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中心小學 黃桂蘭
小學階段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是數學學科教學的應有之義。通過運算能力培養,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同時,具備較好的運算能力能夠讓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這不僅需要教師探討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的意義,還要遵循相應的原則提出有效的培養路徑,以更好地達成預期目標?;诖?,本文針對小學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討,旨在通過優化數學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就小學數學教學來說,運算能力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運用與之相關的知識進行運算或推理,并求得運算結果的一種能力。從本質上來說,運算的過程即學生的推理過程,學生在學習中,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對數學運算能力產生影響。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出,對運算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要將運算能力作為關鍵能力進行培養。因此,關注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發展。要想在小學階段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使得學生在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中實現有效學習,學生也能在學習過程中,實現運算能力的培養。
就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而言,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才會產生數學學習的持久動力。但實際上,數學學科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加上本身的特點影響,使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課堂枯燥無味。教師又沒有對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喪失興趣。而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運算能力,能夠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運用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擁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在興趣和熱情的支撐下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在學習中要理解運算方法和運算的基本算理,這樣才能解決計算問題。學生在利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能夠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小學數學知識較為基礎,但對思維能力尚不健全的小學生來說,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基于這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啟發,能在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的同時了,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學生具備較好的思維能力可以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正確的思路,使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數學學科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促進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很多。實際上,運算能力的培養本身也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對于小學生來時,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中,其思維能力能得到極大程度的鍛煉。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計算中經常會出現思維定式或思維惰性的問題,影響了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并對知識進行拓展,最終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會舉一反三,顯著提升思維水平。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差異性較大且具有階段性和不平衡性等特點,不同的學生在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這樣的現狀為小學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反觀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習慣于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海量的計算,訓練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實際上,小學生身心發展差異相對較大,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有所不同,只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分層教學原則,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使各層次的學生都具備一定的運算能力后,逐步提升教學難度。這樣可以使運算難度和訓練強度維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讓學生在鍛煉運算能力這一環節保持良好的狀態,為進一步促進運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因材施教原則是教師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小學數學教學重在打牢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注意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契合。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的同時,促進思維能力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打牢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的基礎。現階段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個性特征,沒有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總是在同一尺度上對學生進行教學訓練,并且在運算能力培養這一階段布置海量的習題。另外,數學教學沒有把握好難度,導致學生面臨過重的學業負擔,這不僅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難以掌握相關知識,無法很好地形成計算能力,更容易導致學生面臨較大的壓力。因此,教師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小學生的不同個性和不同能力特點出發,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逐步提升思維能力培養成效。
在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過程中,學以致用原則是教師應當遵循的關鍵性原則。數學計算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與行為,體現的價值不僅在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關注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能力發展。這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并在基礎上應用數學知識。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應優化數學教學過程,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空間,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才能通過實踐鍛煉思維能力,發展數學運算能力??傊處熢谛W數學課堂教學中打造應用型課堂,從數學教學目標制定到數學作業設計,都要從學生的興趣以及能力出發,將運算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得到有效的實踐訓練,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師還要為學生拓展實踐空間,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長期的鍛煉過程中促進運算能力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實現運算能力的培養,把握好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各個階段、各個環節都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方向,并在教學中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進一步促進教學模式的完善,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與計算相關的知識,增加與計算相關的儲備,從而在靈活運用計算相關知識的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運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增強數學課堂的吸引力,維持學生長久的熱情。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選用一些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如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喜歡的圖片以及樂于探討的話題等,并借此營造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其次,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營造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尋找生活情境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小學生學習的實際,為學生創設探究情景,提出探究問題,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同時維持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
以小學數學“加與減(二)”為例,在本課教學中,由于前一階段學生已經學習過加減法相關知識,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前導入活動中,教師可以融入游戲教學,選擇“撲克數獨”游戲。游戲開始時,教師在電子白板上畫出一個3×3的方格,然后分給學生對應的卡片,再發給學生一些1~9 數字的小撲克牌。游戲開始,學生將撲克牌放到對應的方格中,確保方格中橫排、豎排三個數字之和相加等于15。通過這樣的課前導入游戲,能夠讓學生在數學探究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加減法知識的動機,有了這樣的體驗,才能為持續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提供基礎支持。
一方面,小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在數學運算過程中很難掌握正確的方法;另一方面,數學計算失誤是導致學生運算能力欠佳的重要原因。從學生出現計算失誤的主要原因來看,學生沒有形成好的運算習慣,在計算經常因為粗心大意而出現錯誤。例如,有的學生在計算時沒有仔細讀題,沒有看清加減運算符號,導致出現計算失誤。還有的學生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抄寫算式時,寫錯數字或者寫錯符號,也會導致計算失誤。由于學生經常出現計算失誤,就會認為自己怎么做都不對,最終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關注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養成,幫助學生逐步強化數學運算思維。
例如,在計算“27-4+6”這道題時,學生看到題目的第一眼就會想到湊整法。于是將這道題變為27-(4+6),顯然這樣計算是錯誤的。還有的學生先算出4+6,然后將27 寫成21。針對這些錯誤,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分析原因,哪些是因為沒有掌握計算方法,哪些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等。在分析錯誤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整理一個錯題本,經常翻閱,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避免犯同類錯誤,從而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這也是提升運算能力的重要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在數學教學中,以此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因此,要想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還應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創設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活動。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實現運算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應當從數學教學全過程出發,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以創新的、多元的策略開展教學。此外,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構建信息化的數學教學課堂,既關注數學教學效率,也關注學生運算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
例如,在“面積”教學中,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比一比”“猜一猜”“擺一擺”活動,這些活動都能成為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載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兩個圖形,讓學生用課堂所學知識比一比兩個圖形的面積。在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數學計算思維來比較,在此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將圖形的面積進行分割,轉換成學生能夠理解的數學圖形和計算方法,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是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對于教師而言,在培養運算能力的過程中,壓要遵循相應的教學原則,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數學教學實踐,借助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構建有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思維的啟發,在打牢數學基礎的同時掌握計算方法,在長期實踐中形成良好的數學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