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達龍 呂艷杭 張榮玲 張楊帆 李云南
福建省龍巖市中醫院 364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CGN)是一種雙側腎小球彌漫、局灶性的非炎癥性改變,其病程長,可有一段無癥狀期,病情發展慢,患者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血尿及水腫等,可伴食欲不振、渾身乏力等現象[1]。當前,CGN的患病率和致死率呈遞增式,西醫治療目的主要是防止或減輕腎功能進行性惡化,改善臨床癥狀和阻斷嚴重合并癥發生,雖然西醫治療可部分緩解病情發展,但總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延緩CGN發展的特異性靶向藥物十分匱乏,長期受用藥而帶來的副作用和耐藥性影響[2]。在中醫學中,CGN屬“水腫”“腰痛”“虛勞”等范圍,臨床辨證主以風水相博證,病因多以外邪侵入而致腎脾肺功能失調,從而氣血不順,濕邪阻脈,引起水腫腰痛等一系列臨床表現[3]。近年來發現,基于中醫藥的特色理論,其更講求標本兼顧,有很好的提升機體抗炎和免疫作用,對CGN的療效或好于西藥,而越婢湯屬利濕中醫方劑,主治風水證,可疏風解表,宣肺利水[4-5]。因此,本文采用中藥越婢湯加味來治療CGN患者,以期探究其療效及對生化指標、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GGN患者100例,用隨機數字法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4~65歲,平均年齡(47.96±5.39)歲;病程4~8年,平均病程(5.55±1.06)年;病理分型: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19例,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13例,膜性腎病10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8例;分期:Ⅰ期18例,Ⅱ期23例,Ⅲ期9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45.37±5.03)歲;病程4~9年,平均病程(5.99±1.19)年;病理分型: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16例,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11例,膜性腎病12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11例;分期:Ⅰ期17例,Ⅱ期21例,Ⅲ期12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GGN西醫[6]及中醫診斷標準[7];②中醫辨證分型為脾腎氣虛兼血瘀證;③近3個月內接受過免疫抑制劑治療者;④患者或其親屬同意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協議。(2)排除標準:①年齡>70歲,有心血管、肝臟等嚴重病變;②無法溝通交流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拒不配合者。
1.3 方法 兩組均按常規臨床路徑,接受規范治療,包括調整生活方式、營養治療、控制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對照組加用纈沙坦(北京恩澤嘉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485,規格:80mg)、雙嘧達莫片(鄭州永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994,規格:25mg)口服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越婢湯加味治療,主以麻黃18g、石膏25g、生姜6g、甘草4g及大棗9g,清水煎至麻黃沸騰后加其他藥物,過濾煮取200ml,口服100ml/次,2次/d,連續服用3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尿常規檢查尿蛋白減少2個“+”,或減少≥40%;RBC減少≥3個/HP或2個“+”,或尿沉渣RBC總數減少≥40%;腎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2)有效:尿蛋白減少 1個“+”,或減少< 40%;RBC減少<3個/HP或1個“+”,或尿沉清RBC總數減少< 40%;腎功能正常或有改善;(3)無效;臨床表現和檢查均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2 中醫證候積分: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分別評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3個月后的臨床癥狀,血瘀證主癥為面色晦暗,腰痛固定或刺痛,舌色紫暗或有瘀點、瘀斑;次癥表現為肌膚甲錯、肢體麻木。脾腎氣虛證主癥為腰脊酸痛,疲倦乏力,或浮腫,納少或脘脹;次癥表現大便溏,夜尿頻多,舌淡紅苔薄白、有齒痕。
1.4.3 生化指標:所有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0d后空腹下采靜脈血,用羅氏C31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尿素(Urea),試劑源自瑞士羅氏公司。
1.4.4 氧化應激:所有患者于治療前1d及治療后1、3個月空腹采血,離心取血清,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分析法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儀器用HBS-1096A酶標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南京德鐵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53,P=0.011<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主證、次證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3個月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主證、次證及總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2.3 兩組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cr、Urea及24hUT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3個月兩組Scr、Urea及24hUTP水平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化指標比較
2.4 兩組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OD、GSH-Px及MD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3個月兩組SOD、GSH-Px水平均明顯上升,MDA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SOD、GSH-Px均明顯高于對照組,MDA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CGN的發病年齡范圍較廣,但隨著當前生活質量的提升,CGN的發病年齡范圍開始收縮以青中年為主,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危及人們的健康生活。目前,西醫治療上尚未出現特效藥物,盡管貝那普利等西藥可較有效控制CGN的臨床癥狀,但是由于該病病理類型復雜且患者個體差異較大,因此,常規西藥治療效果甚微,甚至有很大的副作用和耐藥性。而中醫療法一般對患者沒有耐藥性和副作用,相比西醫有更大的治療潛能和作用[9]。越婢湯主以麻黃、石膏、生姜、甘草及大棗,有祛濕利水、補氣宣肺等作用,研究中可根據患者病情加味,從而探究對患者的療效[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越婢湯加味對治療CGN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1、3個月兩組的中醫證候積分主證、次證及證候總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越婢湯加味有效改善了CGN患者的臨床相關癥狀。姚木銘等[11]結論與本文結果相似,表示越婢湯加味有驅寒暖肢、消水腫利便、緩解腰痛膝酸等作用。
24hUTP又稱24h尿蛋白排泄率,可檢測患者24h內蛋白質丟失情況,Scr和Urea均屬代謝物,經腎小球且不被吸收,三者均是檢測腎功能的重要指標[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3個月兩組Scr、Urea及24hUTP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越婢湯加味能有效提升CGN患者的腎功能。分析可知濕熱、血瘀是影響CGN蛋白尿發生的原因,而越婢湯加味可補腎利氣,有效減少患者體內尿蛋白的排泄,提高免疫力,保護腎小球濾過屏障,減少腎小管損傷,促進腎臟微循環。氧自由基可引發腎損傷,而抗氧化酶對氧自由基的清除下降作用可幫助腎恢復[13]。SOD可清除自由基,維護細胞免受損傷,GSH-Px可確保細胞膜結構及功能完好,而MDA具有強氧化性,易導致細胞受損、衰老及死亡。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1、3個月兩組SOD、GSH-Px均明顯上升,MDA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SOD、GSH-Px均明顯高于對照組,MDA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越婢湯加味可促進SOD、GSH-Px清除自由基,減少MDA,穩固細胞正常活動,改善腎功能,對CGN患者腎功能有很大修復作用[14]。
綜上所述,用越婢湯加味治療CGN患者療效佳,可有效緩解患者腰膝酸軟等臨床不適證候,且副作用小,并能改善患者腎功能及氧化應激反應,治療CGN具有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