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洋
[摘 要]司庫原指集中存放和支付資金的地方,后來被引申為一種先進資金管理理念和工具。隨著司庫理念的演進,以及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加速創新,司庫管理推動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步入新階段。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趨勢新變化,隨著中央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央企業龐大的資金資源管理難度逐步加大,如何有效地統籌中央企業內部資源,促進資金的高效運作,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從而促進企業利益最大化,是中央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闡述了司庫管理的理念,并結合司庫管理的實施路徑,對中央企業加強司庫管理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中央企業;司庫管理;司庫平臺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
2022年年初,國資委印發了《關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司庫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的意見》(國資發財評規〔2022〕1號),就加快司庫體系建設、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防控資金風險等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企業加強資金管理提供了指引,并要求各中央企業在2023年年底建成司庫信息系統,該信息系統需要基本實現對財務人員智能友好,功能方面要全面和強大,使信息安全有保障。該意見的發布,又一次提醒各中央企業要將司庫建設納入工作重點。
現代司庫作為中央企業資金管理的高級形式,最終目的是通過中央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和風險管控,實現生產經營、投融資決策、業務協同、風險管理的一體化應用,以便為中央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趨勢新變化,推動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司庫管理為中央企業適應資金運行特點、克服傳統資金管理難題提供了先進理念和工具,以更加廣泛的存量、流量和增量資金為管理目標,通過提高效率效益、降低企業成本、控制資金風險來充分支撐公司戰略發展。
1 司庫管理理念
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司庫,主要是指管理企業的金融資產,也包括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即管理企業的所有財富。國資委在司庫體系建設意見中提出,司庫體系是企業集團依托財務公司、資金中心等管理平臺,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為重點,以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防控資金風險為目標,以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為導向,對企業資金等金融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和統籌調度的現代企業治理機制。
中央企業司庫管理的基礎是資金的分配。中央企業通過設立內部金融機構或者成立集團財務公司,實現對成員公司資金的實時歸集和有效監控,一是各成員公司直接在集團內的財務公司開設內部賬戶,二是由財務公司獲取各成員公司開戶的商業銀行監控授權[1]。通過中央企業統一運作,可以達到多個成員公司之間的資金互補,大幅減少集團整體融資成本,促進資金資源的高效利用。央企總部可以通過司庫管理平臺實時掌握各成員公司的資金情況,進行有效的統一監控,實時進行資金調度,防范風險。財務公司負責歸集資金,根據各成員公司的業務規模及運行特點準備相應的資金備付額度,歸集資金由總部統一管理運作,將多余資金用于投資或運用到資金匱乏的成員公司,有效減少公司整體資金存量和融資規模,達到資金的高效流轉和利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2 我國企業司庫管理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隨著我國央企資金管理理念不斷發展進步,以及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的不斷推動,我國央企的司庫體系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我國央企的司庫建設也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首先,部分中央企業建立的司庫管理體系內涵較窄,未充分發揮司庫管理的作用。司庫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僅僅是賬戶管理和資金結算的操作平臺,還應該涵蓋資金預算、資金排程、資金調度、融資擔保、風險監控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需要企業建立完整的制度規范,統一嚴格管理各單位資金活動,充分發揮司庫體系數據分析、決策支撐和風險防控等能力。目前部分央企司庫建設不夠完善,財務公司發揮的作用也較為單一,僅涉及賬戶和資金結算的管理,未能充分發掘中央企業龐大資金規模的優勢和效益,企業的資金集中管理水平和資金運作能力不足,戰略支撐作用不明顯,未完全發揮出司庫管理體系的巨大優勢。
