方面對這項工作給予一定的傾斜,甚至可以考慮將合唱課程納入校本課程,這將有利于教師有更多時間組織合唱活動,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合唱學習中。不僅確保音樂教師有充分的練習時間、有優良的音樂器材,也便于音樂教師為班級學生提供更多的合唱指導。另一方面,要爭取家長的支持。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沉重的中考壓力,家長會更加關注學生的課業成績和智育開展,內心也會存在著一些焦慮的情緒。但在政策層面,教育部門已經開始強調音樂素養和技術培養的重要性,而教育實踐也已經充分證明,音樂在育人方面確實具有獨特功效,如果家長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在參與合唱后變得活潑開朗、積極上進了,自然能夠獲得他們的真誠支持。只有學校、家長和教師三方都擰成一股繩,學生才能輕松愉悅地參加班級合唱活動。
(二)加大專業教師培訓力度
如前所述,合唱是一項專業性強的藝術活動,需要依賴專業教師隊伍的支持和引領。若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校必須加大教師培訓的投入力度,培育出更多的專業合唱教師。一方面,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教師隊伍中的骨干力量。在當前的音樂教師隊伍中,有些教師不僅多才多藝,而且在合唱指導上已經表現出專業素養和技術,他們完全有能力承擔起班級合唱教學任務。對這部分骨干教師,學校需要進一步鼓勵和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與潛能,讓他們在教師隊伍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帶動整個音樂教師隊伍的成長與提升。這樣不僅可以使整個教師隊伍保持活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學校需要為教師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活動來實現,如邀請專業音樂教育家到學校進行指導和培訓,也可以為教師提供外出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活動的機會,為他們開啟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學校還應鼓勵教師進行自我學習和研究,比如參加線上培訓課程,閱讀相關學術文獻等,這樣可以讓他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之余也能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此外,還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制度建設和激勵機制來更好地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例如,可以設立一些獎項或者獎勵,表彰在合唱指導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以此鼓勵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或者可以在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等方面給予有優秀表現的教師一定的激勵。
(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整個班級合唱教學的主體力量。教師要針對班級合唱教學中,學生的具體學情和實際需要,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第一,開展小組教學。班級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先天條件是不同的,教師個人的力量又相對有限,可以嘗試采取小組形式,由小組內在合唱方面頗有專長的學生對其他學生“補課”,針對學生的合唱基本功,如音準、節奏、和聲等加以訓練,這不僅能調動優秀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能極大地緩解師資力量不足所帶來的壓力。第二,組建興趣小組。對在合唱方面具有較高興趣和藝術天分的學生,教師可以組建合唱興趣小組,這樣不僅能彌補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弊端,也能夠充分發揮這些優秀學生的優勢,使其成為提高班級合唱團水平的重要力量。第三,精選優秀曲目。雖然適合初中階段演唱的合唱曲目較少,但仍有部分精品的音樂作品,只是需要教師多留心、多比較、多收集,目前筆者所收集到的音樂曲目《放風箏》《卡林卡》《猜調》《壯鄉的甘蔗林》《山童》《青春舞曲》《庫斯克郵車》《在山村》《藍色》《唱支山歌給黨聽》等,這些既積極上進,又旋律優美,既唱響時代主旋律,又貼合初中生的喜好的精品,增加了班級合唱學習的趣味性和創新性,極大地提高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因而成為班級合唱的優選曲目。第四,組織各種展演活動。班級合唱教學需要展示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但初中階段的學業繁忙,建議在正規的演出活動之外,組織一些演出壓力較小的展示活動,如課間一支歌,班級班歌展演等,學生在盡情歡唱中抒發內心的情懷、感受集體的力量、體會音樂的魅力,這也是班級合唱教學的重要作用。
(四)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術手段
信息技術是當今人類社會重大的科技成果,也是改變包括教育在內各個領域的重要力量。音樂教師將信息技術引入班級合唱教學之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改善合唱環境。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功能,即便在班級這種非專業的環境中,也能營建相對專業的演出環境,減少因硬件設備不全所導致的一些問題,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功能播放伴奏音樂,從而為班級合唱創造更多的優勢條件。第二,優化合唱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錄制微課,利用視頻的暫停、慢放、重復播放功能進行技巧示范,學生通過觀摩嫻熟地掌握合唱技巧。另外,還可以利用聲樂演唱軟件,全民K歌、唱吧等,幫助學生感受音準、旋律等,促使學生盡快提高。第三,建立合唱曲目資源庫。教師將自己所篩選出來的優秀曲目保存到電子資源庫中,如下載合唱表演視頻,展示現場演出的合唱比賽資料,讓學生從服裝造型、歌唱技巧、動作表情等多個方面感受合唱的藝術魅力。這也便于資源共享,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主練唱,從而彌補課時教學不足的問題,提高班級合唱教學效果。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學活動是育人的關鍵載體。合唱作為一種音樂表演形式,不僅帶來了音樂之美,也對學生進行了全方位的培養。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關鍵的特殊時期,在初中開展班級合唱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還有益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和合唱技巧,也有益于增強學生審美感知和團隊意識,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充分把握好這個時期,立足初中學生的具體學情,科學高效地開展班級合唱教學,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學習音樂的快樂,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導,為他們生命的完善、心靈的豐實、審美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泳龍,劉菁清.初中音樂“班級合唱團”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20(11):202-203.
[2]鄭艷華.讓合唱浸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人人美育視角下的初中班級合唱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音樂教育,2022(2):21-27.
[3]高翔鵬.農村初中合唱教學和聲聽覺的訓練探究[J].黃河之聲,2019(20):115.
[4]孫茴.初中男聲合唱的音色調配策略[J].中國音樂教育,2022(6):28-34.
[5]嚴美玲.初中音樂中合唱教學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與提升[J].大眾文藝,2021(4):182-183.
[6]李軍芳.論合唱教育在初中音樂課堂上的有效開展[J].黃河之聲,2020(3):102.
[7]郭文鵬.基于有效教、快樂學的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有效性分析[J].北極光,2019(4):158-159.
[8]裴瑞.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合唱訓練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2,24(13):236-238.
[9]潘毅,黃一凡.論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開展[J].品位·經典,2023(3):89-91.
[10]楊倩.源于班級的最美和聲——淺談班級合唱教學課程觀的構建[J].中國文藝家,2019(11):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