其次,部分中央企業信息系統較為分散復雜,缺乏統一管理,企業內各個專業信息系統聯通不暢,數據標準不完全統一,對信息傳輸互聯產生較大影響,數據的分散為司庫管理整體建設帶來困難。需要企業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開展數智轉型升級,推動建設集約高效、安全精益的信息系統。有完善的信息系統,企業才能及時獲取所需的數據信息,才能為資金管理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便于中央企業及時做出有效的管控策略和戰略調整,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夯實建設一流央企管理基礎[2]。
最后,中央企業資金管理有四大難點。一是資金集中管理難度大。針對銀行賬戶多和各級資金分散,需要細致梳理搭建一套集團化賬戶體系,清理多余賬戶,明確順通賬戶歸集路徑,充分發揮資金集約帶來的規模效應。二是現金流精益管理難度大,針對資金吞吐量和峰谷差大,如何運用精益管理方式實現“削峰填谷”,解決存貸款“雙高”問題;針對上下游客戶多,如何提供高效安全的結算服務,助力構建能源產業鏈生態圈。三是多目標下融資管理難度大。中央企業需要統籌平衡公司發展和社會責任,既要發揮經濟建設頂梁柱作用,也要考慮公司帶息負債管控能力,在復雜多變的資本市場中,如何更好地保障資金可靠供應,如何平衡好降低融資成本與防范流動性風險的關系,如何營造良好的銀企合作關系。四是資金安全管控難度大。資金安全與生產安全同等重要,中央企業往往業務覆蓋廣、所轄單位多,資金流量龐大,因此面臨的風險點更多,要做到樹牢安全管理意識和筑牢資金安全防線,切實保障資金安全。
3 企業司庫管理的實施
司庫體系建設要強化組織保障,明確集團內各部門的職責,通過制度規范共同推動系統建設和迭代優化。首先,企業總部負責總體頂層設計、過程監控和后評估,統籌司庫管理目標,負責制定統一的資金管理規章制度,業務標準和管控流程,制定統一融資策略和發展計劃,統籌管理各成員單位的系統應用和評價考核;其次,集團內金融機構作為集團內資金歸集、結算和安全監控平臺,需要向集團和各成員單位提供資金結算、委托貸款、委托存款、票據管理、保證金等各種金融服務,協助總部統籌資金運作,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充分發揮集團資金池管理優勢;最后,各成員單位作為司庫體系的執行者,需要不斷提高收支預測精準度,嚴格執行每周資金排程,落實總部各項資金制度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3.1 信息系統設計
司庫管理的重要基礎是信息化技術,需要建立一套標準統一的資金管理系統,司庫體系管理信息系統需要統一頂層設計,結合先進的數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術,按照精益、集約、安全、高效的原則,實現一次登錄,一次系統操作,一次數據輸入,多維度信息共享,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資金運作的精益化管理。司庫管理系統需要有效融合企業內使用的財務管理系統、經法系統、物資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等需要與內部財務公司和外部銀行機構構建安全高效的資金結算和信息傳輸通道,實現全面的信息集成與共享。
3.2 司庫系統管理目標
通過構建中央企業司庫管理體系,實現資金業務“一體化”管理,統一財資系統,覆蓋中央企業與成員公司之間的所有資金業務,實現在線、可視化、可控操作,實現資金等金融資源“看得見、管得住、調得動、用得好”[3]。通過建立統一的制度規則和規范的流程體系,對資金業務進行全流程的監控和控制,實現信息集成和共享,提高管理、控制和整體運營能力。將資金收付業務延伸到業務源頭,促進資金運作與業務前段相互融合,實現資金業務的規范化管理,實現資金收付流程、使用表格、公司代碼、費用要素、憑證模板的統一規范管理。實現企業統一資金池,統一企業資金管理流程和賬戶模式,與銀行系統建立互聯互通,實現資金實時歸集,形成企業資金規模優勢。通過信息系統全程管控,實現從資金規劃到資金結算核算的全流程風險控制,所有資金業務在線運行,實現資金業務實時監管,風險可控。
3.3 司庫實施具體內容
(1)建設系統環境。司庫管理系統應與中央企業的財務系統進行整合,由總部統一下發典設部署,在一級平臺搭建司庫體系系統,規范數據標準和系統接口,統一優化、迭代升級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共性功能和前臺應用,完善涵蓋資金業務操作、實時監控和大屏共享等功能應用的司庫數字平臺,各成員單位結合本地系統開展系統開發接入,通過開展業務調研分析、業務方案確認、仿真環境功能配置、功能內測及問題消缺、用戶測試、上線業務數據確認及系統切換、數據收集及初始化、生產環境參數及流程配置,完成系統的本地化接入與應用。
(2)建立企業賬戶體系。賬戶體系是司庫系統的靈魂,賬戶的歸集掛接模式是司庫系統的最大特點,也是司庫集中管理資金的主要手段。一是要明確開戶規則和開立標準,企業要對銀行賬戶實行分級分類管理,規定不同單位的開戶規則和數量要求。在開立標準內的由各成員公司審批,超出開立標準的要由央企總部進行審批。二是統一集團賬戶體系管理,中央企業要按照司庫體系建設要求,搭建一套公司級集團賬戶體系。以集團財務公司為平臺,建立內外部賬戶管理體系,其中內部賬戶的集團賬戶體系路徑為“總部—財務公司—省公司—各單位”,內部賬戶資金逐級向上自動歸集;外部銀行賬戶的集團賬戶體系為“總部—財務公司—省公司及各單位”,即外部銀行賬戶資金通過銀企直連授權直接歸集到集團財務公司并進一步歸集至總部。
(3)建立結算池。中央企業依據財務公司平臺以及司庫管理系統,設立收款和付款兩個結算池,有效核算企業內部收付款信息。通過收款池管理,統一匯總收集中央企業各成員單位收款信息,清晰明了展示中央企業資金流入規模,便于結合收入情況安排資金支出。通過付款建立付款結算池,匯總收集各成員單位資金支出信息,通過支付緊急程度區分剛性、柔性資金支付。通過收付款結算池有機融合,以收定支,促進中央企業收支平衡,平滑中央企業資金存量曲線。按照收支規模科學排程,促進收支擬合,縮短資金缺口時限,從而輔助中央企業科學精準融資,減少資金成本壓力。
(4)開展資金運作。總部要對各成員單位歸集資金進行統一運作,融通內部資金、境內資金、境外資金市場,運用市場詢價機制,提高融資議價能力,降低融資成本[4]。總部通過集團財務公司或者信托機構,將集團內增量資金進行統一調控分配,根據各成員單位經營發展需求,核定其融資規模,通過內部金融平臺將統借增量資金合理分配至各成員單位,并對其融資執行情況進行監控考核,便于總部統一管控,控制整體融資規模。各成員單位加強資金流結構性分析和管控,強化收支預測,精準把握資金流動規律,深入挖掘資金收支波動的大數據價值,力爭實現現金流“按日排程”精準執行,進一步增強資金要素創效能力,科學合理測算資金缺口,支撐總部精準融資。
(5)開展監控評價。中央企業通過搭建統一監控授權體系,部署事前、事中、事后監控規則,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實現企業對各成員單位的賬戶管理和資金業務“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在線監控,通過建立風險防控體系,持續反映跟蹤各成員單位風險事項,并通過平臺進行風險處理全過程管控,將各單位的風險事項、風險等級、風險處理進度進行對標晾曬,促進各成員單位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確保資金管理本質安全。同時,對各單位收入預測和支出排程情況進行評價考核,促進資金精益管理水平,提升資金運作效率。司庫體系建設需要中央企業結合管理發展動態調整提升,中央企業要在資金安全管理、資金歸集比率、收支排程精準及融資規模管控等方面對各成員單位進行評價,充分發揮司庫管理在中央企業發展中的決策支撐作用。
3.4 企業司庫管理的深入思考
3.4.1 組織架構重塑
組織架構是司庫管理有效實施和落地運行的基本保障。隨著企業的發展,司庫承擔的職能越來越多,將司庫的職責分擔給原有財務人員,將會弱化司庫管理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企業司庫統籌中央企業內部資源、高效運作大額資金,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的作用,需要考慮是否將司庫單獨設立一個部門,與其他會計部門并行存在。
3.4.2 打造數智司庫平臺。
數字化、智能化信息系統為司庫管理實施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企業要緊抓數智轉型發展機遇,結合財務平臺、區塊鏈、元宇宙等新興技術,健全完善“智能友好、穿透可視、功能強大、安全可靠”的司庫信息系統,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進一步增強資金管理細度、戰略決策支持深度、經營活動分析精度、財務風險管控力度。推動構建數智司庫平臺,對內貫通和集成內部業務系統、對外互聯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發揮操作平臺、監控平臺和共享平臺的作用,為資金業務操作、安全在線監控和信息共享提供系統支撐。
4 結語
司庫管理促進了企業沉淀資金的有效利用,使剩余資金盡可能在內部循環,平滑了公司整體存量曲線,通過實體資金歸集和統一調控,能夠有效減少公司整體融資規模和資金存量。中央企業應當認真落實國資委司庫體系建設意見,錨定世界一流資金管理目標,充分利用數字信息技術發展成果,積極推動司庫體系建設和迭代升級,以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為導向,著力提升資金供應保障、運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從而推動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瀚. 我國企業集團司庫管理體系建設路徑探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22,43 (24):56–57.
[2]秦榮生. 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司庫體系[J]. 會計之友,2021(16):20-22.
[3]劉蕾. 財務轉型前景下企業戰略型司庫構建的基本思考[J]. 質量與市場,2021(16):22-24.
[4]張恩娟. 集團公司內部資金結算中心現狀分析及改善[J]. 會計之友,2020(11):117-119.